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如果皇后还在,出现皇贵妃意味着什么
创始人
2025-09-01 12:33:30
0

在《甄嬛传》当中,皇帝为试探华妃兄妹俩的心思,让内务府送去了皇贵妃的冠服,华妃欣喜若狂,随即就在景仁宫公然挑衅皇后,当然,平时的华妃也是横着走的,但得知自己会被册封为皇贵妃之后,显得尤其嚣张。

“臣妾听闻,当年顺治爷的董鄂皇贵妃在世的时候,博尔济吉特皇后如临大敌呢。”

明清时期,“皇贵妃”作为后宫的位分之一,地位仅次于皇后,位同副后,但是这个位分并非轻易能够册封,尤其是在清朝时期,因为皇贵妃的册封,对皇后来说非同小可。

清朝皇贵妃

皇贵妃的诞生,就是对皇后的威胁

史上第一位皇贵妃诞生于明朝宣宗时期,原本明朝后宫制度之中,皇后之下乃是贵妃,并没有皇贵妃这个位分,明宣宗登基的时候,皇后胡善祥并不得宠,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宣宗一直想着将这个皇后给废黜,在宣宗朱瞻基的心中,早就另有所属,那就是其贵妃孙氏。

孙氏是仁宗之妻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从老家带进宫里的,从十多岁就开始陪伴太子时期的朱瞻基,两人之间感情深厚,只是最终册封,胡善祥为正宫,孙氏只为侧室贵妃。

按照原本的规矩,皇后拥有金册金宝,而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朱瞻基觉得孙氏委屈,所以破例赐予孙氏金宝,与此同时还在其封号之前加一“皇”字,由此,皇贵妃诞生了。

第一位皇贵妃与明朝第一位废后一起诞生

宣德二年,胡善祥依旧没有生下儿子,而孙氏却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母凭子贵,再也难以忍耐的朱瞻基强行废后,册立孙氏为皇后。

之后的明朝历代皇帝后宫,大多都出现过皇贵妃,而在《明史》当中记载的第一位被承认的皇贵妃,乃是明宪宗宠妃万贞儿,于成化十二年被册封为皇贵妃。

皇贵妃这个位分,从一诞生就成为了皇后的巨大威胁,不过在明朝时期,后宫制度混乱,只要是皇帝宠爱的嫔御妃子,都可能直接变成皇贵妃,并且有时候宫中会同时存在不止一位的皇贵妃,完全是看皇帝的意思。

第一位皇贵妃是明英宗生母孙氏

位同副后,清朝的皇贵妃

清朝入关后,大规模依随明朝的旧制,并且加以改动,整体上,清朝在皇后之下设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再来贵人、常在与答应没有明确人数限制。

皇贵妃与皇后一样只有一位,清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那就是顺治帝的宠妃董鄂氏,董鄂氏入宫的时候,皇后之位上乃是顺治帝生母孝庄太后娘家的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帝非常厌恶自己的皇后,董鄂氏的受宠让皇后极其不安。

只不过董鄂氏早早离世,而因为蒙古科尔沁部的影响,顺治帝第一任皇后被废之后,继后仍旧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人,董鄂皇贵妃去世后,被追封为孝献皇后。

皇贵妃仪仗与皇后酷似

皇贵妃是皇后与贵妃之间的位分,理论上就是用于册封皇帝最宠爱的嫔御妃子,但是在清朝时期,皇贵妃却从不会轻易册立,尤其是皇后还在的时候,因为皇后仍在,皇贵妃的册立非同小可,甚至于对皇后就是一种很大的威胁。

那么,清朝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册封皇贵妃呢?

孙贵妃最终取而代之

第一,妃嫔临终的时候冲喜

雍正帝宠妃年氏,在雍正三年的时候病重,为了冲喜,雍正帝在这一年的七月初二将其册封为皇贵妃,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年氏已病入膏肓,同月二十五日就离开了人世。

乾隆帝的宠妃苏氏,在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晋封为皇贵妃,其实在一年前,苏氏就在避暑山庄患上重病,卧床不起,乾隆帝为给其冲喜,除了让六皇子永瑢与和嘉公主完婚,还册封其为皇贵妃,在四月十一日行册封礼,只可惜在四月十九日,苏氏去世,仅四十八岁。

在清朝,像是这样册封皇贵妃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受封为皇贵妃的人,本就已经是贵妃,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皇帝就会将其册封为皇贵妃,只不过是颜面上的事情而已。

淑嘉皇贵妃是死后追封

第二,妃嫔去世后进行追封

乾隆帝长子永璜的生母富察氏,在乾隆帝登基之前就已去世,乾隆帝登基后,因其是皇长子生母所以追封其为哲妃,之后又追封为皇贵妃,即哲悯皇贵妃。

此外,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与淑嘉皇贵妃,在去世的时候都是贵妃之身,两人在去世以后被乾隆帝追封为皇贵妃,所有的丧仪都按照皇贵妃的规格举办。

