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朝最长寿的诸侯国,一直苟到秦汉三国都没了,它还存在
创始人
2025-08-29 17:02:28
0

关于周朝最长寿的诸侯国,综合历史记载和学界研究,卫国是唯一一个从西周初年延续到秦二世时期的诸侯国,存在时间长达907年,远超其他诸侯国。以下从历史脉络、存续原因及特殊性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卫国的历史脉络

1. 西周强藩

卫国始封于周成王时期(前1115年),首任国君为周文王之子康叔封,都城位于商朝旧地朝歌(今河南淇县)。康叔以“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治理策略,将商人遗民与周礼结合,迅速崛起为西周核心诸侯。卫武公时期(前812年),卫国因助周平王东迁有功,成为诸侯首领之一。

2. 春秋至战国的衰落

春秋时期,卫国内乱频发(如卫庄公父子争国、卫懿公被狄戎分食等),国力锐减。至战国初年,赵国攻取卫国73邑,仅剩濮阳一带。此后卫国沦为魏国附庸,又因秦灭魏被迁至野王(今河南沁阳),仅保留宗庙祭祀,成为秦国附庸。

3. 秦统一后的存续

秦始皇灭六国后,卫国因领土仅剩野王一城且无实际威胁,未被废除。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国才被正式除国,成为周代诸侯国中唯一存活至秦朝的存在。

二、卫国长寿的核心原因

1. 附庸国的“政治试验田”属性

战国后期,卫国先后依附魏、秦,成为大国博弈的缓冲地带。秦国保留卫国,既可试探“郡县制与附庸制结合”的治理模式,又能借卫国宗庙维系周礼道义。

2. 人才输出的文化价值

卫国虽弱,却孕育了商鞅、吴起、吕不韦、荆轲等影响战国格局的关键人物。秦国将其视为“文化火种”,保留卫国以吸引人才。

3. 地理与外交的求生策略

卫国多次迁都(朝歌→楚丘→帝丘→野王),避开强邻锋芒;同时通过联姻与鲁、齐交好,降低被吞并风险。

三、卫国的特殊性:周代政治的活化石

1. 唯一未被武力灭国的诸侯

卫国灭亡并非因战争,而是秦二世一纸诏令的行政调整。其宗庙、祭祀体系延续至最后一刻,体现了周代分封制的韧性。

2. “小国大历史”的缩影

卫国见证了西周宗法制、春秋礼崩乐坏、战国兼并战争的全过程,其存续史是理解周代政治生态的独特样本。

卫国如同一株顽强的古木,在周代诸侯国的血雨腥风中存活近千年。其长寿并非源于强大,而是得益于灵活的外交策略、文化价值及大国博弈的缝隙。它的终结标志着周代分封制的彻底消亡,也为秦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历史注脚。正如司马迁所言:“卫多君子,其国无患。”——或许正是这种“君子之风”,让卫国在夹缝中找到了生存之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许... 在三国历史的烽火岁月中,有许多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英雄人物与经典战斗,而许褚与马超的对决便是其中之一。许...
原创 秦... 围绕秦始皇陵发掘问题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也充满了争议。就目前来看,形势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包括秦始...
原创 完... 书名:《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状态:已完结 字数:411万字左右 小说标签:架空历史、轻松、...
原创 这...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自从“黄袍加身”后,由于担心武将势力过大...
原创 宋... 提起宋朝赤胆忠心,能在身上刻字以表明报国之志的,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就是名族英雄“精忠岳飞”了,毕竟...
苏有朋音乐会普通票不能合影,本... 近日,苏有朋将举办音乐会,其中vip票有1V10的合影环节,但因票较少抢票困难,部分粉丝希望普通票也...
原创 他... 在三国时期,他胜过吕布,投靠谁就杀谁,是三国的大恶人,为何却受后人香火供奉? 在三国时期,充满了英雄...
皇家玉雕、礼赞百年,《紫禁百年... 2025年3月,《紫禁百年徽宝》发布会在北京张铁成、王建艺术馆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张...
原创 没... 司马南和刘绍棠,你能想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吗?嗯,似乎是某种意外的巧合吧,但真相有点让人吃惊。 你可能...
原创 刘...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建安二十四年,即公无219年,是关羽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最凄惨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