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发生在公元前205年,刘邦与诸侯联盟共同率兵征讨项羽,然而项羽仅凭三万将士就将56万联盟大军击得溃败而逃。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都被项羽虏了去做人质。夏侯婴驾着马车带着刘邦落荒而逃,在逃亡中他们遇到了落单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就顺便捎上了这俩可怜的孩子。
前路艰险,后有追兵,刘邦为了减轻马车的负重竟做出了将儿女推下车的举动。夏侯婴见娃那么可怜,又将他们两个带上了马车,没想到刘邦又将他们两个推了下去。夏侯婴也不管刘邦愿不愿意了,再次将两娃带上车一起逃命,然而刘邦再次丢掉了他和吕雉的一双儿女。当然,最终是没有被丢掉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了,此时后话。
虽然有人猜测刘邦并不是真正的想推开自己的儿女,而是为了收买战败逃跑将士的民心,如果刘邦真是这么想的话,后来刘备摔阿斗的行为和这就是如出一辙了。但站在别的角度来看,一个父亲在战乱中对自己的儿女做出这样的事情,难免让自己的孩子寒心,可能也寒了吕雉的心。再结合日后有意废太子而立宠妃戚夫人的儿刘如意为太子的事情来猜测,可能刘邦是真的不喜欢吕雉及其吕雉的孩子吧。
反观刘邦对另一个女人所生儿子的行为来看,刘邦还真是一个不错的父亲。这个女人便是没有任何名分的寡妇曹氏,她和刘邦所生的儿子就是刘邦将齐分封在齐地的庶长子刘肥。
小寡妇曹氏在史料上的记录不多。《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记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曹氏与刘邦是同乡,早在刘邦娶千金小姐吕雉之前就和她厮混在一起,俩人所生的儿子刘肥比刘邦正妻吕雉的孩子还大。那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的小亭长。也许因为人缘好吧,外妇曹氏生了刘肥之后,十里八乡的人都心知肚明,唯独瞒着正房吕雉。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可没有给刘邦留一点面子,什么耍流氓骂脏话等事迹都写上了。刘邦在起事前,差不多就是一小混混,混到了中年,喝酒都还欠债,但他却没忘记给曹氏母子生活费什么的,尽一份父亲的职责。要知道,富家女出身的吕雉下嫁到刘家之后还要下地干活的。曹氏是个寡妇,无名无份还死得早,她的儿子刘肥作为一个庶长子虽然丧失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但从刘邦对刘肥的分封上就能看出来他实际上得到了刘邦格外的关爱。
刘肥分封的齐地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一、刘肥的封地齐地在诸子中占地最广,光是城池就有七十座。一个在宫中没有母亲的庶子能分封到最广阔的封地,这让人很难将这个事情与三次将子女推下车的冷血父亲联系起来,毕竟吕雉的孩子才是正儿八经的嫡子。
第二、给予了刘肥“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的特权。刘邦统治下诺大的一个国家,只要会说齐语的都隶属于齐王,这该是怎样的厚爱才能拥有的呢?简直是在变相给这个庶长子超出众人的地位。
虽然历史上记载刘邦最宠爱的孩子上戚夫人的孩子刘如意,甚至想立刘如意为太子,群臣干涉这才作罢,那是因为刘如意有一个很受宠的母亲戚夫人。但将曹氏之子与吕雉之子相比较而言,刘盈能够顺利的继承皇位可能真的只是占了嫡长子这一个身份的优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