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一向以有勇有谋著称、后来成为开国少将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第一团团长李福泽,却在率部攻打一个小小的日军据点时遇到了难题。
当时,该团奉命向日军驻守的临沂半程镇发起进攻,目标是拔除这一据点,牵制敌人的兵力。
没想到二营五连于3月22日夜间向半程镇北面的两个炮楼发起进攻后,却屡屡未能得手。
虽说目前只动用了一个连的兵力,但屡攻不下已经打乱了原来的战斗部署,这让李福泽有些恼火,当即赶到五连的前沿指挥所。
经过与五连干部们的沟通,李福泽掌握了攻不进炮楼的几个原因:
一是敌人火力太猛,两座炮楼又互为犄角,让我军难以接近;
二是敌人的炮楼外还有围墙,非常坚固,爆破手难以直接靠近炮楼;
三是我军第一次进攻时,梯子不够长,战士们没能爬上炮楼顶,使得偷袭未能成功,敌人立即加强了兵力和火力。
“既然攻不进去的原因你们心里有数了,那么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李福泽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希望五连指战员主动去想办法,充分激发他们的智慧。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大家七嘴八舌,出了不少点子,包括加强爆破、变换攻击方向、以猛烈火力压制楼顶等手段。
李福泽边听边不断点头赞许,最后表示以上这些都是很好的意见,均应予以采纳,但如果想要一举攻破敌人那两座炮楼,还需要拿出更巧妙的战术来,才能在摧毁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我军伤亡。
怎样才算是更巧妙的战术呢?大家一时没了主意,只能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人轻轻咳嗽了两声,虽然这声音很细微,但还是引起了李福泽的注意。
他循声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兵烟瘾犯了,把一根烟卷叼在嘴里正抽着。旁边一名十八九岁的新兵,可能是受不了这个烟味,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还挥动手掌想把老兵弄出的烟气扇走。
李福泽见此情景,忽然灵机一动,高兴地说道:“找到进攻的好办法了!用上这一招,敌军必败!”
“什么好办法?”五连干部们连忙问道。
“你们先看看,现在风是朝哪边吹的?”李福泽并没有正面作答,而是继续启发大家。
“向北边吹的!”一名干部抢先答道。
“没错!”李福泽点了点头说,“也就是说,敌人的位置处在下风口。我们是不是可以弄点什么玩意儿出来,让炮楼里面的敌人呼吸不顺畅、呛得受不了?”
“烟!”连长最先反应过来,“用烟熏他们!”
另外几名老红军出身的战士纷纷表示赞同:“对!这个办法好!”
连长兴奋地说道:“弄一些湿柴火来,不会烧出大火,只会冒出浓烟,北风一吹,烟都朝炮楼那边飘过去,像熏腊猪头一样,把里面的敌人熏出来!”
李福泽连连点头,对他的话加以补充:“浓烟也可以给我军的行动提供掩护。”
性急的一排长搓了搓手说:“让爆破组趁着浓烟冲过去,炸出一个口子来,我带一个尖刀班往里冲,准保冲他们一个稀巴烂!”
李福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新的战斗方案已经基本成形,高兴地说道:“古有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今有八路军烟熏炮楼,打败日军!大家就按刚才说的办法,立即做好准备工作,等到冲锋号一响,就正式发起总攻!”
半个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五连连长亲自指挥战士们点起了一堆堆的湿柴火,很快就冒出了一团团浓烟,顺着北风飘向了炮楼。
炮楼内的敌人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呛得连连咳嗽,连腰都直不起来,火力完全被我军压制住了。
爆破组在浓烟和机枪手的掩护下,迅速冲向敌阵,首先把围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早已按捺不住的一排长立即带领尖刀班如同利箭一般冲了过去……
大约40多分钟,战斗结束,两座炮楼内的敌人全部都歼灭,半程据点就此被拔除。
战后李福泽在给全团做战斗总结时,大家这才意识到,正是那名新兵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让团长想出了烟攻这个绝妙的战术,无不称赞团长的确是足智多谋。
李福泽却说:“智慧来源于生活,你只有在平时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动脑筋,关键时刻才能想出克敌制胜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