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大汉帝国的缔造者,可以说他身上有很多标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他的出身比较低,属于草根逆袭,就是最为底层的民众,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野心,当上了开国皇帝的。
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很多人对刘邦的印象就是,他杀了很多异姓王,是一个不怎么地道的皇帝?
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刘邦真的爱杀戮吗?
我们看几件事,就可以看出刘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刘邦的女婿叫张敖,当时是赵王。
在刘邦平叛韩王信的时候,路过张敖这里,可能是刘邦骂了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觉得刘邦对自己的主人不敬,所以,他就开始策划追杀刘邦了,而且设计了两个场合,想要把刘邦给杀死。
当然了后来事情败露了,所有的人都被抓了,刘邦就开始让人审理他们,他最想知道的是,赵王张敖知道这件事吗?是不是张敖指示的。
贯高什么都不说,反正就认定了,什么都是自己干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要杀要刮,随便刘邦怎么都行?
后来刘邦经过多方面了解,知道了原来这个贯高是一个忠仁义士,刘邦不想杀他了,想要重用他,让他来给自己做事。
不过,贯高没有同意,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可饶恕的,毕竟自己要谋杀的人是皇帝。因此,他执意要死,最终刘邦只能选择厚葬他。
这就是刘邦的胸襟,对于一个曾经要谋杀自己的人,他都能高抬贵手,放他一马。所以说,刘邦绝不是爱滥杀无辜的人。
这个时候就有人说,韩信、英布和彭越的死,是不是刘邦杀的呢?
先说韩信,韩信是被萧何骗到宫里,然后,吕后把韩信给灭了族的。韩信被杀的时候,刘邦并不在宫里,他到代国去平叛陈郄的叛乱去了。
再说彭越,彭越刘邦也是没有选择杀他,而是把他发配到了蜀地,让他去当了一个流民。不过,在彭越去蜀地的路上,遇到了吕后,吕后把彭越给骗到了宫里,然后说服了刘邦,让刘邦杀了他。
彭越死了之后,刘邦把彭越的头悬挂在城门之上,说若是有人敢祭拜哭诉彭越的,格杀勿论。
因为这个命令,彭越死了之后,一连几天没有人来敢哭祭他。可是,令刘邦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有一个叫栾布的人来哭祭彭越了。
刘邦就让人抓住栾布杀头,栾布说自己有一番话要说,说完了皇帝再杀他也不迟。栾布说明了自己和彭越的交情,若不是彭越他栾布早就死了几次了。所以,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彭越死了,他不忍心让彭越暴尸街头。
因此,才哭祭他的。
栾布还说彭越的功劳,若是没有彭越的帮助,刘邦是打不过项羽,当不了皇帝的。当栾布这一番话说完之后,栾布就要受死了。
刘邦反倒是不杀他了,不但不杀他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来做,因为这样的人,都是对主人忠心的,只有用这样的人,刘邦才觉得安心。
看刘邦就是这样的人。
最后说英布,英布是在看到彭越和韩信都死之后,他就害怕了,最后索性他也就反叛了,刘邦只能亲自出征,来讨伐英布。
最后英布被打败,他逃到了小舅子长沙王家里,最后英布被小舅子派的人给杀了。刘邦在讨伐英布的时候,身上中了一箭。
在刘邦晚年他一直饱受箭上的折磨,可以说他的死也是和箭伤有关系,到了刘邦快要不行的时候,吕后找了一个神医来给刘邦看病。
刘邦看到神医之后,骂了神医几句,然后拒绝了神医。
刘邦还说:“我本布衣,手提三尺剑攻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我的命是天给的,即便是扁鹊在世,也治不好我了。”
这说明刘邦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的,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这个时候若是让医生看病,很有可能害了医生。
试想一下,吕后这么爱杀人,是不是医生看不好自己的病,吕后就会把神医给杀了呢?
所以,为了保护他,刘邦拒绝了神医,并且给了他黄金50斤,让他退下去了。
后来大文豪苏轼读到这里,他感慨道:“刘邦之所以能取天下,就是因为他不好杀人,喜欢容人,刘邦崛起于布衣,即使当了皇帝,其身上仍带有仅仅属于普通人的善良光辉。”
可以说苏轼对刘邦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刘邦并不是爱滥杀无辜的一个人,他杀的都是该杀的人。
项羽的部下季布,刘邦没有杀他,给了他一个高官来做。还有韩信的谋士蒯通等人,刘邦都没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