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年,马皇后生日宴,朱元璋宴请群臣,当饭菜上桌时,刘伯温定睛一看,突然脸色巨变,然后在桌子下悄悄踢了徐达一脚,小声说道:
''不知道是哪个大臣又惹皇上不高兴了,这多半要大开杀戒了!''
官员奢侈糜烂
朱元璋''草根''逆袭建朝称帝后,非常大方地对跟随自己的功臣们论功行赏,给予高官厚禄。光是赐封公爵就有6人,侯爵更是高达28人,其次还有伯、子、男爵无数……,就连小到九品的芝麻官,每个月也能得到不少的厚禄。
朱元璋的本意是想好好犒劳一下这些为明朝流过血、汗和泪的文武大臣们,可令其没想到的是,他的慷慨大方,险些酿成了无法弥补的大祸。
每个朝代在建立初期,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朱元璋的明朝也不例外。而且战争的硝烟才刚被吹散不久,底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
官员们由于俸禄太多,生活变得奢侈糜烂、妻妾成群,整日花天酒地,酒中作乐;而老百姓却连日常生活的温饱问题都没有保障,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这种官富民穷的环境背景下,难免会滋生出一些喜欢以势压人、恃强凌弱、欺负老百姓的官员。比如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曾多次殴打、杀害无辜老百姓,只因对方无意中发现了他走私茶叶出境牟取暴利的劣迹!
朱元璋也不是什么昏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私下调查后,他发现事态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出身贫苦,在民间长大的他,深知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朱元璋也明白,如果任由大臣们再这样奢靡下去,那大明王朝就离灭亡就不远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治一番。
连上3道荤菜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马皇后的生日宴。朱元璋大摆宴席,邀请每一个功臣名将到场出席,
准备借这个机会好好敲打一下群臣的奢靡不良之风。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朱元璋的成功,和她有着很大关系,可以说马秀英就是朱元璋背后的女人和最得力的贤内助,屡屡帮助他化险为夷。
而和她人不同的是,马秀英在成为皇后后,对山珍海味没有丝毫兴趣,反而喜欢上了吃素斋。所以每次在她生日这天,朱元璋都会陪她一起吃素一天。
生日宴当天,群臣们带着厚礼,在给皇后贺寿请安后便一一就座,宴会正式开始了。可是端上来的饭菜让他们眉头紧锁,
生日宴的主题一道全素宴,都是些萝卜、白菜、青菜、豆腐啥的,这让平日顿顿山珍海味的大臣们难以下咽,抱怨哀嚎声一大片。
朱元璋原本是想着借由全素宴,来''善意''提醒大臣们:
我大明朝开国皇后的生日宴也不过是些萝卜、白菜,所以大家不能被物质给迷惑了双眼,要悬崖勒马、及时止损!
然而宴会上时不时传出来的抱怨哀嚎声,说明了朱元璋的''善意''很多大臣并没有领会到。他脸色阴沉,目光一一从每个抱怨的大臣脸上划过,
然后安排御厨连上3道荤菜,群臣一看有肉,立马喜笑颜开,却丝毫不知已经激起朱元璋的杀心。
第一个察觉出来的还是刘伯温,他看到端上来的几道荤菜时,脸色巨变,悄悄踢了徐达一脚,小声说道:
''有人惹皇上不高兴,这恐怕要大开杀戒了!''
徐达一头雾水,白着眼反驳道
:''你又在杞人忧天了,就不能盼点好?''
刘伯温没有心情和他互怼,一脸严肃地指着几盘荤菜说:
''燕窝、红烧兔肉和狗肉!前者代表飞禽,寓意鸟尽弓藏;后两者寓意兔死狗烹,明显皇上这是起杀心了!''
果不其然,这次生日宴过后,一些迟钝的大臣还是像以往一样不知收敛,依旧奢靡不良。而朱元璋也没有手软,
有罪名的,直接诛!没有罪名的,给你设计一个,照样诛!
朱元璋的智慧
这就是朱元璋的帝王智慧:
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所以后面会出现的''大将蓝玉案''和''丞相胡惟庸案''也不足为奇了。这些案例光是牵连人数就高达上万人,显然这是有意为之,借谋反的罪名,将那些个将领全部除掉。
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巩固自身的皇权,可以说朱元璋将身边的旧功臣名将都一一剔除了。或许正如古人所言:''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