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方便皇上
创始人
2025-08-31 04:34:11
0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清宫剧是很多导演和编剧热衷的题材,因为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末代封建王朝。

观众在热衷于融入到人物角色的同时,对其喜怒哀乐、宫廷遭遇感同身受,同时,悉心的人们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画面,那就是清廷剧里,很多后宫的嫔妃的脖子上,都会戴上一条“白围巾”,而且围巾上的图案也各不相同。

事实上,这些嫔妃的服装也好、头饰也好,一眼望去,看似相同,实则别有洞天,包括这条看似普通的白围巾,也颇有讲究。

事实上,这条“围巾”不但能御寒,能“遮羞”,还能给皇帝提供方便。那么它究竟有何奥妙?这还得从满人入关前说起。

“白围巾”有个美丽的名字:龙华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在交替的历代王朝中,多数都是汉人建立了统治政权,当然也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国家,例如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这个朝代就是满人建立的。

熟悉历史我们知道,满人大多来自东北地区,最初以游猎为生,这是他们的习俗。满族人大都善骑射,面对寒冷的天气,他们往往都会在脖子上围一圈皮草之类的东西,用来抵御严寒。当然,他们不会去戴一条白围巾御寒,御寒效果欠佳不说,骑马时围巾随风飘起,肯定也影响视线,不利于狩猎。所以当时,他们没有戴白布条的习惯。

清军入关后,满人建立了新的王朝,虽然统治者们一直强调要重用汉臣,但事实上他们长久以来依然十分排斥汉臣,只是他们对汉族文化表现出了极高的自信。受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在塞外生活所留下的习惯已不适合继续保持下去。因此满清统治者自发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这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文化认同、饮食习惯,当然还包括服饰。

满族的服饰中,女子穿的是旗装,这是一种领子和衣服分开的的服饰。满族人走进皇宫之中生活,很少再出去游猎了,所以衣和领分离的穿着,也渐渐取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朝中后期,这种“白围巾”逐渐盛行,成为清朝女子特有的装饰品。其实这条白布带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龙华”。

《清末贵族生活》:

(氅衣、衬衣)不用卷领,以围脖手绢代之。

满人因受汉文化的影响,女人们的观念趋于保守,“龙华”可以用来遮蔽脖子等外露的肌肤,这与满族“花盆底鞋”遮蔽小脚的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龙华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御寒和美观。这便是“龙华”一开始出现时的用途。

“龙华”往往是白色的纺织品,宽两寸,长三尺,女子佩戴时,从后面将龙华绕过脖子,前胸搭着右边的一端,左边的一端则巧妙的掩在捻襟里。随着文明开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此前满人脖子上戴的皮草“领衣”,由于不太美观、便捷,所以到后来,逐渐被龙华取代。

龙华: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龙华”领巾除了有遮挡、御寒、装饰作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作用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事实上,上面提到一些功用只是龙华作为物品的基本属性,而龙华更深层次的作用其实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我们知道,清朝等级制度森严,也最讲究规矩和礼节。满清贵族为了区分宫内女人的地位高低,便开始以“龙华”上的图案,以及尺寸、材质来辨别这些女人的等级。

例如,皇太后的“龙华”,作为清王室里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女人,她的“龙华”往往材质最好,尺寸最大,上面通常绣着的都是一些代表吉祥的图案,具有延年益寿、安康顺遂的意思。在颜色选取上,往往是佩戴正红色的“龙华”,不难想象皇太后地位之高,以及清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再如,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她的“龙华”上面一般都绣着花中之王——“国花”牡丹,象征着尊贵和雍容典雅,用的材质也是最好的丝绸。而像贵妃,妃嫔,贵人,答应等,这些嫔妃所佩戴的“龙华”,会变得越来越简陋,甚至在上面没有绣任何图案。像刚进宫的宫女时,只会得到一条最普通的,由粗麻布制作的“龙华”。

由此可见,后宫各个品级的嫔妃所拥有的都是独一无二的龙华,这就相当于她们的身份证一样。奴才们会通过“龙华”来鉴别女人的身份,用合适的方式行礼;女人们也会时刻佩戴“龙华”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以显示与众不同。

