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历史上风评最差的皇帝;他是行事最荒唐的皇帝;他是明朝谥号最不好的皇帝。他沉迷木工、他的木工活甚至可以卖到天价;他宠幸宦官,魏忠贤是他捧起来的,成了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监。这些,大概是大家从课本当中学到的吧。可是真的是那样吗?老冯觉得我们学到的,并不尽然。
聊朱由校,我们首先要从他的身世说起,朱由校这一支是明代中后期的宗室当中比较悲惨的,说他悲惨是因为从他老父亲开始,他们就很惨。他的爷爷万历皇帝朱翊钧当皇帝时,朝中皇子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皇长子朱常洛,另一股是皇次子朱常洵,由于两位皇子都不是嫡出,所以太子之位长期空闲,万历帝喜欢郑贵妃所出的儿子朱常洵,群臣支持皇长子朱常洛。这就是明朝进行了近20年的“国本之争”。皇长子朱常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加上明神宗天天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子皇孙们的教育问题,所以朱由校即位后识字不多,被称为“文盲皇帝”,加上他沉迷木工,这一点,老冯并不否认。
老冯今天要聊的是我们对天启帝朱由校的一些争议,首先一个争议就是重用魏忠贤。至于朱由校为什么重用魏忠贤?肯定会有很多人说是因为客氏,这一点老冯也不否认,但是老冯认为他重用魏忠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限制东林党!老冯一直强调,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朱由校16岁继位,少年天子即位时尚且能和东林党保持和谐关系,杨涟、左光斗、赵南星等名臣就是朱由校提拔。他们表面上爱国、正直,可是一牵扯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他们表现出来的权力欲望让皇帝都感到内心发毛。所以朱由校需要一个势力去限制东林党的势力。而朱由校从小长在深宫,他爹当了一个月皇帝驾崩了(明光宗),可以说他是匆匆上位,朝廷根基不稳,他能依靠的,只有宦官。
老冯第二个要说的是天启的政治智慧。天启帝朱由校他的政治智慧要比他的弟弟、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强太多了。朱由校从继位开始沉迷于木工,当然他真的喜欢木工,但是有的学者研究过,天启帝从继位开始就躲在了幕后,因为他明白,天下还得靠东林党这班文人来治理,所以得罪文臣的事情,他交给魏忠贤去做,在弥留之际,也不处理魏忠贤,而是留给了继位的弟弟,杀掉魏忠贤来立威,从这个角度来说,天启帝的政治智慧真的很高明。
更何况,他重用魏忠贤,魏忠贤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魏忠贤大肆打击异己,胡作非为,但是他大体上保证了明代朝堂的稳定,也没有过多地增加百姓的赋税,让天启帝在位的7年不至于国库一直捉襟见肘。而且魏忠贤提拔了很多将领,袁崇焕、吴三桂、祖大寿等等,而且对于明朝边关将领的军饷,魏忠贤从不吝啬,这和崇祯时期东北关宁铁骑因为军饷杀害巡抚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天启帝在位时期,后金军队从不敢越过山海关。
老冯今天写得有点少了,但是真的觉得天启帝朱由校并不是大家历史书上看到的,包括很多明朝的皇帝,也不像大家书上所学的,后面再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