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成吉思汗,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他是公认开疆拓土最厉害的帝王。他所创建的蒙古帝国,最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有四千万平方公里。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咱们中国的国土面积现在是九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足足大了四倍多。
成吉思汗的成就不光是国土的扩大,他打破了亚洲的陆路交通路线,还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经济的交流,把指南针和法律等制度推广到了西方;同时挥师南下为元朝的建立做了基础,一统大业。
如此大的成就,可见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但成吉思汗却逆袭成功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国。
01 不喜部落旧习,逆而改之说成吉思汗之前,咱们先了解一下11世纪的蒙古,因蒙古独特的环境因素导致他们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所以人们为了生存,就只能去抢食物、财物以及女人。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是乞颜部落的首领,他的母亲诃额仑就是他父亲抢回来的。诃额仑第二年便生下了成吉思汗,取名铁木真。谁都没有没想到他父亲抢婚的行为,打乱了铁木真的婚姻和生活,但也成为他以后一统草原的导火线。公元1172年,十岁的铁木真被弘吉剌部首领德·薛禅看中,便把自己的女儿孛儿帖许给了他。按照当时的习俗,铁木真要留在岳父家生活一年,见铁木真的婚事定妥,也速该便返程,却被当时草原上的世仇塔塔儿族的人发现并下毒杀害。部落无首,铁木真被叫了回去,但他年纪尚小,不能带领部落生存,所以一家人惨遭部落遗弃。
为了生存,母亲四处捡牲畜不吃的果子充饥,直到孩子们可以狩猎,一家人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在铁木真16岁的时候,找到未婚妻孛儿帖,两人依旧情投意合,决定成婚。婚后的生活,也过得并不如意。由于天灾,很多牧民的生活陷入了困顿,当初被也速该抢婚的蔑儿乞儿部落,开始四处抢劫。
当他们意外发现铁木真的小部落时,试图突袭。毫无准备的铁木真发现寡不敌众,便扔下妻子骑马跑了。而作为报复,孛儿帖被送给他人做妻子。缓过神后的铁木真,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找到了父亲之前的好朋友王汗和结拜兄弟札木合,向他们借兵,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四处逃窜。铁木真抢回了妻子,但他发现孛儿帖竟然怀孕了,他知道自己当初失信离弃妻子在先,对妻子更是愧疚不已。后来,他们还生了几个孩子,但铁木真都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分。
当你越来越优秀时,总会有人暗生嫉妒。
没过多久,王汗遭亲儿子挑拨出兵偷袭了铁木真,铁木真惨败,只好投奔札木合。可铁木真和扎木合行事风格不同,在一年多的时间产生多次摩擦,也加剧了部落的动荡。
最终,在孛儿贴的建议下,一天夜里铁木真带着自己部落的人偷偷走了。出乎意料的是,札木合部落的人都偷偷跑出来投靠铁木真。因为大家发现每次突袭别的部落,他都按人分战利品而不是身份,渐渐地,更多的人前来投靠铁木真,部落的势力与威望与日俱增。
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竞选蒙古可汗,取名为成吉思汗,颁布法令,大力发展生产力,当草原繁荣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子民因平分战利品而生活有余,便不再出现抢人的现象了。这条法令,是铁木真这几十年的感触,想要变得更强大,就要解决核心矛盾,这样族人才能团结。
都说环境改变人,面对那些困苦与磨难,勇敢做出改变,总会迎来向上的契机。
02 为提高胜算,以小国练手公元1201年,成吉思汗用二十五年统一了蒙古部落,为日后的征战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他决定先为父亲报仇,攻打塔塔儿部落。此时塔塔儿部落正好和靠山金国闹掰,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成吉思汗仍小心应对。在交战时,他观察到敌人是长矛状进攻,他就采用三面包围策略,两边兵力布局强,而用中间薄弱的队伍来吸引敌人,结果成吉思汗大获大胜。
虽然小胜,可当他看到塔塔儿族的快速发展后,又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想象,更为强大的金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对手虽强大,但成吉思汗从不退缩,也有仇必报。
蒙古国作为大金国的依附国,每年都要向金国进贡。而金国为了控制蒙古部落,每三年就派人来屠杀一次,凡是高于车轮的男人都杀掉。成吉思汗的祖父就是在进贡时被金国杀掉的。成大事者,都能忍。
