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翦要60万大军灭楚,李信只要20万?李信战败后秦始皇怎么处置他
创始人
2025-08-31 21:36:36
0

秦始皇灭了三晋集团以后,便打算灭亡楚国。可是老将王翦一伸手就要60万大军:我话先放这儿,没有60万人马我绝对不去,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秦始皇有点小心疼,就没有答应王翦。就在秦始皇心疼的时候,另一位青年将领李信表示:给我20万大军,我去灭了楚国!

王翦看着这小子冷冷一笑:你小子20万大军能拿下楚国,我退休金一分不要全给你!

秦始皇却异常高兴,甚至认为后生可畏,李信未必不如王翦,不仅给了李信20万大军,而且还嘲讽了一下王翦:老王啊,你这是老咯,看来真的要回家领退休金了。

王翦差点没气死,二话不说就背着包袱回老家养老去了。结局我们都知道,楚国大将项燕击败了李信,李信本人差点都交代在楚国了。那么秦始皇是怎么处置李信的呢?

一、秦始皇压根就没有处罚李信。

没有处罚李信?我看这事儿不可能吧?李信这家伙差点把秦军搞得全军覆没,而且此前还把王翦老将给逼走了,咋能没有受到处罚呢?

事实的确如此,李信虽然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可是秦始皇依旧选择原谅。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李信是秦始皇的重点培养对象。

秦始皇为啥这么信任李信呢?其实主要是因为李信是青壮年将领中的代表人物,而秦始皇也正处于青壮年。

也就是说秦始皇跟李信之间聊得来,跟王翦这种老头子,其实是有代沟的。秦始皇不想在一统六国以后,被人家说是在吃祖辈们的老本,所以他想要培植属于自己这一代的将领。

第二,李信此前立了不少军功,能力没问题。

况且李信此前也立了不少战功。灭赵之战中,李信带领一支人马出太原、云中,与王翦大军合伙包围赵军,这才灭了赵国。

燕太子丹派遣刺客荆轲刺秦王的事情暴露以后,秦始皇大怒,立刻派遣王翦大军去剿灭燕国。而李信率先击败了太子丹,此后也是李信对燕军穷追不舍,才迫使燕王把太子丹的脑袋割下来送给秦始皇。

所以说,光从能力上来说,李信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秦始皇之所以敢把20万大军交给李信,主要也是看他此前的表现很出色。

第三,这一战的失败,不能怪李信。

李信一开始攻打楚国的时候,那也是连战连捷。平舆、鄢郢相继陷落。可见李信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的。

可是就在李信打算灭楚的当口,自己人出了大问题。原来秦国昔日的丞相昌平君是楚国公子,此时他负责镇守郢陈,而郢陈恰好在李信大军的后方。

这可就坏了事儿了,因为昌平君关键时刻倒向了自己的母国楚国,反水了!李信大军前后左右都是楚国的军队,一条退路都没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李信大军被项燕的部队穷追猛打了三天三夜,最终大败而逃,一点悬念都没有。这一战的失败,从理论上来说不怪李信,因为就连秦始皇都没有料到昌平君会反水。因此秦始皇没有处罚李信,这是情有可原的。

二、李信从此只有被雪藏的命了。

那么李信此后的表现如何呢?对不起,虽然秦始皇没有处罚李信,却也没有打算再重用李信的意思。

再怎么说,李信也是打了败仗,而且损失惨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结局是铁一般的事实。很多领导都只看结果,从不看过程,秦始皇算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了。

那么李信后来的表现如何呢?很不好意思,从此以后,李信再也没有单独带兵。过去他跟王翦几乎快要并驾齐驱了,此后他却只能跟着王翦的儿子王贲后面混饭吃了。

在攻打楚国的事情上出了差错以后,李信再也没能继续插手灭楚的事情,这期间大概率是被秦始皇冷落了。此后秦始皇灭燕国的时候,李信终于出现了,只不过这回有点尴尬,李信居然成了王贲手下的副将,而王贲则是王翦的儿子。在攻灭齐国的战争中,李信一如既往地跟在王贲后面,一起进攻临淄城,最终迫使齐王建选择投降。从以上的表现来看,李信已经无法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了。他只能从头再来,跟着王贲后面继续攒军功。可惜人生的机会能有多少呢?错过了这次机会,或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很显然,李信错过了伐楚的机会,此后留给他的机会压根就不多了。灭燕、灭齐以后再也没有战事可以让他发挥,所以李信也就这么被淹没在历史中了。

三、还是王翦父子给力。

还记得王翦背着包袱负气回家吧?李信战败以后,秦始皇只好灰溜溜地跑到王翦家认错,表示自己瞎了眼信了李信那家伙的鬼话。

此后秦始皇便给了王翦60万大军,在王翦的努力之下,这才杀掉了楚国大将项燕,灭了楚国。不过王翦是个很懂得进退的将军,他做事秦始皇很放心。

为啥放心?因为王翦每次出征前,都跟秦始皇要钱要地要房子,总之能贪的便宜他都要占了。这么一来秦始皇甭提多放心了,他认为王翦只有这么点志向,就不会谋反了。

加上这次灭楚,王翦带队灭掉的国家已经达到了3国,分别是赵国、魏国和楚国。不能再灭了,再灭下去秦始皇就不知道该怎么封赏王翦了,没法封赏的大臣,还能留活口吗?所以王翦这回说什么都不干了。

干完这票,王翦彻底回家养老了。不过秦始皇一统六国的事业,依旧离不开他们老王家的人。王翦虽然退休了,可王贲依旧在朝中服役。

王贲带队又灭了燕国和齐国这两国,等于是秦始皇一统六国中,除了韩国以外,其余五国,其实就是王翦、王贲父子俩带队给灭了的。李信想要跟这对父子比,我看差远了。

总结:李信的后人中,牛人辈出。

李信这一代算是就这么着了,再也没蹦跶起来。不过李信的后人中,却出现了不少牛人。比如说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那就是李信的后代。李广折腾一辈子就为了封个侯,结果不但没封成侯,反倒因为追击匈奴时迷了路,羞愤自尽了。

再往后,便是唐高祖李渊了。李渊也是李信的后代,只不过这辈分就扯远了。由此可见老李家这一脉传承下来,不光没给祖宗丢脸,反而比祖宗的表现更加出色。

参考资料:《史记》

读历史,我建议第一本书读《史记》,这是二十四史之首,也是文采最高的一部史书。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大富翁,他的故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被称为“布衣财神”。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沈万三靠...
原创 宋...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 所作的《咏初日》,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统一天下的理想。 ...
原创 朱... 释来复,在元朝曾做过翰林学士,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释来复感觉到大元朝末日来临,就辞官当了和尚...
原创 蒋... 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蒋介石由此发家已经成为共识,国军高层将领多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我国十...
原创 揭... 辛辛苦苦工作一整年,等了又等了,终于等到了年终奖,年终岁末最流行的就是晒年终奖了,往往是看完别人的年...
原创 朱... 中国这么多皇帝,被议论多的,惹来了无数话题的就是朱元璋了。他是明朝开国皇帝,算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很...
原创 诸... 诸葛亮在三国中仿佛神一般,帮助刘备从一无所有实现三分天下,成为三国三大霸主之一,但所谓“人无完人”,...
原创 1... 1971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牢记的日子。 当日,联合国代表们对是否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进...
原创 大...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帝国,都城定在南京。 为什么大明定都南京,而不是南方其它城市,或者说...
原创 袁... 四代司空倚世劳,可嗟不肖事奸豪。袁术字公路,出身于汝南袁氏名门世家,家庭背景雄厚,家族中四世有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