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末最悲情的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处死前还想着魂魄要去驻守辽东
创始人
2025-09-01 20:32:54
0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上很多事情的确都能淡然处之了。可是也还是有些人,有些事,不管过去了多久,都不会被抹灭。例如明末的抗清名将袁崇焕就是一个了,几百年之后,我们再看他,也还是心酸不已。

袁崇焕有过很多争议,有些争议是不可思议的,很多人都还在讨论他是不是民族英雄。我就很纳闷了,要知道,第一个给袁崇焕平反的是明朝的死敌,清朝的皇帝了。乾隆皇帝在翻看明史的时候,觉得袁崇焕死这么惨,还被骂成汉奸很可怜,于是才公布了内幕,在《清高宗实录》中是这样记载的:“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有的人说,乾隆皇帝说谎了,说谎的目的是要稳定清朝根基,讽刺明朝皇帝昏庸无能,他有这个必要吗?他是清朝的第六任皇帝,清朝正是“康乾盛世”,完全没这个必要吧。所以乾隆是真的觉得袁崇焕死得冤枉,才给他昭雪的,敌人都看不下去了,他咋还能是汉奸了?

一,袁崇焕得到重用,取得几次大捷。

袁崇焕158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镇,1619年考中了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说句实话,袁崇焕要是老老实实在这里做他的知县,那一辈子也是安稳的,即使明朝灭亡,估计也清算不到这么一个知县吧,要是跟着喊几句清朝万岁,搞不好还得继续荣华富贵了。

但是袁崇焕这么一个文弱书生却偏偏关心国家大事,他选择投笔从军,通过自荐的方式去驻守山海关及辽东边关,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跟着孙承宗修建了关宁锦防线。这条防线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被攻破,皇太极也是绕开它进军京城的。

不过袁崇焕却没有得到多大赏赐,因为宦官“九千岁”魏忠贤不喜欢他。现在想,明朝也真的很奇葩了,明英宗朱祁镇信任宦官王振在土木堡被擒,明熹宗朱由校信任宦官魏忠贤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袁崇焕就辞官回家了。

二,袁崇焕再次被重用,错杀毛文龙。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也就我们说的崇祯皇帝,他是明朝的第16位皇帝,也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他下令逮捕魏忠贤,袁崇焕也再次被重用。袁崇焕这个人了,也不得不说还是有点孤傲的,因为他在朱由检面前许下了军令状: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皇帝被他说的热血彭拜,给他赐了尚方宝剑,也就这个宝剑害死了他,因为他拿着宝剑杀了毛文龙。不管怎么分析,我觉得他还是错杀了毛文龙,虽然这个人不太听使唤,但是这个东北军政一把手掌管的军队,还是可以与关宁锦防线形成掎角之势的。毛文龙一死,他手下的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猛将纷纷降清,都成了满清入关的干将,加剧了明朝的灭亡。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听起来貌似没错,但是袁崇焕杀了他三个月后,清朝的八旗大军又打到了京城,多疑的崇祯皇帝也会嘀咕是不是故意杀了大将,引清军入关了。

第三,袁崇焕解京师之围后被处死。

皇太极在袁崇焕那里没占到多大便宜,也变得狡猾了,1629年,他干脆率军绕开了关宁锦防线,而是从蒙古突入内地,攻打明朝的北京城,也就是我们说的“己巳之变”。

袁崇焕匆匆忙忙赶赴京城救驾,不得不说,他还是轻敌了,导致了皇太极的军队打到了北京城,即使袁崇焕最后又打退了八旗军,解了京师之围,却还是引发了朝中大臣和民众的不满,也再次引起了崇祯皇帝的狐疑。

慌乱中,袁崇焕的军队还误伤了满桂部,中箭的满桂发现箭支上居然有袁崇焕军队的标识了,这还得了,他跑去皇帝哪里告状,袁崇焕被抓了起来。

魏忠贤的余党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弹劾袁崇焕,皇太极也命人到处散布袁崇焕投敌的消息,崇祯皇帝最终以“擅杀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下令处死袁崇焕。

“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

公元1630年9月22日,北京西市上演了最悲情的一幕,袁崇焕被活活刮死,据说被刮了3543刀,最可悲的是他的血肉还被老百姓纷纷抢着买去生吃了。老百姓受了战争之苦,听说袁崇焕是引清军入关的汉奸,当然是恨死了他。

而袁崇焕了,他死前的遗言是这样的:“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浮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可以说,这个文弱书生,至死都还是效忠大明王朝的,死后的魂魄都还想着要去驻守辽东了。

1644年,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据说他死前感叹袁崇焕不在了,明朝已经没了抵御的大将,不知道是不是很后悔了。

最后说一件事,就是袁崇焕死后,他的一个姓佘的部下冒着生命危险从旗杆下取下了袁崇焕仅存的人头,然后悄悄安葬了,并且发誓不再回广东老家,世代不再为官,世代要为袁崇焕守墓地。佘家后人一直遵守这个遗命,一直守到现在,坚持了快四百年了。

要是袁崇焕真的是一个汉奸,他的部还下会这么做吗?肯定不会吧。

本人原创,已签维权,抄袭必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重... 重耳,晋国王子,晋惠公的兄长,晋怀公的伯父,曾在外流亡了整整十九年。这段时光,充满了漂泊与波折,也铸...
原创 真... 在历史的长河之下,每一幅发黄的旧相片,都会有一个故事,让后人去评价! 一位外籍摄影师在天津拍下了李...
A股大跌1.25%,杨德龙:是...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9月4日,A股市场再度出现大幅调整,三大指数集体跳水。 截至收盘,上证...
3天跌110点!A股大盘失守3...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4日,A股主要指数继续走弱。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穿3800点,跌幅1.25%,...
狂降近10℃!大雨马上到武汉,... 武汉马上要降温了! 昨天(3日)我市多云到晴天 傍晚前后中南部部分街道出现阵雨 大部雨量10毫米以下...
20台好戏接连登场,金湾艺术中...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9月9日起,金湾艺术中心2周年演展季即将盛大启幕,精心筹备了20台各具特色的精彩...
若刘备打赢夷陵之战,蜀汉将面临... 刘备赢了夷陵之战,三国局势会不会“云开见月”?一方认为:那是亡羊补牢,蜀汉实力大增,说不定真能统一全...
秦始皇:中华历史的开创者与争议... 秦始皇,姓嬴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不仅结...
西汉掌权时间最长一位丞相,竟然... 西汉早期时候,张苍可是个非常重要的大人物! 虽然张苍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不怎么响亮,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
原创 秦... 秦国的四雄主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他们都对秦国统一六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看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