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农耕国家,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军事,经济,文化上的高度发达让中华文明一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想要生产力提升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劳动力,说白了也就是人口。纵观人口发展史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封建王朝当属清朝。
清朝时期我国的人口总数不仅仅是增长而已,甚至可以用“爆发”来形容,在清朝入主中原的时候我国的人口大约维持在七千万上下,但是在清朝道光皇帝统治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却达到了近四亿人,大家要知道这之间才仅仅过去了一百年的时间。这个数字在封建王朝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之前最辉煌的明代万历皇帝时期人口最多也只到达过两亿人。那清朝人口为何会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认为第一点是国内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相关的农业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什么时代粮食问题和人口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甚至说是成正比的。我国虽然是一个农耕国家,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衡粮食产量一直是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世界新航线以及西方国家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很多粮食品种进入我国并且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这些作物在我国生长的异常旺盛,进而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解决了这一限制人口发展的大问题。
在农业种植技术上在这个时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典型的就是双季水稻在我国的普遍种植,原本只生长一季的水稻因为对种植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不能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而双季水稻的出现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让粮食总量迅速的增长。
第二点是清政府废除了一项传承多年的制度,这就是人口税,这个税收制度的废除直接让人口和土地分离开来。在封疆王朝统治期间民间的人口税一直是强压在老百姓身上最繁重的负担之一。这一税收是按照人口数量来收取的,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历代封建王朝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而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家里人口太多而土地太少根本就无法承受这一税收项目,因此在人口税取消后,老百姓也不用担心家中人口过多而缴纳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