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它是清朝晚期最强悍的存在,“北洋军”是怎样的存在?一文读懂它
创始人
2025-08-30 15:03:45
0

这个北洋六镇新军是清朝甲午战争以后,清朝重新扩编的一种新军,当时它是由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后来改派袁世凯。当时袁世凯在武卫右军的基础上,又增编了北洋常备军两镇,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以及京旗常备军,最终形成北洋六镇。

当时北洋六镇选编的都是军队们强壮的士兵,是清朝政府的主力军队,平时专门负责保卫京师,属于卫戍部队。北洋新军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近代化陆军的出现,当时配备的都是现代化的武器和制服,袁世凯正是因为手里掌握着北洋军,所以才有了底气和清朝政府谈判。

像后来民国时代的那些军阀基本上都是由北洋军里分裂出去的,当时北洋六镇各镇的兵力均在12000人左右。其中第二镇的兵力最多,有12468人,第一镇和第五镇的相对兵力最少,为11746人。

北洋六镇各镇的兵力之所以定在一万两千人左右,这是因为甲午战争之后,光绪想按照西式标准编练新军,让大臣们出主意,盛宣怀听说了德军的陆军编制后,就给光绪上了道折子。

“查德国陆队,二百五十人为一哨,一千人为一营,六千人为一小军,一万二千人为一大军,额不缺,饷不扣,枪炮不杂,号令不岐。敢请速练枪队两人军,计二万四千人。”

盛宣怀说,德军是二百五十人为一连,一千人为一营,六千人为一“小军”,一万两千人为一“大军”。德军那么厉害,这个编制肯定没毛病,他奏请朝廷以此编制为准,编练新式陆军。

光绪皇帝接到奏报后,很是重视,下旨立了施行,不准有任何掣肘。所以清政府的官员便接受了这一陆军编制的标准。只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政府没钱练那么多兵,下面各级官员也是吐苦水,表示真凑不出那么多经费,因而光绪的旨意落实到实际后,就只练出了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的七千新建陆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廷丢了大脸,颜面无光,而且武卫各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朝廷连京畿警卫部队都凑不齐,于是编练新军的问题就又被提上了议程。这一次有慈禧施压,各级官员不敢推诿,所以袁世凯在领旨练兵后,新军的编练过程非常顺利。

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立即拟定“北洋营制饷章”。两年后,他的七千新建陆军就扩编为了一万人,并冠以番号“常备军左镇”。(当时缺四个马队营,少了大约两千人,后来补齐了)

此后,由于日俄在东北紧张对抗,袁世凯又建议加练三万新兵。不过练兵要时间,所以袁世凯还提议,先裁汰一部分旧军,编成一个步兵协(旅)和一个马队标(团),然后以此一协一标为基础再练一个镇,谓之“常备军右镇”。

日俄战争正式爆发后,袁世凯以东北边防吃紧为由,请求立即落实他提出练兵规划,将淮军的元字营,京城的马、步等营整编,编成步队第五、六标,并从河南、山东等省招募壮丁,编成步队第四协第七、八标以及炮队一个标,分驻马广和小站。至此,北洋常的右镇编练成军,拥有11883人。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1904年),清政府将北洋常备军左、右两镇的番号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一、二镇。至此,常备军的第一镇和第二镇正式成军。

常备军第二镇编练的同时,袁世凯继续招兵头马,筹建第三镇。1904年5月,第三镇与第二镇同时编练成军,段祺瑞出任第三镇的第一任统制。之后,袁世凯从第三镇抽了一部分兵力出来组建第四镇,待第四镇初见规模后,又从第四镇抽了一部分兵力出来组建第五镇。然后又给此二镇添了一部分新兵,于是第四镇和第五镇也正式成军。

