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选一个跟自己很像的、文武双全的曹丕为接班人,是合理的
创始人
2025-08-31 22:33:18
0

曹操所面临的身后事是一个政治上团结稳定的局面吗?并不是。连敌人阵营的法正,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曹魏集团此时“内有忧弊”。内部是不稳的,不停地做各种小动作的。作为一个非士族的领导者,他手下的士族阶层是有想法的。所以在曹操晚年他一般不长时间离开自己的政治中心,要在那里镇住场子。这个时候只能盘算自己身后的接班人是一个政治上可靠的人,可以和士族阶层协商的人,能够稳住局面的人接班人。

其次,在曹操之前武将身份到帝王身份转换成功的基本上只有刘秀一人,参考范本数量不够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一个政治体制不断试错的阶段,门阀和寒门也一直在博弈,直到隋唐才算是终于趋向稳定,我认为怎么选继承人也是不断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从现有史料来看,曹丕应该是和士族关系比较好的,他上位后的举措改变了很多曹操的政策而向门阀妥协,由此来看,曹操选曹丕的考虑点或许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再者,曹操的格局是以曹氏和夏侯氏为主心骨,惇渊四人一直是主要培养对象,二代的休真杰尚也是培养对象,兵权主要在他们身上。降将为次重心,毕竟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辽颌晃德聘宠等人,还有就是乐进李典于禁等人,世家大族基本是文官没有任何兵权。另外,历史上一般认为曹彰就是个武夫莽夫,曹丕虽然好像更偏文,但人家骑射、击剑也是不错的.

我认为曹操在历史上选继承人要不要选武将这个问题参考范本不足的情况下,他选一个跟自己很像的文武双全的曹丕,应该也是合理的。曹丕的政治可靠性,无疑是相对最合适的人选,能熟练运用协商、交易、妥协等政治手腕,这些都身为是武将的曹彰所欠缺的。事实证明,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爵位后,他同士族达成了交易,获得了士族的支持,成功的代汉继承皇位。

把他们曹家的事业再上了一步,从扩张的层面上来讲,曹丕并没有显著的成就,但是只有曹魏政权只有生存下来,才能给后来创造机会。所谓“大治”,并不是曹操此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他考虑的是如何让曹魏势力,在他撒手人寰后能够继续生存下来,求稳,稳定,稳定胜过一切。

本文由大国历史趣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历史追不停 清朝覆灭后,满清十大贵族纷纷改成什么姓氏?如今可能就有你的姓。 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先后...
原创 还... 建宁公主,相信无论是否喜欢历史的人,都一定听说过她,不冲别的,就单单是一部《鹿鼎记》,就足够让她扬名...
原创 古... 在世人印象里,清朝一直是个腐败懦弱的角色,其实不然。我国国际地位的转变虽然是近代起的开端,但即使鸦片...
原创 原... 说起末代皇帝溥仪,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跟其他的皇帝相比这位实在是算不上幸运,相比来说还有点儿悲哀。他...
原创 莫... 来源|头条号向敬之 1 雍正推行新政,用了不少汉臣,如大学士朱轼、张廷玉,总督田文镜、李卫,尚书励廷...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的终结预示着中国君王制度就此止步,现代理念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原创 原... 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蔡元培题桐乡吕留良纪念亭 《清史稿》记载,“雍正十年...
原创 西...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十一)司马邺 司马邺这个人,知名度不高,能力也基本没多少,但是他却对南京这座城市...
原创 国... 随着 国民党 军队当中的人数不断增多, 蒋介石 决定进行军衔制度改革。但是没有想到经过他的四次神改革...
原创 如... 韩信是古代“兵权谋家”的代表,为汉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被后世视为兵仙、神帅,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