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作为末代皇朝的臣民已经是大不幸,而作为有责任心、一心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大臣,叶名琛一生算是奔波劳累,尽忠职守守护两广,以对列强不低头而著称。然而,这样的他却为无能的末代清政府背了近百年的黑锅,他的下场也是落得被外国人当猴耍的下场,最后连怎么死的都没人知道!实乃国之殇、民之殇!
叶名琛,1807年生于湖北汉阳,18岁就考上了贡士,也是人才一个。后入朝为官,做到了两广总督,负责两广的军政事物以及外交。对于叶名琛,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有的人以为觉得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也有人觉得他是清朝的走狗,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领头者-———英国军士,却采取了“六不”政策。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所谓的“六不”政策其实是一件百年冤案。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初,英国将士进攻广东广州。叶名琛采取了一定的防御手段,以强硬的态度坚决不对英国将士妥协。但无奈列强太强大,再加上京师不够重视,于是,仅一天时间,广州就被失陷。广州失陷后,叶名琛被俘,英国人为了击垮当地人的反抗意志,把叶名琛“无畏的、英勇的”形象改变成“愚蠢的、不反抗的”。清政府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就借英国人的言论再一步把叶名琛丑化,于是一代为国为民的忠臣就被丑化成了一个愚蠢的高官。
被俘后,叶名琛被带走,当时叶名琛还以为是要去见英国的女王。他都做好了跟女王理论一番的准备,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却被带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到了加尔各答后,士兵令他穿戴好清朝官服,走进一个玻璃房。然后跟印度人说有稀奇的东西给别人参观,印度人纷纷买票参观。就这样,一个英勇的英雄就变成了供人参观的奇怪物种!
很多人都认为叶名琛的“六不”政策,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是他自己整出来的,其实清政府命薛福成编造出来的!如此,从很多的细节都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腐败,先不讲列强不列强,那样的清政府就算没有列强入侵,不亡也是天理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