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张良仁新书《吃的中国史》:透过美食看历史
创始人
2025-09-01 14:06:37
0

历史上,畜牧养殖与熟食烹饪造就百战百胜的商人军队;冬小麦与粟轮作,为汉代的不世功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茶叶改善肉、奶为主的饮食结构,成为游牧民族趋之若鹜的商品;玉米、番薯的引入支撑起明清庞大的人口……

食物是人类前行的动力,更是历史真切的见证。近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良仁撰写的《吃的中国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向我们徐徐展开这部由美食串联起来的壮阔历史画卷。

张良仁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伊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中俄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外国西亚地区的考古。出版专著《东学西问》,参与编写《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参与翻译审校《宗子维城》。

作为南大考古系招生代言人,他访问和挖掘过的国家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他又被网友称作"考古界最懂美食,美食界最懂考古”的人,更适合中国读者体质的“孤独美食家”。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2023年张良仁入驻抖音,一月内抖音涨粉百万。他致力于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普及饮食文化知识,靠美食考古重拾“消失的附近”,让考古从冷门变热门,收获全网粉丝200万,获2023年抖音年度创作者、2024年抖音年度创作者、抖音稀缺优质创作者、商务部老字号专家推荐官等称号。

《吃的中国史》是一本餐桌上的微型史记,一本万年食事百科全书。 从旧石器时代到清朝,从稻、粟、麦到玉米、番薯,百姓的主食怎样“中西交融”?从周天子“八珍”到乾隆御膳,皇帝的餐桌如何演化?立春、上元、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吃”如何滋养传统节日?

张良仁以扎实的原始文献依据,如《晋书》《齐民要术》《世说新语》《宋书》《魏书》《洛阳珈蓝记》《册府元龟》《山家清供》《太平广记》《四时纂要》《新唐书》《唐会要》……详细的考古现场解析,如奥海罗Ⅱ遗址、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妇好墓、马王堆汉墓、曾侯乙墓、南海I号沉船……融汇著名考古学家维尔·戈登·柴尔德“农业革命”论,透视美食撬动的历史大势。丰富的故事、简明的史料,富有烟火气的笔触,让硬核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人吃什么、怎么吃、用什么吃,古代遗址中的美食与烹饪器具、文献记载中的饮食礼仪、壁画中的饮食场景、民间流传的饮食习俗……在“民以食为天”的华夏大地,从先秦到明清,中国的每段历史进程都曾被食物撬动,我们熟悉的食物都曾有波澜壮阔的过往。

肉类熟食让成汤军队“无敌于天下”,周代列鼎制度标志着饮食礼制的高峰;汉武帝以麦继粟,为战胜匈奴打下了坚实基础,定型于唐代的“北麦南稻”格局则流传至今;宋元发达的海上贸易使茶文化在西洋蔚然成风,大航海时代辣椒、番薯、玉米的引入又养育了明清繁盛的人口。食物的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食物的滋味就是历史的余味。

从食物看历史——跟随考古学者张良仁教授,以饮食为中轴,以朝代为线索,透视中国历史的嬗变;在舌与箸的方寸间,重演中华文明的万年进程。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战... 中山国的文物 中山国,首先我们看名字就可以发现,这个国家的名字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是两个字。像战国七雄...
原创 日... (日本投降仪式) 迄今为止,新中国成立已经72周年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一...
原创 为...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时人们会因某些奇特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神秘行为,产生一些离奇的猜测。比如,王...
原创 为... 为了攻击高句丽,隋炀帝不惜耗尽国力三次讨伐高句丽,可以说,隋朝的速亡很大程度就在于讨伐高句丽使得国力...
原创 中... 众所周知,古人之所以进宫当太监,无非是穷到实在连饭都吃不起了。要不然在男权主导的封建社会,谁会干这种...
勇士重创!巴特勒重摔倒地 胯部...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火箭与勇士的系列赛G2正在进行当中。 再一次对抗后,吉米-巴特勒背部着...
文科生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我听过... 科技浪潮之下,文科生的出路没有被封死。 作者:Jennifer 编辑:Jenny 本文来源:公众号...
重庆一幼儿园回应招聘硕士幼教:... 近日,重庆市江北区莺花巷幼儿园发布教师招聘公告,其中一则要求是需获得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历及相应学...
原创 分... 郑和,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航海家之一 。无论是从航行的规模还是从航行的频率、距离等各个角度来看,郑和...
女版马云突然爆红 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特朗普挥起对华的关税大棒,没想到一家原本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跨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