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其完成复汉大业。可以说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及智囊代表,没有之一。那么诸葛亮为何北伐失利,大业未成,就郁郁而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诸葛亮事事躬亲,自己精力又有限所致。诸葛亮才高八斗,运筹于帷幄之中,这个毋庸置疑。但其主要弱点是,不能将所有任务分配给自己助手,所有事自己担着。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诸葛亮为何五次都失败?一张图告诉你原因。
例如第一次北伐,如果一切顺利,没有在祁山失利的话,凉州有可能会被蜀国给拿走。而第四次北伐,甚至还让追击的大将张郃命丧于此,可见诸葛亮领军作战的表现是不错的,连司马懿都不敢正面与他对决。史载诸葛亮的北伐,给曹魏方的关中地区带来很大压力,可见北伐一事并非全然没有机会。可惜的是,诸葛亮错用马谡,让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西楚霸王项羽推翻了秦朝以后,由于诸多起义军都是以项羽为首,因此天下平定以后,瓜分地盘,自然由项羽决定。除了项羽的军队以外,实力仅次项羽的就属刘邦的军队,项羽为了防止刘邦做大,封刘邦为汉中王,并且将偏僻的巴蜀和汉中划给了刘邦。其中汉中又分为好几块,给了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等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成功的骗过了项羽的视线,夺取了关中,北上平定了天下,逼得项羽只能乌江自刎。
诸葛亮为何不走子午谷呢?从图中可以看出,走子午谷可以直抵长安城,魏延曾献上“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决。很大原因在于,民心在魏不在己。诸葛亮虽然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却得不到关中老百姓的支持,即使打下来也守不住,以攻代守的北伐就成了赌国运的大决战。诸葛亮用兵谨慎,既赌不起,也不敢赌。总之,战争的成败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