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德国殖民了山东,但为什么身边的山东人对德国并没有大量的恨意呢?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
首先,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目的是经济掠夺,而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仅仅做了基础的建设,没有开始对当地进行明目张胆的剥削和产品倾销。德国在青岛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改造和产业的扶持,为青岛的港口、交通、轻工业和食品业发展奠定了底子。在清末饥荒严重、人吃人的时代,德国的介入使得山东地区的闹饥荒现象戛然而止,这对山东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救济。尽管德国帝国主义对山东进行了殖民,但他们没有对山东老百姓做过反人类的事情,他们更多的是对鞑清权贵进行了打击。
其次,德国在青岛进行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德国传教士和修女办的教会医院和学校,为当地贫苦市民提供了免费的医疗和教育服务,这种慈善行为对山东人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岛的医院和学校,如青医附院、原人民医院、青岛七中、青岛九中等,都是由德国人办的,这些教育和医疗机构的存在为山东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机会。
此外,德国帝国主义在青岛建设了欧人区和华人区,其中华人区还特地为中国劳工建设了工厂宿舍,提供了较好的居住条件。德国人甚至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就为里院配备了马桶和上下水,并有专人定期清理和消毒,这对于第一代来青岛打工的乡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生活改变。德国的这种举措使得山东人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对德国殖民时期的贡献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与感激之情。
综上所述,尽管德国帝国主义殖民了山东,但他们在青岛的殖民地并没有对山东人民进行反人类的事情,反而在基础建设、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对山东人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德国的殖民时期对山东的影响相对较正面,这也是为什么身边的山东人没有大量恨德国的原因之一。
然而,我们需要看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本质是经济掠夺,这些积极影响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即使我们承认德国在殖民时期的一些贡献,但也不能掩盖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和剥削。对殖民主义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历史背景和当地人民的感受,在追求正义和平等的同时,也应该借鉴历史经验,避免重蹈帝国主义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