后宫女性的名片:“白围巾”

龙华不仅有装饰作用,在凸显等级的同时,也给皇帝提供了日常方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一个较为刻板的印象,那就是皇帝大都有三千佳丽,其实翻遍中国大历史不难发现,皇帝身边的女子数量,最多也就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像我们所熟知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后宫里倒是有1168位妃子,已经远超历代帝王了。

虽然清朝皇帝的后宫没有那么多妃子,但数量还是很庞大的,加上一些宫女,数量就更多了。面对后宫那么多的美女,皇帝几乎每天都可以不重样地翻她们的牌子,久而久之,皇帝宠幸的女人只会越来越多。

面对这么多渴望宠幸美女,每天能见到的妃子有限,能认识并叫出名字的就更是少数了,皇帝想要快速分辨她们,几乎很困难办到,虽说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但这些嫔妃的身世背景也各有不同,甚至有的嫔妃就时刻牵动皇帝的神经。

直到“龙华”分化阶级功能的出现,最终让皇帝摆脱了这个困扰。皇帝可以通过辨别龙华的颜色、花纹、材质等,快速确认对方的身份,判断今天能否翻她的牌子。退一步说,要是皇帝不能辨认每一个女子的身份,随便就宠幸了一个貌美宫女,时间一长,就容易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不免被人指责。

可见,龙华从最初的御寒、美观,再到后来彰显等级和身份,一个普普通通的装饰物,龙华的发明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想见,龙华绝对算得上晚清政府高度森严等级制度的真实写照。

随着清朝的逐步衰落,新事物不断涌现,后宫中妃子也越来越少,穿着打扮也摆脱了传统。妃子们的日常便服上不再是圆领,而是固定的领子,当龙华彻底的变成装饰品之后,它就变得没有那般重要了。龙华到了清朝末年,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穿衣搭配呈现诸多复古风,仍然能找到清朝时期“龙华”的一些踪影,比如没有衣领的旗袍,往往会搭配一条鲜艳丝巾围在脖子上。这样的丝巾也就相当于现实中的“龙华”了吧,只不过它已从后宫的“名片”,又变回了美观饰品而已。或者这条丝巾也在时刻提醒着人们,“龙华”曾在历史中驻足过,在人间尚有一丝温度余存。

(在泱泱5000年文明中,除却帝王将相、异域番邦的那些荡气回肠的历史传奇之外,民族间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也在同步展开。服饰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间的广泛交流与融通,这也是历史中精彩的呈现。“龙华”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THEEND———

精彩导读: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宋朝韦太后:国破沦为俘虏,沦落风尘15年,为敌国首领生下2子

老皇帝刚死,13岁太子就宠幸了后妈,阴差阳错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庆祝,唯有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开心的都死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九... 近日,中国正为九三阅兵进行最后的紧张筹备。各国领导人陆续抵达北京,这场盛会即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
斯基拉:格伊即将加盟利物浦!转... 直播吧08月31日讯 意大利记者斯基拉消息,格伊即将加盟利物浦,转会费4200万欧+10%二转条款。...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大汉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天下群雄并起,一段轰轰烈烈、中原逐鹿的故事由此展开。 ...
原创 隋...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一段烽烟四起的历史,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隋唐演义》相应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
原创 孤... 说起中国近代史,有一个独特的人物是绝对不可以跨越的。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
原创 古... 北宋时期,国内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是在军队内部却时常发生底层士卒变乱,在北宋一朝160多年的时间内,...
2025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举行 乙巳谷雨,春和景明;祭禹祀典,穆穆传承。4月20日上午,2025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祭祀广场...
原创 敌... 1941年夏,为了粉碎敌人的“清乡”阴谋,新四军第十八旅五支队与三支队奉命向窜犯苏南诸山与老新街的顽...
原创 如... 文/米六七 如果曹魏也像东汉那样,来个云台二十八将,会有哪些人上榜? 会是个有趣的问题。 谁会位居...
三国:刘表只身千里走单骑,轻松... 群雄讨董卓过程中,孙坚诛杀荆州刺史王睿之后,董卓控制的东汉政权任命刘表继任荆州牧。 灵帝崩,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