对于这些皇贵妃,往往都是因为其生前非常得宠,或者就是生育子女比较多,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的功勋存在,皇帝有所感念,因此会赐予身后哀荣,追封为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是死后追封

第三,皇帝驾崩后新帝尊封

这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雍正帝五皇子弘昼的生母裕妃,在雍正帝驾崩之前都是妃位,乾隆帝登基后,加尊裕妃为皇贵太妃,区别于寻常的太妃,裕妃去世后,也以皇贵妃的规格办理丧仪。

像是裕妃耿佳氏这样,生前还享到了升级规格的礼遇,而另一种,就像是乾隆帝的庆恭皇贵妃陆氏那样,她在乾隆帝之前就去世了,当时是贵妃身份,嘉庆帝登基后,因为陆氏曾抚养过他,所以追封其为庆恭皇贵妃,这也只不过是个身后哀荣。

先帝遗孀,皇后或者皇帝生母自然是太后,其他人或是太妃或是太嫔,贵妃则成为贵太妃、皇贵妃则成为皇贵太妃,享有的月例银子等都是不同的,所以生前得以尊封也很重要。

摄六宫事皇贵妃是继后人选

第四,中宫空缺,预备的继后人选

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原本是贵妃,在康熙帝发妻赫舍里氏去世之后,佟佳贵妃在康熙二十年晋封为皇贵妃,执掌后宫,在康熙二十八年晋封为皇后,只不过第二天就因病离开人世,做了不到一天的皇后。

乾隆帝元配富察氏去世以后,娴贵妃那拉氏被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按照清朝之前的后宫规矩,皇后宫女10人,皇贵妃8人,贵妃6人,但那拉氏成为皇贵妃之后,被特许使用9名宫女伺候,与此同时,那拉氏被允许跟皇后一样使用明黄色的仪仗,三年后,那拉氏正式被晋封为皇后。

清代如果皇后去世,往往会册立一位皇贵妃来代理后宫,而此皇贵妃通常也是下一任皇后的人选,但也并不绝对,像嘉庆帝生母魏氏,生前做了十年皇贵妃打理后宫,但直到去世之后很久,才被追封为皇后。

乾隆帝继后是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清朝时期,皇贵妃并不会轻易册立,尤其是在皇后还在的时候,通常能够被册封为皇贵妃的人,要么就是即将离世,要么就是已经离世,或者是先帝妃嫔。

当然,如果中宫之位空缺,皇后已经不在,那么这时候被册封为皇贵妃的人,往往就是下一任皇后的人选,这些情况下出现皇贵妃,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如若皇后还在,而受封皇贵妃的人也是身体健康,那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种情况下册封的皇贵妃,那就是对于皇后的一种巨大威胁。

敦肃皇贵妃年氏

在清朝,这样的情况也就出现过两次,一次就是顺治帝时期,董鄂氏受封皇贵妃,直接对阵顺治帝的博尔济吉特皇后,另一次就是同治帝时期,慧妃富察氏受封皇贵妃,对阵皇后阿鲁特氏,只不过这并非同治帝的意思,而是慈禧太后从中作梗。

乾隆帝时候,继后那拉氏与皇帝反目,被幽禁翊坤宫之中,由令皇贵妃魏氏执掌宫廷,虽然乾隆帝并没有正式下诏废后,但那拉氏事实上已被不废而废,令皇贵妃对于那拉氏,其实已经不能算是什么威胁了。

所以说,清朝时期的皇贵妃,绝大多数都是要么是将死之人,要么是已死之人,要么是继后的人选,若非这些情况,对于皇后而言,那可就不得了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拍... 今年1月,一枚极为罕见的清朝硬币在拍卖中以1362万元的高价成交。你家中是否也保存着清朝的硬币呢?早...
日本的县,为何比市的行政级别高... 全文共4711字 | 阅读需10分钟 日本是汉字文化圈的一员,日语里面保留了大量的汉字,深受中华文...
原创 隋...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曾信心满满地宣称,自己的子女绝不会因为争夺皇位而发生内乱。然而,没过多久,这番话的...
原创 为... 考古学中的一种常见观点是“越挖越明”,即随着挖掘的深入,谜题会逐渐解开。然而,三星堆的发现却让专家们...
原创 汉... 在阅读本文之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按钮,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不同的互动体验,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清... 提到清朝,大家必定会提到“八旗”这一重要概念,像是“八旗子弟”和“八旗制度”等相关词汇,那么这“八旗...
原创 万... # 长江:穿越时空的生命史诗,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硬核冷知识? 家人们!一提到长江,谁不得竖起大拇指...
原创 夏...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权力更迭的方式也从最初的...
原创 南... 南齐是南朝的第二个朝代,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因此“存在感”相对较...
强强企业新展馆耀世启幕,202... 9月5日上午,借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盛大召开之际,山东强强建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强企业”)新展馆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