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日英雄谢晋元牺牲后,妻子两次求助蒋介石却均遭拒绝,为何
创始人
2025-09-01 03:32:21
0

“中国不会灭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谣所歌颂的,正是在淞沪会战最后一役中,为掩护大部队撤离,而带兵坚守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

相信大家看过《八佰》这部影视剧之后,对此次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民族英雄,最终竟然被自己人所杀害。

谢晋元牺牲后,他的妻子为了孩子和旧部,曾两次向蒋介石请求援助,但是却都遭到了拒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坚守四行仓库

自从“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便显露无疑,为了能够扩大日本在我国的地盘,日本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上海地界。1937年8月初,上海的抗战形势变得异常紧张,为了即将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日本方面已经开始对上海进行大规模的撤侨活动。

8月9日,日本侵略者驾车冲入了虹桥机场,我方军人为了阻止日军的这一行为,与之发生了激烈的交战,日方的高级将领被当场击毙,双方大战可谓是一触即发。9月初,日本方面召开紧急会议,并?做?出向上海紧急派出一支近30万人数的部队,支援前线作战。

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已然做好了大战准备,中日双方在上海地界共投入了近百万的兵力,一场长达几个月之久的大战就此开始。在以往的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曾多次打败日军,但是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国民党的军队因没有可以防守的有利地形,受到了日军的全面压制。

几个月下来,日军凭借着海陆空多方面的优势,让国民党军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时的国军也已经败相显露。眼看自己的军队不敌日军,蒋介石经过研究做出了撤军,而改去防守西部的决定。但是如果国民党的军队一下子全部撤出,那是不太现实,所以蒋介石需要留下一支部队,来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时间。

其实更重要的是,面对日军如此猛烈?的?进攻,蒋介石的心里清楚,这支为大部队?作?掩护的部队,很有可能会牺牲。他不仅需要这支部队为大部队争取时间,而且他还需要用这支部队的牺牲,来换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最终,谢晋元中校担任了此次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并率领部下四百余人,坚守四行仓库。在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坚守四行仓库的不是八百壮士么?其实真正的兵力确实只有四百余人,之所以后来被说成八百人,是为了混淆敌人的判断。

谢晋元在接到上级的安排后,便知道此役自己必然是凶多吉少,蒋介石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也了然于心,但是为了国家和身后的广大人民群众,谢晋元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此时的谢晋元之所以敢于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他已经将自己的妻儿送到了安全地区,谢晋元可以全身心地阻击日军,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按照上级要求,谢晋元等众人退守到四行仓库,在这里他们要坚守7天之久,守军的兵力只有四百余人,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却是日军当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由于国民党的大部队已经撤离,所以日军在攻入上海时,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阻碍。看到上海如此一番景象,日军高层决定即刻向苏州河北侧挺近。

当时上海有很多租界,苏州河的北侧是四行仓库,东侧和南侧都是英美的公共租界,日军的进攻让英美两国的利益遭到威胁,所以英美两国都曾派兵向日军施压,面对英美两国所给的压力,日本方面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向北部进攻。

面对日军的进攻,坚守四行仓库的将士们誓死抵抗,双方开展了好几次激战,都是以日方的失败而告终。因为有英美租界的存在,所以日本人不敢直接进行大规模作战,只能让日本士兵一步一步向前挺进,然而坚守四行仓库的国军,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让想要突围的日军吃了很多苦头。

日军眼看硬功不可取,便准备切断四行仓库的供电与供水,企图困死四行仓库内的守军。然而四行仓库守军遇到困难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上海,很快当地居民就自发地为守军筹集生活用品。

在谢晋元的带领下,这支守军已经在四行仓库坚守了四天四夜,此次事件已经达到了蒋介石的目的,引起了中外很多人的注意。10月29日,英美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能够结束此次事件,便派外交官向蒋介石提出停战的请求。

蒋介石考虑再三,认为坚守四行仓库的任务已经达成,不仅大部队已经顺利转移,而且此事对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很多的影响,于是便下令坚守四行仓库的部队予以撤离。最终租界方面出面调解,日军才同意中国军队撤退。

