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梅兰芳到程砚秋,民国梨园的传承让今天的娱乐圈汗颜
创始人
2025-08-30 05:32:10
0

民国虽是乱世,却大师辈出,传承不断,不管是文化界还是艺术届,都是如此。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其实下面这件梨园中的轶事,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942年,梨园新秀李世芳新排了一出戏,改编自晋剧《百花公主》,准备在北京京剧界一炮打响。

不过,他还有一个顾虑,就是程砚秋也改编了《百花公主》,不久前在上海演出过,轰动一时,最近应北京戏院的邀请,刚到北京。

程砚秋名列“四大名旦”之一,功力深厚,粉丝无数,任何一部新戏都能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而李世芳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新人,可想而知,同样改编《百花公主》,李世芳的演出很可能会被程砚秋的光芒完全淹没掉。

就在李世芳顾虑重重的时候,程砚秋竟然登门拜访。

原来,回北京后,程砚秋也听人说起过李世芳,都说这个新人很有前途,并把排演《百花公主》的事也告诉了他。程砚秋第二天便亲自登门,来见见李世芳。

李世芳受宠若惊,但也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位名扬天下的大腕儿。

程砚秋很有兴趣地看着李世芳,说:“听说你也排演了《百花公主》?”

李世芳忙说:“如果早知道先生也在演,晚辈绝不敢染指。”

程砚秋笑道:“一出戏谁都可以演,哪有什么‘染指’之说。我回北京后,很多人都在夸你,所以今天也想来一饱耳福。”

李世芳略为打扮后,为程砚秋演唱了几段《百花公主》。程砚秋一边听,一边给他指导。最后,程砚秋说:“我今天来的目的,是想告诉你,《百花公主》我只在上海演,北京不会演,你就放心地去发挥吧。”

李世芳大吃一惊,因为程砚秋这次来北京可是应戏院邀请,专门演《百花公主》的,怎么能为了他一个晚辈而毁约呢?程砚秋看出了他的心思,爽朗地笑道:“不唱《百花公主》,我还有别的戏,用不着担心!”

其实,程砚秋这么做,并非没有原因。

15年前,当程砚秋也是一个新人时,他也同样遇到过李世芳的处境。当时,程砚秋排演了一出新戏,希望能凭借此戏在北京站稳脚跟。但他也在顾虑一个人,就是梅兰芳。

梅兰芳的大名众所周知,在当时的京剧界风头无两,恰巧那几天他也在戏院演出。如果程砚秋跟他同时演出,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后果。不过,在演出前,梅兰芳却突然宣布,那几天不登台。

因为没有梅兰芳,程砚秋顿时成为唯一的主角。而放下包袱的程砚秋也发挥极为出色,赢得了所有人的盛赞,成为京剧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直到后来,程砚秋才知道,梅兰芳那几天不登台,其实正是为了帮他成名。

从梅兰芳到程砚秋,再从程砚秋到李世芳,京剧就在这样的传承中走向了辉煌。

在任何一个行业,竞争都不可避免,但如果功成名就的大腕只讲竞争,而缺少对新人的提携,那这个行业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懂得传承,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关羽一句 “虎女安肯嫁犬子”,可谓掷地有声,千百年来为人所津津乐...
原创 0...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近些年来,欧洲王室陆续修改宪法条款,调整王位继承规则,“00后”女王时代即将到来!...
原创 古... 现代战争中,军队数量的多寡已经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但在冷兵器时代,军队数量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
原创 为...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句出自《易·乾·文言》的八个字,仿佛从被叙述出的那一刻起,文明就莫名成为了历...
原创 蓝... 文/唐俑 朱元璋画像 01 “蓝玉案”发生后,朱元璋亲自挂帅,组织人马搞了一个《逆臣录》,于洪武二...
《山家清供》:舌尖上的宋代,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据说苏轼在常州居住时,酷爱吃河豚...
原创 富...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我国诞生了许多新兴富豪,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意思是如果祖辈创造的财富不能好好经...
原创 安... 中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为何连强盛的大唐帝国都招架不住呢?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至唐代...
原创 帝... 秦汉时期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时期了,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高祖以及失败的项羽,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期...
原创 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因为历史的融合和民族的交融,以及特定的历史事件,使得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