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被挖墙脚,心腹爱将半夜询问卧底秘书:我参加共产党好吗?
创始人
2025-09-01 07:33:10
0

卫立煌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

,是国民党内有名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但他却并不被蒋介石所信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卫立煌与中国共产党有过联系,这令蒋介石尤为气愤。在解放战争后期有不少的国民党将领并不想给蒋家王朝陪葬,于是纷纷起义投诚。

而卫立煌却是在1938年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就兴起了投身共产党的想法。

蒋介石卫立煌

1938年某天的深夜

,卫立煌与自己的秘书赵荣声秉烛夜谈,这时卫立煌突然问赵荣声

“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

赵荣声听罢心头一惊,不知如何作答,

原来赵荣声正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我党安排在卫立煌身边的潜伏人员。

赵荣声以为自己的身份暴露了,谁知卫立煌反倒是认真思考起了加入共产党的问题,并派遣赵荣声替他去办理这件事。

身为国民党将领的卫立煌为什么想加入共产党?潜伏在卫立煌身边的赵荣声又利用这一身份为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今天历史求知所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

红色卧底赵荣声与国民党将领卫立煌的传奇故事。

赵荣声

革命生涯卧底人生

卫立煌想要加入共产党的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自从赵荣声来到卫立煌身边担任秘书之后,便经常给卫立煌

谈论一些革命、进步的思想

,注意做卫立煌的思想工作。卫立煌不是傻子,他恐怕早就猜到了赵荣声的共产党员身份,但卫立煌仍然对赵荣声十分信任和重用,甚至还向他询问怎样加入共产党。

卫立煌是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呢?很显然并不是,

不然蒋介石不会还一直任用他。

那么卫立煌为什么会兴起加入共产党的想法呢?

这还要从他的秘书赵荣声说起。

1915年,赵荣声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四代翰林”之家,

其父亲赵纶士是安徽地区著名的教育家,由于家庭的熏陶,赵荣声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35年赵荣声考入燕京大学

,在燕京大学读书时赵荣声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他在

《燕大周刊》

上撰写了不少宣传进步思想和抗日的文章,在同学中颇有影响力。

《燕大周刊》

彼时国家、民族的存亡危机笼罩在每一个爱国人士心头,各地都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亡示威游行,

他们高喊着

“各党派联合起来”“援助绥远抗战”

等口号,向反动的蒋介石政府示威。赵荣声积极地参加了

“一二九”运动

,他在宣传工作中非常活跃,因此被中共地下外围组织“社联”吸收为成员。

1936年赵荣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春,赵荣声接触到了时在

文学院任教的斯诺,

彼时斯诺刚刚从陕北回来,他给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在陕北的所见所闻,此后斯诺将这些内容写成了

《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传播,无数爱国青年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像怀揣着珍宝一样,携带着它一路辗转奔赴他们

心中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

斯诺

赵荣声也不例外,在斯诺的亲身讲授下,赵荣声对延安十分神往,于是他和十几名同学组织起来,以

“春假到西安旅行”

为名,凭借着斯诺给他们的一张草图,动身前往陕北延安。当他们来到延安后,迎接他们的正是当年

“一二九”运动中燕大的学生领袖黄华。

在延安,赵荣声等人见到了

林伯渠、陈赓、成仿吾等人

,他们又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听毛主席讲了很多关于抗战的问题。随后他们又去听了毛主席对延安积极分子作的

“统一战线与抗战问题”

的报告。

在延安的这段短暂的日子里,赵荣声等人提高了对当时局势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

中国共产党此时所进行的革命与抗日任务

。满载而归的赵荣声回到北平后在报刊上积极宣传我党我军的情况,他热情地赞颂着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革命,同时还出版了一本他写的延安见闻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许多学生受到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毛主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北平失守,

赵荣声被党组织通知转移,原本他先到了上海,想去延安。但由于没有路费,赵荣声便回到安徽老家筹集路费。在安庆的日子,赵荣声组织了一个读书会,用来宣传抗日。

安庆沦陷之后,赵荣声又辗转来到了汉口

。在汉口赵荣声得知

女作家丁玲

领导西北战地服务团离开陕北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的消息,这令他兴奋不已。

赵荣声找到丁玲,担任了随军服务团的记者。

赵荣声与卫立煌的结识是从一次普通的采访开始的

1938年1月31日

,正逢农历春节,时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的

卫立煌来给朱老总拜年

,丁玲于是通知赵荣声前去八路军总部采访卫立煌。为什么卫立煌会来八路军总部给朱老总拜年呢?其实在

西安事变

之后,卫立煌深为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而触动。在抗日战争初期,

八路军一度属于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

。在彭老总的自述中曾说八路军“

归卫立煌所指挥,但他又从未指挥过我们”