其实当时日本人之所以同意国军撤退,主要是因为日方错误判断了国军守军的人数,日方认为国军最起码有二三千人的兵力,但是当日方从新闻上得知,国军的守军人数只有不满800人时,便突然反悔,要求英方将守军全部缴械,并限制其自由。租界方面迫于日方的压力,向日方妥协答应了日方的要求。

此时正带部撤往租界的谢晋元仍被蒙在鼓里,守军刚撤入租界,就被英国人给缴了械,还被限制了自由。谢晋元虽无比愤恨,但是却又无可奈何,面对日方和汪伪政府的劝降,谢晋元多次严词拒绝,对方见对谢晋元劝降无果后,便对谢晋元起了杀心。

最终,敌人花高价钱买通了谢晋元的部下,令其趁谢晋元不备对其暗杀,就这样,谢晋元最终倒在了叛徒的刀下,此时他只有37岁。

为子奔波

很快,谢晋元遇难牺牲的消息就被他的妻子凌维诚所悉,她始终不愿相信自己的丈夫就这样离开了他们。此时,他们夫妻二人已经分别了五年之久,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凌维诚悲痛之余,打算去上海为自己的丈夫收敛遗体,但是却遭到了众人的阻拦。

渐渐冷静后的凌维诚也清醒过来,认为自己过于冲动。虽然谢晋元离开了她,但是依然还有几个孩子陪着她,将孩子们?好好地?培养长大,也许正是对谢晋元最好的告慰。如果自己一时冲动冲到上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己很有可能会发生意外,这样一来,自己的孩子将会变成孤儿。

所以凌维诚打消了去上海的念头,此刻在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将自己的孩子好好抚养成人。此时的凌维诚在乡下已经生活了五年之久,原本的千金小姐,已经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平日里,凌维诚也是通过做一些农活来贴补家用,虽然务农能够解决家里的日常开销,但是此时孩子们已经到了能够上学的年纪。而务农所得的收入根本不够孩子们上学。

国民党内很多官员都有贪污的恶习,很多大官经过几年战乱,早已贪?得?盆满钵满,而与这些贪官们不同,谢晋元虽已官至国民党中校,但是依旧做事清正廉洁,平日里从来不克扣部下的军饷。不仅如此,很多情况发不了军饷时,谢晋元甚至会自掏腰包,向部下发放军饷,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太富裕的经济变得更加困难。

在谢晋元阵亡之后,国民党当局虽向家属发放了阵亡抚恤金,但是却少得可怜。没有足够的钱去供孩子们上学,这成了凌维诚最大的困难。最终,凌维诚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向国民党当局求助。

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丈夫谢晋元是为国牺牲,怎么来说也是一名抗日英雄,所以在丈夫死后,他的遗孤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国家应该会伸出援助之手,万万不会不管不顾。

凌维诚经过大量的思想斗争,最终终于做了决定,去重庆向国民党请求帮助,就这样,凌维诚带着孩子们,从广东出发,一步一步朝着重庆前进。一路上战火纷飞,好几次凌维诚都身处险境,但是都被她给坚持了下来,最终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重庆。

凌维诚从广东徒步来到重庆的行为,让她一下子就成为了焦点人物,再加上她特殊的身份,蒋介石不得不同意见她一面。见到蒋介石的凌维诚非常激动,她向蒋介石说明了自己家庭所处的困境,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帮助。作为抗日英雄遗孤,凌维诚本以为蒋介石会毫不犹豫地帮助自己,但是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竟然拒绝了她的请求。

蒋介石告诉凌维诚,此时国内尚未稳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得到处理,在这个国家最困难的阶段,她不应该来请求国家的援助,等抗战胜利之后,国家自然会照顾抗战英雄的遗孤。听闻蒋介石的答复,凌维诚犹如被人来了当头一棒。

正如蒋介石所说,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国家确实非常困难,但是蒋介石以及国民党内的很多高官,他们一点都不困难,甚至一个比一个生活?的?奢侈。

当时但凡蒋介石能够有一丝怜悯之心,凌维诚母子也不至于生活得如此艰难,但是自从谢晋元被困英租界时,其对蒋介石的利用价值就已经失去,所以对于没有价值的人,蒋介石是不会去进行帮助的,这就是蒋介石为人处世的方式,这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

所以虽然自己的丈夫为国牺牲,但是自己并不能够得到国家应有的帮助。这件事当时被很多人所关注,再加上舆论的支持,蒋介石不愿新增不必要的麻烦,便给了凌维诚一小笔钱,将其打发回家。

