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9 年,笛卡尔开始撰写《沉思录》。1640年,他回到莱顿,协助出版工作。这一年,笛卡尔的女儿弗朗辛去世。
有证据表明,在她去世前后,他被叫离莱顿,不久后又返回。有人猜测他离开莱顿是为了陪伴女儿。
也是在这一年,笛卡尔的父亲和姐姐相继去世。笛卡尔与父亲和哥哥的关系是这样的,他的哥哥皮埃尔,甚至没有把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他。
相反,笛卡尔似乎是在梅森的一封信中,第一次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
笛卡尔在 1640 年 12 月 3 日给梅森的后续信件中,对未能在父亲去世前见到他表示遗憾。
但他拒绝离开莱顿参加父亲的葬礼,而是留在莱顿完成了《沉思录》的出版。
今天,《沉思录》是笛卡尔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作品,尽管在笛卡尔的时代,情况并非如此。
这部作品对今天的学者来说非常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附有一些,生活在巴黎的最优秀的思想家写的反对意见。
马林-梅森
梅森将《沉思录》寄给哲学家和神学家,请他们批评。批评者名单包括 卡特鲁斯、霍布斯、阿尔诺德、加桑迪和梅森本人。
在后来的版本中,博尔丁也提出了反对意见。笛卡尔对每一位批评家都做了回复,最后形成了一个附录文本,称为 "反对与回复"。
《沉思录》开篇提出了关于知识可能性的怀疑问题。通过一系列经过深思熟虑的沉思,读者(与作者一起)为知识(科学)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笛卡尔并不像有些人,坚持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怀疑论者,而是以怀疑论为载体,激励读者通过哲学研究 "发现 "构成这一基础的东西。
在《第二次答辩》中,笛卡尔将这种表述风格称为 "分析 "风格。有两种表述方式:分析式和综合式。
重要的是不要将这些术语,与康德等人使用的术语混淆。对笛卡尔来说,分析式的表述和探究,是从通常被认为是已知的事物开始,并发现这些知识所必需的东西。
因此,探究是从通常所知转向第一原理。发现 "的方式是,每一个发现都以之前的发现为基础。
相比之下,综合式的表述方式是先断言第一原理,然后再确定后面的内容。在梅森的推动下,笛卡尔在《第二次答辩》中勾勒出了《沉思录》的综合表述方式。
在为科学奠定基础的同时,笛卡尔也推翻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自然哲学体系,定性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笛卡尔在 1641 年 1 月 28 日写给梅森的信中说:"这六篇沉思包含了我的物理学的全部基础。
但请不要告诉别人,因为这可能会让亚里士多德的支持者更难认可它们。我希望读者在注意到,我的原理破坏了亚里士多德的原理之前,会逐渐习惯我的原理,并认识到它们的真理"。
与他的早期作品《世界》不同,《沉思录》与 "旧 "科学分道扬镳,但没有明确提出有争议的观点,如哥白尼日心说的太阳系模型。
具体而言,笛卡尔的观点否认物理学的基础是热、冷、湿和干。它认为,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这些 "特质 "根本不是物体的属性。
相反,物理学家唯一可以关注的物体属性是大小、形状、运动、位置等等,那些在概念上(或逻辑上)包含长度、宽度和深度延伸的修饰。
与亚里士多德的 "质 "不同,笛卡尔物理学所处理的物体属性(或模式)是可以在比例尺度(而非密集尺度)上测量的,因此在所有正确的方面都受制于数学。
这种物质概念与《几何原本》中的数学概念相结合,与意大利自然哲学家塔塔利亚、乌巴尔多和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相一致,有助于推动早期思想家建立数学物理学的尝试。
笛卡尔写给索邦大学 "博学和杰出人士 "的信附在《沉思录》之后,这表明他试图将《沉思录》作为大学的教科书。
虽然 "博学者 "的认可并不能保证《沉思录》会被接受或用作教科书,但这无疑可以被视为使其被接受的重要一步。
与今天的教科书概念不同,在笛卡尔的时代,"教科书 "主要是为教师而非学生准备的。
通常情况下,在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他的笔记会被出版,以方便以后教授此类课程的人。
笛卡尔寻求教师接受,和使用他的《沉思录》的尴尬,因他本人不是教师而更加明显。
因此,他寻求 "教科书 "的地位,很可能会被那些有学问的人,视为有点自命不凡。
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与大学没有任何学术或政治联系(除了与梅森的关系之外)。
而且,他肯定缺乏像尤斯塔修斯那样的资历和声誉,而尤斯塔修斯在当时,被广泛使用的教科书,很可能就是《沉思录》要取代的那种。
虽然《沉思录》似乎得到了索邦大学的认可,但它从未被采纳为该校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