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霸气十足
创始人
2025-09-01 20:04:35
0

《——【·前言·】——》

你看过《战狼2》吗?电影中有个特写镜头,冷锋拿出“中国护照”,上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宣言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护照,这个小小的本子,承载着国家对公民的庄严承诺。

你可能不知道,早在清朝时期,看似薄弱的国度,我们护照上的27字却是霸气十足。到底这27个字写了什么?又包含了怎样的深意呢?

清朝版“护照”

清朝的护照长啥样?跟现在的小本本完全不一样!

没有照片,没有芯片,就是一张纸,上面写满了文字。

当时照相技术还不发达,官员们只好用笔墨详细描述持照人的样貌:"此人身高六尺,面圆耳大,鼻梁高耸,眼睛细长..."

就像古代的人脸识别系统,靠文字把一个人从头到脚描述清楚。

清朝的护照比现在的大得多,折叠起来都很厚实。

材质也不讲究,就是普通纸张,没有现在护照那种特殊防伪纸。

不过,这些朴素的纸张上,印着一段掷地有声的27字宣言:"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予以保护,不要为难阻止。"

这段话看似普通,实际霸气十足!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

可清政府在护照上依然强硬要求外国对中国公民"立即放行""予以保护""不要为难"。这哪里是请求,分明是命令的口吻!

清朝末年,大批华工被贩卖到美洲修铁路、挖矿山,在异国他乡饱受歧视

清政府虽然无力保护他们,却通过护照上的这27个字,努力维护着中国人的尊严。这些字里行间,是一个衰落王朝最后的倔强。

从天朝上国到被迫开放

为何清朝要发放护照?这得从闭关锁国说起。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不久,朝廷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到了清朝,统治者更是把“闭关锁国”发挥到极致。

康熙年间,清政府颁布"海禁令",规定沿海居民不得擅自出海,违者处死。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个口岸通商,其他地方一律关闭。

清朝皇帝觉得中国是"天朝上国",什么都不缺,何必跟外国人打交道?

乾隆皇帝更是傲慢地对英国使者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言下之意:我们什么都有,用不着跟你们做生意

这种自大的想法导致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却借助科技和军事力量迅速崛起。

1840年,英国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的船坚炮利对上英国的木帆船,古老的火绳枪对上先进的来福枪,结果可想而知。

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这只是个开始,随后的几十年间,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效仿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西方商人、传教士、冒险家蜂拥而入,中国人也开始走出国门。

有的是出国留学,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有的是被贩卖到国外做苦力;还有的是经商谋生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需要一种身份证明——护照

一纸护照难掩国运衰微

清朝护照制度的建立,恰恰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在此之前,中国是不需要发护照的。传统中国人很少出国,即使是出使外国的官员,也只需要皇帝的"敕书"作为凭证。

鸦片战争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列强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本国反而处处受限。

更讽刺的是,中国人要在自己的国家自由行动,有时候还需要外国领事的通行证!

想象一下,你在上海租界行走,被洋人警察拦下查证件,这是什么感受?

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外国人管制,这是奇耙的国耻啊!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清政府被迫学习西方的护照制度。

1860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与外国的交涉事务。

总理衙门开始向出国的中国人发放护照,这些护照大多是汉文和外文对照的。

不过,这些护照的实际效用有限。在国外,华人经常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美国的《排华法案》、加拿大的"人头税"、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都是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律。

持有清朝护照的华人,常常被海关官员百般刁难,有时甚至被拒绝入境。

清政府对此也很无奈。它既无力保护海外华人,又不能放弃这份体面。

于是,在护照上印上那27个字,既是一种宣示,也是一种乞求。

“霸气”的27字

护照上那27个字,表面上是清政府的强硬表态,实际上却暴露了当时中国的尴尬处境。

"请立即检查放行"——这是清政府希望华人不被无端拒绝入境。

当时很多国家对华人入境设置各种障碍,有的地方甚至完全禁止华人移民。

清政府只能通过护照上的文字,希望外国海关给予最基本的尊重。

"按照约定予以保护"——这里的"约定"指的是不平等条约中关于保护侨民的条款。

讽刺的是,清政府不得不借助这些屈辱的条约,来争取对自己公民的保护。

"不要为难阻止"——这句话更能看出当时华人的处境有多糟。

清政府已经预见到了华人会被"为难""阻止",只能提前打个招呼,希望减轻他们的苦难。

这27个字,是一个衰落帝国对子民最后的关怀,也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不屈的骨气。

当侨民手持这本护照,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时,他们感受到的是国家的护佑,还是无边的孤独?

当外国海关官员看到这些文字时,他们会尊重执行,还是嗤之以鼻?历史没有给我们答案,只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结语·】——》

从清朝的黄纸护照到现代的电子护照,这小小的本子承载了太多国家兴衰的故事。

那27个字的宣言,既是无能为力的挣扎,也是不屈不挠的尊严。

历史总是在螺旋式上升,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中国近代史》、《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被高估重用的将军第一名:赵括! 能够获此殊荣,赵括绝对是实至名归。他用自己的小命和40万赵国士兵的生...
汉末襄阳三杰庞统、习祯、马良及... 《我是三国路人甲》致力于三国历史研究。通过本栏目,我们将共同探讨三国时期的重大事件与历史人物。 【...
原创 清...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如疾风般席卷华北,兵锋直逼天津,震慑清廷。河北的农民纷纷加入这支反清大军,...
原创 唐... 公元685年,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其父唐睿宗李旦名为大唐皇帝,却不能听政,军国政事皆由其母武则天专...
原创 路... “他是自然造就的帝王中的完美样本,但是这样做,却使他自身耗竭,且毁掉了模子。”——歌德 作为路易十三...
原创 汉... 汉朝的强大不仅仅在军事,更多是在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发展等方面奠定了后来几千年发展的基础,其恢复...
原创 穆... 梅州古城周围有不少地名与北宋的杨家将有关,如城北的杨福寨、杨家营,明阳村的宜娘寨和杨家井,以及象山的...
原创 以... 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他不服吴王僚,便想杀了他,自己成为国君。 这时候伍子胥刚从楚国逃到吴国,劝说...
原创 邓... 偷渡阴平是邓艾的成名之作,他以孤军深入蜀汉腹地,在绵竹击败诸葛瞻,迫降刘禅,灭亡蜀汉。那么邓艾偷渡阴...
探寻莲花核桃:文玩界的独特品种 莲花核桃的奥秘 莲花核桃是文玩核桃中较为独特的品种。它的纹路形似莲花,美观且富有特色,在文玩核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