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有一位高瞻远瞩的前人为我们谋划各种事项时,不出意外后人也会受到相应的福报。
比如在我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封建主义压迫,与帝国主义侵略,新中国的我们有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比如在科学家们不懈努力下,新时代的我们才有了舒服先进的社会条件。再比如毛主席在71年前留下的战略遗产,对遏制美国的挑衅至今仍在起作用,那么这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
中美关系简史
中国与美国关系如果拟人化,就如同欢喜冤家,时好时坏,因为美国建国时间短,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只能从建国那段时间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曾经霸权世界的封建主义制度与君主立宪制,也基本上被更换。
当时世界上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而我国也在此大环境之下,与美国成为了相对“敌对”关系,甚至还因此爆发了一场巨大的战争,史称抗美援朝战争。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逐步成为了亚洲不可忽视的一个庞大的合作伙伴,再加上苏联的进一步霸权主义,中美关系也逐步走向了缓和。
1972年尼克松总统来到北京开始,中美关系正式进入了全新领域,属于两国的一段蜜月期也就此到来。
好景不长,两国到了后来虽然仍旧保持着外交往来关系,但是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逐步渗透世界各地,与中国的矛盾也逐步体现。一个是崇尚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崇尚霸权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在外交关系上多次呈现出剑拔弩张。
美国也经常叫嚣着要“制裁”中国,尤其是在经济上进行制裁,有人也许在好奇,美国自诩全世界第一大国,为什么没想过对我们进行“战争制裁”,而一直是所谓的“经济制裁”呢?其实这其中除了有当今国际环境条件不允许之外,
更多的还是当年毛主席留下的战略遗产,无时无刻不在对他们进行威慑。
为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
这个被称为毛主席留下的战略遗产,
便是71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
。这场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年纪大一点的读者,甚至父辈们都参加过这场战争。
其实这场战争原本是美苏争霸的一个爆发点,只不过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境之后,我国也无法坐视不管,尤其是当美国将炮火落在了我丹东地区,伤害了无辜百姓时,中国更加无法置身事外。
但是这场战争打还是不打,则成了一个问题,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当时社会环境其实是很不利于再次参战的,毕竟才建国一年,国家正需要休养生息,要求是平稳发展社会环境,而不是贸然参战。
其次多年来的战争让我们也对资本主义国家有了一丝怯懦心理,不敢轻易与之对抗,所以当时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还是很多的。
但是此时却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毛主席,显然他看得更为深远。
首先是国防方面,鸭绿江过了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如果联合国军真的跨过了鸭绿江,越过了朝鲜半岛,中国便再一次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了不怀好意人身上。
如此一来,中国便会再次陷入任人宰割境地,因为朝鲜他都能侵略,难保不会也对中国下手。
其次是国际关系上,此次的朝鲜内乱,美国态度已经是十分嚣张,如果不趁此熄灭他这股气焰,很显然会对我国埋下一个十分大的隐患。
基于此两点原因,最终毛主席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百万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正式开启了抗美援朝征程。
如今仍旧有着威慑作用
当年这场战争我们是有多么让人“看不起”?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在他们眼中彼时的中国志愿军不过是一群半自动化的“远古部队”,即没有制空权保证后勤补给,也没有高科技全机械化武器保证火力输出,如何又能打败他们全美式机械武器?
事实上就是他们最终被我们狠狠打脸,第一次战役中,极度恶劣天气条件下,棉衣都无法保证的志愿军打败了他们的武器,补起都十分充足的美国军队,甚至连王牌军队也在这次战役中成为了历史,并且在世界人民瞩目下,这个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最终输给了亚洲那个“发展中国家”。
这次战争中,美国人认识到了中国军人的铁血强悍,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决定,因此即便是到了如今,他们仍旧有阴影,轻易不会对我们展开作战攻击。
毕竟当年我国国力如此羸弱情况下,都能战胜他们,更不要说在经过几十年经济高速腾飞后的中国,再战的可能性更几乎接近为零。
可见71年前毛主席做下的这个决定,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他留给我们的战略遗产,正是因为他当年的高瞻远瞩,才让如今美国仍旧对我们有所忌惮,他们现在不管是如何挑衅制裁我们,总会想到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付出的代价。
小结:
毛主席栽的这棵名叫“抗美援朝”的大树,完美地让我们这些后辈在中美关系处理上有了足够的底气。
正因为毛主席的抗美援朝,才让我们懂得了“尊严在剑锋之上,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这个道理,可见毛主席本人的高瞻远瞩。
要知道当年是否进行抗美援朝,国内国外都有着毫不相同的立场与观点,如何在众多观点中,找寻并且坚持那个最正确的观点,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十分艰难的。
但是毛主席却做到了,他不仅做了决定,还让这个决定在71年之后仍旧造福我们这些后辈,真可谓是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