原创 刘统勋的父亲刘棨有何功绩,为何说他才是刘家真正的奠基人?
创始人
2025-09-02 06:33:19
0

山东诸城刘氏家族中,最著名的是刘统勋、刘墉父子,他们皆官居一品位列宰相。然而一个家族的鼎盛不可能离开先辈的努力和铺垫,刘氏家族的奠基者就是刘统勋的父亲——刘棨。

其实,刘家最先中进士的还是刘棨的父亲刘必显,是他初步开创了刘家的政治格局,刘棨和他的哥哥刘果通过“清廉爱民“的为官作风为刘家赢得了全国性的影响,甚至博得了康熙皇帝的赞誉。再后来,刘棨的10个儿子、36个孙子成了刘氏家族鼎盛期的主干力量。

那么,作为刘氏家族中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刘棨的为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一生为官留下了哪些政绩呢?

《诸城县志》对刘棨的为人有一个简要的概况:“棨性和厚,为治无所矫饰。遇人温厚善下,乡人皆称之”,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性格温良宽厚、待人接物十分和善的人。

刘棨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他在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才华,15岁时,当时德州著名文人田雯就对他的文章十分惊奇,认为将来必有非凡的成就。

康熙十四年(1675)刘棨中举人,十年后即康熙二十四年(1685)28岁的刘棨中进士。中进士后,刘棨和他的二哥刘果为了服侍年迈的父亲刘必显,都没有出仕做官。直到父亲去世,脱去丧服,刘棨才出来参加铨选,并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出任湖南长沙县知县。三年后,刘棨升任陕西宁羌州知州。

此后刘棨一直都在基层任职有着很好的官声,因此总督、巡抚都向朝廷举荐他。康熙四十年(1701),刘棨因宁羌州的杰出政绩升任宁夏中路同知。但未及赴任,他的母亲杨氏去世,刘棨丁忧回乡。三年后他再度出仕,因之前政绩卓著,被康熙帝召见,授予平阳知府的重任。

康熙十八年(1709),九卿受诏选举天下清廉有为的好官,刘棨名列其中。次年,他升任天津道。不久,刘棨又升任江西按察使。其时,正值恩诏大赦天下,刘棨赴任后一一勘察每个死囚的案子,对每条罪状都详细校对,尽最大可能让罪犯能够达到大赦的标准,最终得以豁免死囚百余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刘棨晋升四川布政使,从二品,是名副其实的高官。赴任时他途径平阳、宁羌,两地的百姓父老得知过去的父母官刘棨自此经过,纷纷夹道欢迎,声震山谷。

到了四川后,诸位事繁忙,刘棨更加勤厉,没有片刻松懈。三年后的春天,康熙帝问大学士、九卿,地方上有哪些清廉耿介的官员,众臣共推举了四个人,刘棨再次名列其中。

康熙了解大致情况后,驾幸汤泉时,又特别把刘棨的政绩讲给身边的大臣听。那时正当朝廷推举巡抚,他们一听皇帝都表扬刘棨,赶紧一致推举他。康熙很高兴地采纳了,但并没有急着升刘棨做巡抚,因为当时四川正值用兵之际,无法轻易调动人员。

让康熙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时在四川筹划兵备的刘棨已经身染重病,次年就死于任上,年62岁。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康熙收到这个噩耗后,扼腕叹息。

从刘棨的仕途生涯来看,他既清廉正直,又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又富民有术,开教养有方,这为他赢得了全国性的名誉,更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在当时全国同级别的官员中,很少有人能与刘棨相抗衡者。

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清史稿·循吏传》中还为刘棨立传,《清史列传》中也有刘棨的传,要知道,身为布政使能立传的有清一代并不多见,可见刘棨的在当时的名气却不一般。

刘棨的儿子刘统勋、孙子刘墉均官制宰相,以官衔论当然要比刘棨大得多,但他们父子二人却正是在刘棨的影响下,站在由刘棨为他们奠定的社会基础上,才跻身上流位置的。

由此可见,刘棨用自己的行动为后世子孙树立了一个绝佳的榜样,继父亲刘必显、哥哥刘果之后真正稳固了诸城刘家“清廉爱民”为官风气的根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说起后宫,我们知道那是皇帝妻妾居住的地方。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居住的也是最好的地方。所以皇帝的...
原创 光... 清代后宫死得悲惨的嫔妃是哪位?可能要数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遗憾的是,珍妃触碰到了慈禧的红线。不但要...
原创 山...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 当年太平天国起义,...
原创 曾... 曾国藩以书生领兵,创建了湘军集团。如果从带兵打仗这个方面来评价曾国藩的话,那么他连一个普通的营官都不...
原创 贾... 如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贾充的话,那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贫贱死”的典型。虽然贾充一生富贵...
原创 纣... 两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发展是古代中国原始部落争权夺利的基地。然而,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代,三皇五帝时期黄...
原创 雍... 在康熙王朝的最后时光,有关于下一个谁来当皇帝这一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准确的答案。所以这就使得康熙的儿子们...
原创 光... 一提奴隶这词儿,我们就想起“黑奴”。想到“其他奴”的同学去旁边面个壁 ... 黑奴 ——这个历史性问...
罗艺造反失败的原因,关键的两个... 异姓王罗艺在渭水之盟后,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便进攻并占领了豳州。 史书记载罗艺害怕李世民,因为罗艺和李...
李建成死后,3名死忠仍在顽抗,... 他带头起兵,到处打仗,为大唐打下了基础;他重视农业,愿意听别人提意见,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