没有办法,凌维诚只好带着这笔钱,返回了广东乡下。虽然得到了一笔钱,但是这笔钱却实在少得可怜。但是凌维诚并没有放弃,她一边做着农活,一边教育孩子们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就算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们能够有学上。

就这样,凌维诚和孩子们勉强度日。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在我国战场上已尽显败势,最终,迫于外界的压力,日本方面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

为孤军奔波

抗战胜利后,凌维诚终于可以前去上海,祭拜自己的丈夫。凌维诚来到上海后,很快就找到了谢晋元的墓碑,由于谢晋元当时为国做出很大贡献,所以在死后有很多百姓自发地前来进行祭拜。来到谢晋元的墓碑前,凌维诚已经激动得泣不成声,她有很多话想要和谢晋元说。

很快凌维诚前来祭拜的消息就被大家流传开来,很多谢晋元的部下听闻后纷纷赶到现场,想要与凌维诚会面。当大家得知抗日英雄的遗孀现在竟落得如此境地,纷纷表示国民党高层的所作所为太不尽人意。

其实不只是凌维诚的处境令人惋惜,谢晋元部下的处境也令人惋惜。由于当时这支部队成为了英国人的俘虏,所以国民党并没有承认这些人抗战英雄的身份,在谢晋元被害之后,他们的处境便变得更加困难。现如今存活下来的人,已经不足当年的一半。

得知自己丈夫部下的生活如此艰难,凌维诚决定要凭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家脱离困境。在凌维诚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谢晋元旧部聚集到一起,他们要为真理发声,此事当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凌维诚认为,此时正是面见蒋介石的好机会,希望蒋介石能够兑现当年的承诺。

但是这一次凌维诚竟然连蒋介石的面都没有见到,她只见到了一名蒋介石的手下,此人告诉凌维诚,让她去上海市政府寻求帮助。而来到市政府的凌维诚,却又被工作人员告知此事不归他们负责,双方都在推卸责任,此时的凌维诚彻底对国民政府死了心。

既然不能靠别人的帮助,那么就自己动手,在凌维诚的组织下,大伙共同创办了“孤军工业服务社”,用来生产一些日用品。由于这支部队在上海很有名气,所以服务社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如此黑暗的国民政府,最终还是被人民所摒弃。没过几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便轰然崩塌,中国人民也即将迎来新的曙光。上海被解放军顺利解放,共产党也顺利接管了上海,陈毅被任命为上海市长。

凌维诚找到陈毅,向其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组织的帮助。陈毅在得知凌维诚是抗日英雄的遗孀时,立刻向市政府下达指示,要求对凌维诚以及这支孤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陈毅的表现令凌维诚非常兴奋,对于蒋介石对自己的态度,二人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所以说,国民党政权破碎也是必然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汤姆逊在1872年拍摄的清朝大臣老照片,汤姆逊原本是一名潇洒如风的世界摄影师。年...
原创 周... 如果经常看汉末还有三国的历史的话,就肯定会知道,孙和刘的联盟从刚开始有一点问题,到后来的直接决裂,都...
原创 揭... 曹操是公认的一代枭雄,也是三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甚至没有之一。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一生中...
原创 汉... 汉景帝还是太子期间,曾摆过一次大宴,宴请群臣,时任汉文帝时期中郎将的卫绾也在受邀之列。 彼时,刘启...
原创 《... 1951年4月底的某日,东线韩军指挥官兼第一军团长金白一少将,大咧咧搭乘美军的直升机视察前线,结果飞...
原创 他... 在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中,有一位十分优秀的人才,他就是被誉为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 同是一期生的宋希濂...
原创 蒋... 卫立煌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 ,是国民党内有名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但他却并不被蒋介石所信任,究其原因...
洛阳文旅确认白马寺内为狄仁杰墓 日前有网民发帖称,位于河南洛阳白马寺景区内的狄仁杰墓最近挂上公示牌。此前,该墓主人到底是狄仁杰还是武...
原创 宋... 宋朝是个十分矛盾的王朝,一方面,宋朝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政治家,如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等,他们...
原创 李... 文 / 子玉 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间,有时候拉开彼此差距的并不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而是战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