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为什么挥泪也要斩马谡?不是因兵败,这十六字才是真正原因
创始人
2025-08-30 11:32:36
0

兵家常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此话说得也是十分有道理的,毕竟再厉害的人也有战败的时候,不可能百战百胜。所以说战场上无长胜将军。在《三国演义》中马谡因为骄傲自大而失守街亭,而街亭对于蜀国和魏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节点。马谡是这场战争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据说诸葛亮斩马谡时非常不舍,涕泗横流,那为什么还要斩杀马谡呢?

街亭是很重要的节点,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就做好了安排,本来想让魏延去守街亭。可是魏延觉得街亭太难守了,就没去。而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因为过于大意,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在山上扎营,而司马懿率领的魏国大军来势迅猛,马谡疏于防范,就失掉了街亭。而这一举动让整个蜀国都陷在危险中。

诸葛亮跟马谡私交非常高,马谡是马良的兄弟,诸葛亮跟马良关系也非常好。在书上,就有写道诸葛亮和马谡经常一天一天谈心。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为什么就不允许马谡戴罪立功或者以其他方法赎罪呢?非得把他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马谡还是很有实力和威望的,诸葛亮跟他关系也不错,诸葛亮并不想杀他。电视剧中诸葛亮都难得得哭着说下令。有人曾经问过诸葛亮,现在天下都没有安定,我们还有很多仗要打,如此杀一个人才岂不是很可惜吗?诸葛亮哭着说: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就是这十六个字,暴露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

意思是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战争才刚刚开始,如果现在因为马谡一个人废掉军法,今后依靠什么治理天下,打败敌军呢?因此诸葛亮之所以不舍马谡,挥泪也要斩他,是因为要塑造蜀军的军法。毕竟法是治国安民的良器。

如今马谡因为不听从军规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在山上扎营,让街亭失守,整个蜀国都陷在危险中。蜀国的士兵和子民都人心惶惶,这是街亭失守更严重的后果。诸葛亮的意思是马谡虽然是人才很重要,杀了他很可惜,可是也比不上蜀国一统天下的法度更重要。

对此,你觉得诸葛亮为什么挥泪也要斩马谡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诸葛亮一向以神机妙算著称,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他就勤勤恳恳的辅佐刘禅...
原创 同... 咱们知道,如果要盘点抠门皇帝,朱元璋绝对位列前三,他登帝位后,修建宫殿都以结实耐用为唯一要求,从不要...
原创 明... 明仁宗朱高炽驾崩的那一刻,紫禁城里哀乐低鸣,空气中却藏着一丝诡异的紧张。按老朱家的规矩,皇帝归西,总...
原创 南... 现在提及南宋抗金名将必提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就是所谓的中兴四将。但实际上刘光世和张俊不过是滥竽...
原创 就...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忠言逆耳 后梁宰相 敬翔) 敬翔,...
原创 从... 2025年1月16日,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从白鹿原到咸阳原”为主题的考古视野下的“文景之治”印记...
芈月临终下令:男宠必须殉葬!魏... 在古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离世后,常有妃嫔、宫女陪葬的情况,然而让男宠陪葬却极为罕见。毕竟在任何时代...
原创 8...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明清两朝之间各种战役的故事,例如宁锦大捷、松锦大战、大凌河之...
原创 三... 吴三桂虽然是大明的乱臣贼子、臭名昭著的汉奸,但是他在1673年发动反对清朝的“三藩之乱”还是吸引了很...
原创 1... 《——【·前言·】——》 朱标15岁封为太子,权力之大令人艳羡;32岁时,却被父亲朱元璋流放边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