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慢师傅恍若醍醐灌顶:唐诗没有“爹味”,它总是能理解你,包容你。唐诗对每一个情感的表达都能做出回应,无论你拥抱婚姻,还是想要逃避,它都能给你一个答案。比如你赞同结婚,唐诗里便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你反对婚姻,唐诗里也能为你提供理解的句子“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你想努力拼搏,唐诗说“少年心事当拿云”;你想要安逸地生活,唐诗又回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确,听完磊磊的解读,似乎唐诗在我们心中始终是正确的。
六神磊磊作为前记者,他那敏锐的观察力使他总能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深刻的角度,穿插其中的每个事件都引人深思。此前他专注于金庸的解读,语言既幽默又深刻,金句频出,他那巧妙的总结总能让人惊叹,慢师傅看了也深感佩服,甚至有点嫉妒。后来,他转战了“唐诗”领域,仍然能将这些诗篇讲得侠气十足。比如他的《唐诗寒武纪》和《唐诗光明顶》就像金庸小说一样,剧情引人入胜,诗人的个性栩栩如生。
《唐诗寒武纪》这个名字很特别,为什么是“寒武纪”呢?原来,“寒武纪”意味着“大变局”,这是指远古时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短短的时间里,生命突然爆发式地进化,所有现生动物的种类几乎都在这一时期诞生,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唐诗,也经历过一次类似的“寒武纪大爆发”。公元650年前后,唐诗的风格沉闷无趣,充斥着空洞、无境界的诗篇。但突然间,诗歌世界发生了剧变。一批新兴的诗人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等“四杰”接踵而至,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也开始崭露头角,唐诗突破了宫廷的束缚,出现在茅屋、驿站、河畔、边关。人们从宫廷琐事中解脱,开始书写苍凉的世界,表达内心的声音,直到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出现。
《唐诗光明顶》则将目光投向了盛唐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正迎来人生的壮盛。王昌龄刚通过博学宏词科,担任汜水县尉;王之涣在四方游历,诗名渐显;李白还未品尝到世人误解和仇视的滋味,杜甫还未经历命运的曲折;王维怀有进取心,且不完全佛系;王昌龄尚未受到谗毁,正风生水起;高适还在默默积蓄力量;岑参跃跃欲试;贺知章则游得自在;孟浩然也已品味到田园的宁静。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光,正如李白所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唐诗的春天,盛放在这一年。
在六神磊磊的笔下,历史上那些看似冰冷的名字仿佛瞬间鲜活起来。我们从文字背后,看到了这些诗人们的内心波动,感受到了他们的人生起伏,领略到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千百年来芸芸众生中的某一人的悲伤,才会感到这份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