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如今的英国的全球影响力已不复存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日不落帝国,有人给现在的英国起了个外号叫"大西洋上的新加坡",听起来挺体面,其实就是说它成了个缩在岛上的贸易小能手,和世界大局越走越远。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的,当年英国可是把全世界搅得鸡飞狗跳的主儿,现在倒成了国际舞台上的龙套角色。
该图像是使用AI技术生成的
回想当年,英国在欧洲大陆搞事情那可是老手。几百年来没少给邻居们挖坑,一会儿挑拨法国和德国掐架,一会儿把东欧的盟友当棋子使,殖民地更是被它榨得骨头渣都不剩。就算后来进了欧盟,从1973年加入直到2020年脱欧,英国就没消停过——在里头的时候天天唱反调,现在脱欧了还要拉着美国给欧洲添堵。有个叫爱德华·卡尔的历史学家说得特形象,他说英国看世界就像"英吉利海峡起大雾,整个欧洲大陆都看不见了",这话把英国那种岛国心态扒得精光。
英国最怕的就是欧洲大陆真团结起来。尤其是德国和俄罗斯要是联手,英国那帮政客估计得做噩梦。所以这些年来英国的外交套路就一个:想方设法不让欧洲大国们抱团。德国最近搞军事化,英国居然比谁都起劲,为啥?因为让德国和俄罗斯对着干才符合英国的利益啊。只要俄罗斯和德国有点和好的苗头,英国准保要插一脚搞破坏,这套路数跟它国内推崇的霍布斯主义简直一脉相承——就信弱肉强食那套,从来不相信什么团结合作。
脱欧这事更是让英国的外交雪上加霜。以前还能在欧盟里当个搅局者,现在连搅局的资格都没了。国内政坛这些年像走马灯似的换首相,从特拉斯到苏纳克,再到现在的斯塔默,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今年大选保守党输得底裤都不剩,工党上台也没见啥新气象。有个观察家说得狠:"英国现在连装装样子的本事都没了,连'独立自主'的幻觉都维持不下去。"
最要命的是和美国的关系。以前还能当个跨大西洋的传话筒,现在连这点价值都在缩水。拜登政府刚上台时还给英国点面子,现在美国人自己都忙不过来,谁还顾得上这个跟班?斯塔默前段时间去华盛顿访问,记者问个外交政策的问题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反观隔壁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虽然也经常被吐槽,但人家手里可是攥着核按钮的实权派。
说到核武器这事儿更尴尬。英国嘴上说自己的核潜艇完全自主,但明眼人都知道里头水分大得很。专家们预测,再过十年英国可能连维护核武器的技术都搞不定了,到时候要么彻底当美国小弟,要么就得看欧盟脸色——特别是得看法国的脸色。最近英国和法国扯皮说要往乌克兰派"维和部队",听起来威风,结果折腾半天连经费都凑不齐,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说白了就是想刷存在感,告诉世界"老子还没过气呢"。
不过话说回来,英国现在也就剩这点折腾劲儿了。真要说对世界还有啥实质威胁,主要就两招:一是给乌克兰送武器送雇佣兵,给俄罗斯添堵;二是在关键时刻可能拿核武器搞事情。但就连这点能耐都得看美国脸色,要是哪天英国核潜艇真敢乱来,说不定美国大兵都得亲自出手给它摁水里去。
如今的伦敦街头还能看见当年帝国的影子——博物馆里摆满抢来的文物,金融城里穿梭着各国资本,英超联赛照样全球转播。但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老本,就像只吉娃娃犬,明明体型迷你,还非要学狮子吼两嗓子。英国现在的外交政策就像个过气的明星,明明已经没戏可拍,还整天在红毯上蹭镜头。世界早就不吃它那套分而治之的把戏了,可它还在那自说自话地演独角戏。
要说英国还有什么出路,可能真得学学新加坡——认清自己就是个岛国,老老实实搞贸易,别再做什么大国梦。可问题是大英帝国的骄傲早都刻在骨子里,一时半会儿哪放得下这身段。眼瞅着新兴国家一个个冒头,欧洲大陆渐渐走出英国挖的坑,英国那帮政客还在议会里吵吵嚷嚷,为些鸡毛蒜皮的事打得不可开交。
世界在前进,英国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