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高手”,指的是皇宫里武功高强的侍卫。历朝历代,皇宫之中都不乏数一数二的高手,清朝也是一样。清朝的大内高手,不是武状元,就是武林宗师,皇帝御前侍卫,分头等(一等)、二等、三等。下面是晚清三位大内高手,霍元甲能打过谁呢?霍元甲曾和最后一位过招,结果被对方一招撂倒。
卞赓(1868年-1906年),字虞卿,江苏海州(今江苏灌云县)东辛乡中正街人,光绪十八年(1894年)武殿试一甲第一名(武状元),赏戴花翎,授官一等侍卫,巡守神武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和光绪西逃,卞赓随扈有功。此后,外放广东惠州参将,升广州总兵。1906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时,卞赓不忍“平乱”,又恐朝廷怪罪,吞金自尽。 广东都督胡汉民将其厚葬。同乡邮政侍郎沈云霈赠联:“幸有两眼明多交朋友,苦无十年暇少读诗书。”民国元年(1912年),卞赓棺木运回故乡。今连云港市灌云县精勤小学院内有卞赓状元府遗留的石鼓和石柱。1990年代,当地建立卞赓纪念馆。
张三甲(1876—1898),字鼎臣,号魁轩,又名荣甲,出生于开州户部寨村一个清贫而又尚武世家。枪、刀、剑、戟、弓箭、软鞭各有独至之处,尤以大刀起舞称著乡里,百八十斤大刀耍起来如盘龙翻舞,套数多变,跑马射箭又百发百中。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赴武考得中武状元,授一等侍卫。
李瑞东(1851—1917),名树勋,号瑞东,又号烟霞逸士,李氏太极创始人,一代宗师,清朝直隶武清城内人,绰号“鼻子李”。一生历经六大名师传授武功,得内外家各大门派的武学真谛,后融会贯通,将自己所得各大门派之精华熔冶于一炉,创李派太极拳,武林中统称为李派拳法。李瑞东先为端王府教头,后为端王载漪武师。1894年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演武祝寿,因武功卓绝,慈禧封“大内飞鹰”,授清宫任二等侍卫兼侍卫处教师。晚年辞职回乡,居武清城关。霍元甲知李瑞东大名前去挑战。李瑞东让霍元甲先泼脚踢他,霍元甲踢几脚均未踢动。李瑞东又问霍元甲还会什么?霍元甲说会家传“秘宗拳”,二人在李宅武书房内比试,只一招,霍元甲就被李瑞东发出,跌到院子里倒地,霍元甲第二日不辞回津。数日之后,被逐出师门的李瑞东弟子穆巴来到李宅,对李瑞东说:“霍元甲回去后说到武清战胜了先生,天津已经传开了,我不相信,特来弄个明白。”李瑞东便让弟子李子廉(号李三)与穆巴一道速去天津海河码头,约霍元甲到天津法国教堂公开比武,以明真相。可李子廉见到霍元甲后,霍元甲却矢口否认,还劝李子廉不要听信谣言。李子廉又问码头上的脚夫,得到了回答与霍元甲一致。于是李瑞东核痛斥穆巴,穆巴感到很委屈,声称以死明志,结果回去后自缢而亡。(《内家拳旧闻三十六——李瑞东先生及其武功》李瑞东外曾孙冯福明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