,而且卫立煌还是当时国民党中的抗战派,因此卫立煌当时与八路军的关系还算相对和睦。

朱老总

赵荣声与卫立煌同是安徽老乡

,但他却对卫立煌并没有什么好印象,赵荣声对卫立煌拜年的事做了采访,但并未按照丁玲的要求对卫立煌进行专访,而是把卫立煌的讲话记录交上去应付了事。虽说赵荣声对卫立煌没有好感,但卫立煌却对年轻有才的赵荣声产生了兴趣。在看到赵荣声执笔写的文章后,卫立煌问第九军秘书刘毓珩

“为什么能干的青年都跑到八路军那边去了?你想法子把他找来,到我们司令部来当秘书。”

刘毓珩是安徽巢县人,与赵荣声相熟,

于是他邀请赵荣声来到卫立煌的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工作。但赵荣声并没有理会刘的信,反倒是党组织得知此事后,立刻找到了赵荣声与他谈话,强调统战工作的重要性。

赵荣声于是在党组织的派遣下,来到卫立煌总部做统战工作,担任卫立煌的秘书。

卫立煌十分欣赏年轻有为的赵荣声,他经常与赵荣声交谈,而赵荣声也积极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

卫立煌

卫立煌的部队在韩候岭与日军交战时受挫,他打算把部队转移到中条山去,赵荣声建议他

走陕北这条路,顺便去延安参观

。卫立煌欣然同意。

1938年4月17日卫立煌访问延安

,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接见。上午毛主席与卫立煌促膝长谈,中午毛主席设宴款待,晚上还举行了盛大晚会欢迎卫立煌。在延安短暂的两天,让卫立煌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他热情和重视,也认识到了中共坚决的抗日信心。

在离开延安抵达西安之后,卫立煌听从赵荣声的建议,批了个手谕

“即发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

卫立煌表示

“第二战区的军队受我指挥,凡是打日本的我都一样看待。十八集团军打得很好嘛,我们就要充分供给。”

卫立煌又吩咐再发给

十八集团军180箱牛肉罐头。

卫立煌的命令,很显然会遭到国民党后勤的阻挠,

国民党负责发放后勤的第十四兵站少将杲(gao)海澜见此情况报告给了负责监督北方几省军队后勤的卢佐

,两人一合计决定拖着不办,同时向汉口军委会后勤部请示。赵荣声于是去做杲海澜的工作,劝说他不要和卫立煌硬顶,不然可承担不起责任。杲海澜拖了几天也不见汉口的回电,卫立煌又打电话询问,他不敢再拖,于是通知八路军派人来领。

事后汉口方面回电,果然不同意发放物资,但此时这批物资已经全部被拉走了。

赵荣声是不是共产党的人,卫立煌有可能有过猜测,但这并不重要。一天深夜,卫立煌照常与赵荣声交谈,他突然问“

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

赵荣声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卫立煌让他去延安找朱老总问问,赵荣声回他

“我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问问林伯渠吧?”

卫立煌同意了,并且还郑重其事地拿出100元钱交给赵荣声,要当做他的党费。

林伯渠

赵荣声被党组织安排到卫立煌身边工作,林伯渠负责同他联系。赵荣声把卫立煌想加入共产党的事告诉林伯渠后,林伯渠指示

“你回去告诉卫立煌,好好做一个革命的国民党员,做一个真正实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国民党员,这样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比参加共产党更大一些。”

之后,卫立煌仍没有死心,他又向杨尚昆等人说起自己想入党的想法。

而赵荣声的行为也遭到了上级的批评。

刘少奇

与赵荣声谈到卫立煌想入党的事,批评他说

“你的胆子不小,想挖蒋介石的墙角。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做不但对党没有好处,反而有危险。”

