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也没用,用了也得死。
所谓的“免死铁券”,或者免死金牌,实际上是皇帝鼓捣出来的一个噱头,为的便是收买人心。
当人心不再向着他,不再为皇帝所用的时候,他还用得着这个噱头?
当拿着免死铁券的人对他已经构成了威胁,或者仅仅是他自己认为已经受到了威胁的时候,他还用得着这个噱头?
免死铁券能够发挥作用的条件是,持免死铁券的人不能对皇帝构成威胁,可以失去皇帝的信任,但绝不能构成威胁。
只要让皇帝感受到了威胁,那么别说免死铁券了,哪怕是阎王爷来了也救不了这个让皇帝感受到威胁的功臣。
可是,那些能够得到免死铁券的人又有谁不是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打下江山,绝少不了他们。
功臣之所以是功臣,不正是因为如此吗?功臣们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们自然个个高官厚禄。
所以,那些手持免死铁券的人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之人,手里的权一旦重了,也就成了朱元璋的威胁了。
这也就是说,只有让朱元璋感受到威胁的人,只有被朱元璋视为潜在威胁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免死铁券。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一路走来很不容易,虽然用了16年的时间打下了江山当上了皇帝,可是他心中却一直很不安,一个乞丐尚且能够白手起家当皇帝,更遑论他人?所以,他对所有人充满了警惕。
为了能够保证朱家江山不会被他人所夺,所以才会着手铲除那些被他视为威胁,或者将来对朱标以及后来的朱允炆有威胁的人。
朱元璋说只要不是谋逆,持免死铁券便可以免你一死,可是“谋逆之罪”是谁定的呢?还是朱元璋自己。
朱元璋说你谋逆,那他便总能找到你谋逆的证据。
拿朱元璋的老丈人胡美来说,胡美手上也有铁券,可是因为带着女婿入宫探望已经嫁给朱元璋为妃的女儿,由此在洪武十七年的时候被赐死,六年之后的洪武二十三年才定了胡美的罪名。
胡美犯了什么罪呢?《明史》曰:“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
这个罪名多少有点“莫须有”的意思,但是朱元璋让胡美死,胡美还是不得不死。
免死铁券?真不能免死。
再拿李善长来说,李善长以文臣辅佐朱元璋打江山,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将李善长列为第一功臣,徐达这个实际上的“功臣之首”也只能列于善长之后,所以李善长理所当然地也会获得免死铁券。
可是,李善长后来是怎么死的呢?
胡惟庸筹划谋反的时候想拉李善长下水,让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去策反李善长,李善长听完了之后直摇头,反对弟弟说:“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事一旦败露,可是要诛九族的!”
胡惟庸见李存义说服不了李善长,又让李善长的老朋友杨文裕去说:“老李头呀,你如果投靠了老胡,事成之后,老胡承诺以淮西之地封你为王!”
李善长还是没有答应,然后李存义又来了:“我的哥哥呀,你可别犟了,赶紧投了老胡,让咱们老李家更上一层!”
李善长仍然摇头:“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已经老了,快70岁了,半截身体都躺进棺材里了,你还让我跟他胡惟庸玩造反?你们好自为之吧!”
李善长虽然没有答应和胡惟庸一块谋逆,可是他也没将此事告诉朱元璋呀!胡惟庸死了几年之后,朱元璋借“丁斌案”再审“胡惟庸案”,这个丁斌是李善长的一个亲戚,曾在胡惟庸府上谋职,知道胡惟庸、李存义之间的不少事。
丁斌经不住拷打而供出了李存义,李存义又供出了李善长虽不投靠胡惟庸、但也知情不报的事。
于是,李善长也被定了个谋逆之罪,李家上下七十几口人被诛。
李善长拿着免死铁券的手,也在不停地发抖呀!
朱元璋半生打天下,半生坐天下,坐了天下之后,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巩固朱家江山,他深知功臣世家对江山的威胁,功臣世家本已手握重权了,又怎会继续让他们拥有免死的特权呢?
免死,终究不能免死。
免死,实为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