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晋朝的角度看,刘备到底是皇帝吗?有什么历史依据?
创始人
2025-08-30 13:05:30
0

晋朝只承认一个皇帝开创的王朝。那就是曹丕建立的曹魏政权。历史上被晋朝称之为三国正统的只有曹魏政权。蜀汉和东吴政权在晋朝看来,都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晋朝根本不承认他们政权的合法性。自然刘备和孙权的皇位也同样不被认可。晋朝时期,史官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国别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三国志》名列二十四史之一,同时它又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全本共有三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其中《魏书》有本纪,列传。《蜀书》和《吴书》只有列传。之所以陈寿会把三国时期的曹魏视为三国正统。那是因为晋朝因为篡魏而得来。所以在《三国志》中尊曹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作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录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在《吴书》中记录孙权为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要知道帝王的规格乃是本纪,诸侯才是列传。所以从三国志可以判断,晋朝只承认曹魏政权,并不承认蜀汉和东吴政权的合法性。更别说承认刘备为帝了。

也有很多人认为,从《三国志》中三书所占的篇幅就可以分析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六分之一。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认为曹魏是三国正统。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但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可靠。事实上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均有设置史官,所以在陈寿的《三国志》诞生之前,当时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曹魏和东吴的史料记载。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而蜀汉没有设立史官,所以陈寿在编纂《三国志》的时候没有历史数据参考。所以才导致了《三国志》中关于蜀汉的记载相对较少的原因。

事实上在站在陈寿的角度来看,他虽然在史书中名义上尊曹魏为正统。但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陈寿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作为记载的。并且陈寿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

所以说从晋朝的角度看,刘备他不是皇帝,只是一路诸侯。而从陈寿私人角度来看,他是把刘备视为一代帝王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魏... 公元1627年,天启皇帝意外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据史料记载,崇祯早在做藩王时就对魏忠...
原创 在... 因为赵国人才并没有凋零,还有战神李牧力挽狂澜,战国的战争史就是一本“兵法”史,将强则军强,将弱则军亡...
原创 他... 1949年,随着战争进程推进,以战略区地名冠称各野战军已不再适宜,中央军委也因此将原本的西北、中原、...
韦应物、杜牧背后的世家大族有多... 唐代俗语有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为韦、杜是距离“天子”最近的家族。 长安韦杜,中国古代的传奇...
网友在成都博物馆找到“宋代五月... 4月16日,成都博物馆在社交账号上发文称:有网友在成都博物馆找到了“宋代五月天”。 据成都博物馆介...
原创 农... 在开国将军之中,许多将军都是“泥腿子”出身,有的将军不仅家境贫困,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今天笔者介绍的...
原创 1...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在国内和党内都拥有极高的地位,一般与人合影时他都是在中间位置,朱老总、周...
节日消费助推即时零售火热,美团... 8月29日七夕当日,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创下新高,达2700万单。受“闪购赠万物”的礼赠需求带动...
原创 诺... 诺门坎战役是日本人造就的一个“笑话”,也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和一支古代化的军队真正的较量。当时苏联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