在袁世凯筹建北洋常备军五镇同时,满清贵胄担心新军都是汉人,会动摇国本,就在八旗前锋营、护军营、圆明园内外火器营及健说营之中挑选年轻力壮者,交给袁世凯,让他按他的训练方法训练八旗子弟。袁世凯接任后,不敢怠慢,奏请铁良为京旗练兵翼长,并完全仿照北洋常备军章程,很快练出一镇,番号为“京旗常备军”。

之后,满清贵胄觉们的陆军第一镇的番号不能给汉人?就把第一镇番号改为第二镇,第二镇改为第四镇,第四镇改为第六镇,第三镇和第五镇番号不变,由旗人组成的“京旗常备军”就这样变成了第一镇。

至此,北洋六镇全部编练完成。北洋第二镇由于是袁世凯的老班底,所以兵员和装备相当最多。第五镇因为是六镇中的“徒孙”,所以兵员相对最少。

值得一提的是,满清贵胄除了组建由八旗子弟组成的北洋第一镇外,还在1908年,即宣统继位的当年,按北洋六镇的军事制度又编练了一支禁卫军。该军兵力约12000人,基层兵员主要来自于八旗子弟中的精英。首任负责掌管禁卫军的统制是从法国索米骑兵学校毕业的清朝宗室爱新觉罗·载涛(溥仪的七叔)。

也就是说,咱们经常说的北洋六镇,实际上是七个镇,其中有两个是旗人镇。当时北方新军一共约84000人,其中有24000人是旗人子弟。以旗人和汉人的人口比例来说,当时皇室对军权的掌控还是比较靠谱的。基本遵循了此前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兵力比例。

然而,满清高层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于旗人当中没有统兵人才,也就是没有将才,所以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这两支旗人部队,有兵无将,兵员虽然都是八旗子弟,但是中级军官以上,都是汉人。当时高层也不是没想过培养旗人军官,但奈何培养不出来,最后还得靠汉人才能统兵。

因此这就导致武昌起义后,要用兵时,发现两支旗人部队没办法打仗,最终还是要把袁世凯请出山才能稳定局面。

总的来说,北洋六镇实际上有七个镇,按照战斗力排序,第二镇最强,第三、四、六镇战力次强,第一和第五镇稍弱,禁卫军在七镇当中垫底。

另外在这七支部队外,当时还有一支番号为武卫左军的部队存在,这支武卫左军就是当年的毅军。毅军兵员大约一万人左右,战斗力与禁卫军差不多,弱于北洋六镇,也弱于参与辛亥革命的湖北新军第八镇和江苏新军第九镇。不过弱归弱,由于该军依附于袁世凯(辫帅张勋就出自毅军),所以毅军在清末民初,待遇也是相当好的。

亲,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二十四节气:谷雨至,万物生! 编辑 01 谷雨来历 相传黄帝时期,左史官仓颉通过观察星辰走势、鸟兽爪痕、山川形貌、手掌纹路等,根据...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北京,南京,同样的,西安也有着西京的称号。另外,在日本,存在着国际大都市东京。这...
三国: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是如... 231年春,诸葛亮大军率先抵达祁山堡。 祁山堡这颗钉子,诸葛亮从始至终也都没攻下来过,看来是一处极为...
原创 关... 非不为,实不能也。大致有2个方面的原因:1、荆州兵跑得差不多了。2、孙权从一开始就没想给关羽留活路。...
原创 揭... 兵仙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人物,他率领汉军偷渡陈仓、还定三秦、东擒魏豹、北破代赵、降服燕国...
原创 曹...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虽然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能真正做到不以貌取人其实还是很难得。 现在很多招聘...
原创 关... 公元214年,刘备带领着诸葛亮和一些大将去围攻成都,并且将刘璋劝退。刘备有了自己的领地之后,就开始为...
原创 继...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刘启册封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同时册封第十子刘彻为胶东王。从这一角度上看,刘荣继承...
原创 古... 状元在古代绝对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之感,大概只有中了状元才...
原创 溥... 亡国之君是一个朝代最悲哀的统治者,甚至很可能得不到善终,而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亡国之君可能就是溥仪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