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三次强行废止汉字,均以失败告终,如今身份证上仍要写汉字名
创始人
2025-08-31 11:06:03
0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 韩国和汉字之间的“爱恨情仇”。你们知道吗?韩国曾经三次试图废除汉字,但每次都没成功!更有趣的是,现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还必须写上汉字名字。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文化历程吧!

看看韩国的历史,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的历史能追溯到公元前108年,当时汉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四郡,汉字就这样从中原来到了半岛。到了高丽王朝时期,汉字已经成为官方文字,贵族们以掌握汉字为荣,用来记录历史、法律和各种典籍。

汉字在韩国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韩国的许多历史文献、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写成的。

那么韩国为什么会想要废除汉字呢?这就要从他们的三次“去汉字化”运动说起了。

第一次尝试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当时朝鲜王国脱离了清政府的附属地位,国王李熙下令废止汉字,想要撇清与清政府的关系。不过这次行动很快就失败了,原因很简单 —— 大家都习惯用汉字,突然不用了,日常生活都没法正常进行。

第二次尝试是在1945年韩国独立后。这次行动背后有更多的民族自尊心因素在推动。韩国刚刚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加上受美国文化影响,他们认为表音文字比表意文字更“先进”。韩国国会通过了“韩文专用法”,要求公文用韩文书写。但是这次改革也太草率了,结果许多韩国人一夜之间变成了“文盲”,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扫盲教育。 政府文件和报刊杂志还是韩文汉字混着用。

第三次尝试发生在1968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宣布从1970年起全面实行“韩文专用”。政府发布了七项指示,包括所有公文一律不准使用汉字等。这一政策确实执行了较长时间,一度使汉字在韩国的公共场合消失。

那为什么这三次尝试最终都失败了呢? 问题出在韩文本身的局限性上 。韩文是一种表音文字,同音字特别多,这就导致很多词语写出来完全一样,但意思却可能完全不同。

给大家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韩语中“방수”(bang-su)这个词,既可以表示“防水”,也可以表示“放水”,拼写和发音完全相同!2009年韩国高铁就因为这个问题出过大事故 —— 设计要求枕木需要“防水”处理,但制造工厂理解成了“放水”,结果添加了吸水性材料,导致15万多根枕木全部成为次品!

汉字的表意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必须标注汉字名字,不然同名同姓的人会多到让人头疼!

除了身份证,现在的韩国还有很多地方保留着汉字:大型祭祀或哀悼场合会用汉字写挽联;结婚仪式上宾客送礼金时也会写上自己的汉字名字;旅游景点、交通指示牌上也会有汉字标注。

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在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汉字。2019年开始,韩国小学高年级教材也恢复了标注汉字。 这些变化反映了一个现实:完全废除汉字在韩国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任何国家来说,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很重要,但也没必要为了强调自己的独特性而割断与历史的联系。 文化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连续性和多样性,而不是单一和排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乍得国际快递食品茶叶试剂 这是(这是V:(shanghaihongao))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国际快递服务中,邮寄...
55岁李嘉欣晒与许晋亨合照:1... 11月23日,演员李嘉欣在微博分享与丈夫许晋亨的合照,并配文道:“17周年来纪念一下”。照片中的许晋...
原创 马...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各地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地方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除了著名的袁世凯...
原创 汉... 作为文景之治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汉景帝在一次宴请宰相周亚夫时,居然没有为他准备筷子,这背后究竟隐藏着...
20岁男生只是挤了颗痘痘,肺竟... 对不少年轻人来说,脸上冒痘痘是再常见不过的事,顺手挤掉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然而近期,宁波大学附属第一...
阿森纳大胜热刺!摩根社媒:我不... 在英超第12轮的焦点战中,阿森纳在主场以4-1大胜热刺,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进攻能力和团队协作。这场比赛...
世界名著《崩溃》文学鉴赏 暮色如墨汁般缓缓浸润着书房,老旧的台灯在墙面上投下斑驳的光晕。那本被翻得起毛的《崩溃》斜倚在窗台,书...
世界名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文... 在十六世纪意大利,这部表面歌颂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胜利的作品,内里却涌动着对绝对真理的质疑和对人类情感的...
原创 关... 在许多古代英雄演义中,作者常常通过文学艺术手法对一些将领进行修饰,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这些修...
原创 皇... 《甄嬛传》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宫斗剧,每一次观看都能为观众带来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剧中的华妃因深受宠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