最后刘少奇指示赵荣声只要能够在卫立煌身边待下去就是成绩。

刘少奇

1939年9月,卫立煌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

,在他主政河南时,与共产党领导人的往来越发密切。八路军在洛阳设有办事处,每当

周总理、朱老总、彭老总

等人来到洛阳时,卫立煌都是亲自迎接,设宴款待。但好景不长,卫立煌的“通共”行为被国民党反动派以卫立煌

“袒护共产党,怀有异心”

为由告到了蒋介石那里。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还亲自飞到洛阳来搜集卫立煌“通共”的证据。

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失败,

蒋介石以此为由撤掉了卫立煌的河南省主席职务,免去上将军衔,让其在成都闲居。赵荣声于是也请假回到了老家安徽。

1943年春节,赵荣声来到成都看望卫立煌。

为了避免被特务发现自己与中共人员接触,卫立煌将赵荣声安排在城外居住。对于卫立煌来说,他与赵荣声的友情是真切的。

1943年中国远征军作战失利,蒋介石组成新的中国远征军,重新起用卫立煌,

其主要任务就是打通滇缅公路,保证中国西南后勤补给线的畅通。为了避嫌,卫立煌身边并没有携带任何有红色背景的人。卫立煌对赵荣声说

“你还年轻,我们一起干一番事业的日子还长。远征军都是陈诚的人,你去了也不好。”

随后卫立煌率领远征军经过一年多的激战,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全部沦陷国土,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与此同时抗日战争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尾声。回国之后卫立煌与韩权华在昆明结婚。卫立煌虽然战功显赫,但却不受蒋介石的信任,每当蒋介石在战场受挫时,卫立煌便被立即重用,前去灭火,等到战争结束卫立煌就遭到排挤。

抗日战争结束后,

卫立煌受不了在国内的排挤和蒋介石想要发动的内战,

决定携夫人韩权华赴美考察军事,

以此来远避内战。赵胜荣特意前来拜访他。卫立煌让赵荣声谈谈对时局的看法,赵荣声指出卫立煌此后的前途必须顺时代而行,与中国的革命相结合,就算是不能公开支持,也要表示出同情,绝不能跟着蒋介石一条道走到黑。卫立煌若有所思,

临别时他嘱咐赵荣声留在上海、南京一带,等到他回国后会继续与赵荣声合作。

赵荣声按照卫立煌的嘱咐,在南京找了一家报社

,但很快赵荣声的行踪就被国民党特务发现,赵荣声只好离开南京。

1947年秋,蒋介石的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

,蒋介石连忙给身在巴黎的卫立煌发去急电,催促他回国。

1948年初,卫立煌一回国就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

,将他扔到东北去救火。此时的东北局势已经发生逆转,国民党军难以抵抗东北野战军的猛烈攻势,卫立煌就是再怎么能救火也无济于事,更何况卫立煌此时也并不想再为蒋介石卖命。

1949年卫立煌出走香港,后于1955年返回大陆

,成为第一个从外面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而赵荣声这位“红色卧底”也用他的努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5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写字表字帖...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25秋一上语文写字表字帖100字12页。对于刚进...
原创 宋...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讲,造极于赵宋之世。”在中国历史中,宋朝亦是一个完全不逊色于唐朝的时代...
原创 日... 中国尊崇儒家文化,但也不偏废武道,既尊孔子为“文圣”,也尊关公为“武圣”。 受我国影响,东面岛国也尊...
原创 孙...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
三国:为什么陈群明明在刘备麾下... 刘备麾下曾有一位出身颍川陈氏的天才谋士——陈群。 这位后来主导曹魏"九品中正制"改革的政治家,为何在...
丹青寄情 薪火相传——张国富先... 【编者按】 在秋意渐浓的九月,我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张国富先生以八十高龄之躯,再次向将士丰采...
原创 曹... 前言: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外戚、宦官、豪强势力纷纷作乱,屋漏偏逢连夜雨,汉室衰亡之际又赶上全国性的旱...
原创 诸... 盗墓有时候不是单单为了钱财,当年伍子胥掘墓鞭尸就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仇恨。因此古代一些大人物在死后就会把...
原创 曹... 曹操所谓的“心胸狭隘”,就是因为曹操曾经杀了很多名士,著名的有杨修、孔融、娄圭、许攸、华佗、崔琰、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