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有一位名叫罗仪凤的老妇人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她无夫无子,无依无靠,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可怜的女人竟是康有为的外孙女。
罗仪凤的母亲名叫康同壁,是康有为的二女儿,毕业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康同壁为人热情张扬,作为女界先驱的她曾经不畏艰险,孤身一人前往印度看望父亲,其胆识可见一斑。
到了适婚年龄,康同壁选中父亲的学生,他的名字叫罗昌。
罗昌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他弃文从政后,先后担任过民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外交部和政府内阁顾问。
罗仪凤的童年还是非常幸福的,除了身体不大好之外,她拥有了许多同龄女孩子没有的优越生活。
康同壁夫妇对女儿的学业十分关注,罗仪凤也非常的争气,从小到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作为大使的女儿,罗仪凤自幼随父母游历各国,小小年纪就精通六国文字,行为举止完全是英国淑女的标准。
16岁那年,罗仪凤考进了北京燕京大学,她是当时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女生。
罗仪凤在燕京大学主修家政系,显然她的父母希望女儿能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不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女性。
罗仪凤从小就性情柔顺,父母的话不敢不听,尤其是母亲的叮咛嘱咐。
当时,燕京大学的校长是司徒雷登,他对成绩优异的罗仪凤十分赏识,师生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校长赏识学生,自然是好的,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好也许会变成灾难。
罗仪凤不懂政治,也不关心政治,她只是单纯地喜欢被赏识的感觉。
作风洋派,待人真诚的罗仪凤是众人的宠儿,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在读书期间很少与异性交往,也不喜欢照相,课余时间总是过得有些单调。
罗仪凤是那个年代的名媛,但长得并不娇美,这也许能解释她为什么不爱照相。
哪个少女不怀春,据说罗仪凤在读大学期间,交过一个男朋友,两人爱得死去活来,可惜好景不长,她的男朋友被国民党逮捕,最后死在狱中。
男友的离去,是罗仪凤永远的痛,从今往后,她再也没有提起过这段感情。
不提不是不想他,只是思念已入骨。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沦陷,因为参加过爱国运动,罗仪凤被日本宪兵队秘密关押了一年。
在关押期间,一个弱女子受到了怎样的伤害,谁也不知道,罗仪凤也从未提起过。
经过母亲康同壁的努力,罗仪凤在关押一年后,终于可以回家了。
毕业后,罗仪凤曾经在贝满中学教过书,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服侍母亲,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外出工作过。
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整天只围着母亲转,罗仪凤的内心真的毫无波澜吗?
她不说,谁能明了,人们只看到罗仪凤精心地照顾着自己的母亲。
渐渐地,康同壁将女儿当成了私有财产,她已经习惯了女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不愿意罗仪凤结交异性朋友,而上门提亲的媒人都遭到了闭门羮。
罗仪凤是软弱的,面对强势的母亲,纵然心中有不满,也只好默默地忍受,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仅罗仪凤不敢违背母亲,作为丈夫的罗昌也不能惹怒妻子,他们都生活在康同壁的阴影下。
康同壁在婚后育有一儿一女,解放后,儿子远赴重洋,定居美国,而丈夫和女儿随她留在了中国。
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罗仪凤的生活方式依然一成不变,照顾母亲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安慰父亲是她不能推卸的责任。
1956年,罗仪凤的父亲罗昌去世。
失去丈夫的康同壁对女儿愈发依赖,罗仪凤是出了名的孝顺女儿,她凡事都顺着自己的母亲。
罗仪凤是天生的贤妻良母,她有学问,有品味,会做家务,懂得社交,但碰到这样的母亲有什么办法呢?
听话的孩子总是不幸的多,罗仪凤的性格决定了命运,她注定只能成为母亲的附属品。
解放后,康同壁每个月的工资是150元,为了维持贵族最后的体面,罗仪凤不得不精打精算,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康同壁一向我行我素,只要她喜欢的人,不管对方什么身份,她都愿意结识,并且视若上宾。
“右派分子”在当时是社会的异类,无论亲朋好友,还是直系亲属都避而远之,但康同壁却从不避讳,公开和“大右派”交往。
罗仪凤心里害怕,但没有阻止,她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侠义的心。
不仅如此,罗仪凤还爱上一个“大右派”,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风流才子”罗隆基。
罗隆基风度翩翩,口才了得,他常年出入风月场所,是个情场高手。
罗仪凤自从有了罗隆基之后,40出头的她好像回到了年轻时代,他们频繁地约会,写信、打电话,仿佛好事就在眼前。
罗隆基读着罗仪凤的英文信,忍不住惊叹她的英文修养,还美滋滋地拿出信,向外人炫耀自己的魅力。
与罗隆基交往,罗仪凤是瞒着母亲的,她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披上洁白的婚纱。
康同壁何等精明,岂能不知女儿的心,不过她并不介意,因为她知道罗隆基只是逢场作戏。
不得不说,康同壁看人很准,罗隆基追求罗仪凤只是一时兴起而已。
一个想着花好月圆,一个抱着猎奇心理,三观不合的两人怎能开花结果?
当罗隆基收到罗仪凤亲手做的心形蛋糕后,他立即停止了爱情游戏,表示自己从未想过结婚的事情。
一段感情还未开始就结束了,罗仪凤打碎了牙齿合血吞下,她比过去更瘦更忧郁了。
断了结婚念头后,罗仪凤只求和母亲平安度日。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那个特殊年代,革命小将闯进了家门,康同壁受不了凌辱,再加上年迈,很快就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罗仪凤处境艰难,她无夫无子,又没有工作,只能任由风雨的摧残。
家里的仆人集体罢工了,他们向罗仪凤索要3000元遣散费。
但此时的罗家哪里有钱,为了这3000元,罗仪凤急得日夜哭泣,作为社会上的异类分子,身边没有人愿意帮助她。
好容易打发了家里的仆人,外面又伸出了魔爪,罗仪凤疲于应付,心力交瘁。
1974年,贫病交加的罗仪凤走了,她只活了一个甲子。
临死前,她含着泪,茫然若失……
等到时局稳定下来后,罗仪凤与父母同葬,墓碑上只有父母的名字,真是生也凄凉,死也凄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罗仪凤的悲剧有时代的烙印,也有自身的问题,如果当初她敢于冲破家庭,追求自我,是否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呢?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