为了提高攻打金国的胜算,成吉思汗一方面开始偷偷探查金国的实力,另一方面把目标瞄准到西夏,它也是金国的附属国,并且两国地理位置比邻,如果能把西夏攻下来,对于以后打金国必有助益。
就这样,成吉思汗找了个理由,称西夏窝藏了王汗儿子,顺势发动了一场战争。其实成吉思汗在开战之前一个月,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先调动一部分队伍进行一个月的攻城练习,然后同时派出几十个侦查小组搜集情报和武力侦查。所以交战时,蒙古兵势如破竹,迅速拿下了西夏。
其实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也是成吉思汗在试探金国的态度,毕竟一个有文化,经济发达的五千万人口大国,想要打败,必须谨慎对待。成吉思汗有勇有谋,还始终不忘自己的目标,提前布局,细致收集对方的情报。
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成吉思汗也有过败绩。当时他们西征攻打花刺子模,就是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边界,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被蒙古军队打得四处逃窜,后来把国家丢给儿子扎兰丁。
公元1221年夏,扎兰丁率领7万大军向成吉思汗宣战,成吉思汗谨慎地派出了他的养子失吉忽秃忽。双方在巴鲁湾交战,结果厮杀两天两夜未分胜负。失吉忽秃忽想出用假人造势诱骗敌人撤退,但被扎兰丁识破,结果三万多骑兵最终只剩一千多人逃出。
成吉思汗得知此事并没有生气,他认为失吉忽秃忽需要经历过挫折,体验过失败的实践经验,更有利于后续征战。后来,成吉思汗亲自带军攻打扎兰丁,由于有前车之鉴,胜利而归。
成吉思汗这一辈子打了六十多场胜仗,但是他并没有骄傲自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是始终保持平常心,并且谨慎对敌,稳准狠地拿下目标。
03 一代天骄征战四方,晚年却求青史留名成吉思汗有次想带着贡品到金国侦查,结果金国大臣觉得有问题,让成吉思汗在边关等着,派了金国皇帝的弟弟完颜永济来,成吉思汗一眼看穿对方懦弱无能,便很不屑地放下东西走了。
完颜永济回来就跟皇帝完颜璟告状,但完颜璟正在生病,就没有理他。后来完颜璟去世,完颜永济即位,便忘了这事,还派人让成吉思汗照惯例臣服。当成吉思汗得知新国主是完颜永济时,朝使者吐了口水就走了。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正式挥兵南下伐金。由于金国皇帝和一些大臣轻敌,被成吉思汗打得落花流水。经过前后三次的进攻,最后金国投降。经历了无数次战场上的厮杀,见识过兵家铁骑的勇猛,成吉思汗俨然已经疲惫了。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意识到“人必然有一死”。这是每个人在暮年都会考虑的问题,尤其是枭雄豪杰之人。亲信刘仲禄说,中原有个叫丘处机的道长,已经三百多岁,仍然如六十岁一般,可见他有养颜长生之术,不如把他找来,让他令时光倒流。
这可不是金庸小说里的丘处机成吉思汗不了解中原,顿时心花怒放,马上命令刘仲禄手持天下通行证金虎符去中原请丘处机。丘处机见成吉思汗比较真诚,便跟着刘仲禄来了,这一来他就后悔了,因为当时成吉思汗在西方征战,他这一路紧赶慢赶还是用了两年时间。
可见当时蒙古帝国的战绩多疯狂。可以意料得到,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并没有得到长生的秘方,相反还被劝放下屠刀停止杀戮。
成吉思汗深知自己征战四方为的就是战争和征服本身。但成吉思汗并没有因为丘处机的坦白而生气,相反更尊重他了,后面两个人还成了好朋友,一起探讨如何统一天下之事。
都说考验一个人的气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的希望破灭,如果这个人心平气和,就说明这个人品格高尚、宽宏大度,是有自制力之人。
不得不承认,成吉思汗就是这样有魅力的人。这是成吉思汗第一次正视死亡,惧怕死亡。生前拥有的一切总是让我们留恋,而未知的事总是让人害怕,不管你是谁。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第六次征伐西夏,因为西夏每次皇权更替时,都不愿做蒙古帝国的附属国,这让成吉思汗很生气,势必要彻底拿下西夏。在蒙古大军出发的时候,成吉思汗看到一大片草原,心血来潮便组织狩猎,此时,一群野驴发疯不巧惊了成吉思汗的马,六十三岁的成吉思汗就这样被摔下了马,身体受创,大病一场。
在盛夏时节,成吉思汗身穿两件羊皮袄还是觉得冷,便知自己大限将至,他曾说:“等我死后,我的名字一定会千古流传。”
公元1227年,八月二十五日病死在六盘山。强大如成吉思汗,也希望长生不老,晚年也求身后留名,可见他对自己这一生的经历还是非常满意的。结果也如他所愿,他的名字和事迹至今已流传了七百多年。
历史学家柏杨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
成吉思汗这一生跌宕起伏,一生下来就是最尊贵的蒙古部落正统贵族,谁能想到九岁便丧夫,整天为生存用尽全力的少年,竟成为横扫几千万疆土的伟大帝王。这离不开他的智慧、气度和真诚的品格。
有能者,天亦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