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黎凡特地区简史
创始人
2025-08-29 11:03:27
0

杰里科Tell es-Sultan出土的居住地基 / 照片由A. Sobkowski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黎凡特南北绵延400英里,从托罗斯山脉延伸至西奈沙漠;东西宽70至100英里,介于地中海与阿拉伯沙漠之间。

由Matthew A. McIntosh策划/审阅

公共历史学家

引言

托罗斯山脉:尼代省的Demirkazık峰 / 照片由Zeynel Cebeci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黎凡特是一个地理术语,指的是亚洲西南部的一大片区域,位于托罗斯山脉以南,西临地中海,南接阿拉伯沙漠,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其南北跨度从托罗斯山脉到西奈沙漠约400英里,东西宽度从地中海到阿拉伯沙漠约70至100英里。[1] 该术语有时也用于指代紧邻东地中海地区的现代事件或国家:塞浦路斯、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该术语通常不包括安纳托利亚(尽管有时西里西亚可能被纳入)、高加索山脉、美索不达米亚或阿拉伯半岛的任何部分。西奈半岛有时被包括在内,但它更多被视为一个中间、边缘或过渡区域,形成黎凡特与北埃及之间的陆桥。

石器时代

日落时的卡梅尔山,从基布兹Ma’agan Michael入口处拍摄 / 照片由Chadner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多批人类从非洲迁徙而出。解剖学上的现代智人(Homo sapiens)在中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90,000年)的卡梅尔山地区出现。这次迁徙似乎并不成功,到公元前60,000年,在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叙利亚地区,尤其是在Amud,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群似乎因气候恶化而取代了智人,后者似乎再次被限制在非洲。[2]

第二次从非洲迁徙的证据来自Boker Tachtit上旧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52,000–50,000年),Ksar Akil XXV层的人类为现代智人。[3] 该文化与伊朗的Badoshan奥瑞纳文化以及稍晚的埃及Sebilian I文化(约公元前50,000年)极为相似。斯蒂芬·奥本海默[4]认为,这反映了现代人类(可能是高加索人)群体在这一时期重返北非。

这似乎标志着智人上旧石器时代文化开始取代尼安德特人的Levalo-Mousterian文化,到公元前40,000年,巴勒斯坦被黎凡特-奥瑞纳文化的Ahmarian文化占据,该文化持续至公元前24,000年。[5] 这一文化非常成功,作为Antelian文化(晚期奥瑞纳文化)传播至南安纳托利亚,并与Atlitan文化共存。

在末次冰盛期之后,南巴勒斯坦出现了一种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Kebarian文化的出现,以其细石器类型为特征,意味着黎凡特上旧石器时代文化连续性的显著断裂。Kebarian文化使用细石器,与弓箭的使用和狗的驯化有关。[6] 该文化从公元前18,000年延续至10,500年,[7] 显示出与早期使用弓箭和磨石收割野生谷物的细石器文化的明显联系,这些文化源自埃及的Halfan文化(约公元前24,000–17,000年),而Halfan文化则源自更早的撒哈拉Aterian传统。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这是诺斯特拉语系在中东的最早出现。Kebarian文化非常成功,并成为后来的纳图夫文化(公元前12,500–9,500年)的祖先,后者扩展至整个黎凡特地区。这些人开创了最早的定居点,可能依靠捕鱼和收割当时该地区丰富的野生谷物为生。截至2018年7月,最古老的面包残骸在Shubayqa 1考古遗址被发现,年代约为公元前12,400年,这里是纳图夫狩猎采集者的家园,比农业的出现早了约4,000年。[8]

纳图夫文化还展示了最早的狗的驯化,这种动物在狩猎和守护人类定居点中的协助可能促进了该文化的成功传播。在黎凡特的北叙利亚和东安纳托利亚地区,Cayonu和Mureybet的纳图夫文化发展出第一种完全农业文化,增加了野生谷物,随后补充了驯化的绵羊和山羊,这些动物可能最早由北伊拉克和伊朗的Zarzian文化驯化(该文化可能与纳图夫文化一样,也从Kebarian文化发展而来)。

到公元前8500–7500年,前陶新石器时代A期(PPNA)文化从南巴勒斯坦的纳图夫文化传统中发展出来,居住在圆形房屋中,并在杰里科建立了第一个防御性遗址(守护着宝贵的淡水泉)。公元前7500年,这一文化被前陶新石器时代B期(PPNB)文化取代,后者居住在方形房屋中,源自北叙利亚和幼发拉底河弯地区。

在公元前8500–7500年期间,另一群狩猎采集者出现在西奈,显示出与埃及文化的明显联系(尤其是Outacha石器修整技术)。这一Harifian文化[9]可能从埃及的Isnan文化和Helwan文化(公元前9000–4500年)中采用了陶器的使用,随后在公元前6000年的气候危机中与PPNB文化元素融合,形成了Juris Zarins所称的“叙利亚-阿拉伯游牧技术复合体”,[10] 这标志着古代近东第一批游牧牧民的扩散。这些人沿着红海海岸向南扩展,渗透到阿拉伯双面文化中,这些文化逐渐变得更加新石器和游牧化,并向北和向东扩展,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帐篷居住者Martu和阿卡德人奠定了基础。

在叙利亚的Amuq山谷,PPNB文化似乎得以延续,影响了更南部的文化发展。游牧元素与PPNB文化融合,形成了Minhata文化和Yarmukian文化,这些文化向南传播,开启了经典的混合农业地中海文化的发展,并从公元前5600年起与该地区的Ghassulian文化相关,这是黎凡特的第一种铜石并用文化。这一时期还见证了巨石结构的发展,这些结构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11]

青铜时代

外城墙和“大马士革门”的废墟 / 照片由Mappo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在现代学术中,黎凡特青铜时代的年代学被分为早期/原始叙利亚时期(对应早期青铜时代)、古叙利亚时期(对应中期青铜时代)和中叙利亚时期(对应晚期青铜时代)。新叙利亚时期用于指代早期铁器时代。[12]

古叙利亚时期由埃布拉第一王国、Nagar和马里的第二王国主导。阿卡德帝国征服了黎凡特的大片地区,随后是公元前2000–1600年的阿摩利人王国,这些王国在马里、Yamkhad和Qatna兴起。阿卡德人之后是Khirbet Kerak陶器文化的扩展,显示出与高加索的联系,并可能与后来赫梯人的出现有关。

公元前17和16世纪左右,大多数古老的中心被摧毁。米坦尼一度威胁赫梯王国,但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被赫梯击败。闪族希克索斯人利用新技术占领了埃及,但被驱逐,随后新王国帝国得以发展。从公元前1550年到1100年,黎凡特大部分地区被埃及征服,埃及在这一时期的后期与赫梯帝国争夺叙利亚。

公元前13世纪末,所有这些势力突然崩溃。东地中海地区的城市在几十年内被各种袭击者洗劫。赫梯帝国被摧毁。埃及仅通过巨大努力击退了攻击者,并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收缩至其核心领土,中央权威永久削弱。

铁器时代

腓尼基字母表 / 图片由Luca制作,维基共享资源

青铜时代末期的毁灭留下了许多小王国和城邦。一些赫梯中心留在北叙利亚,同时一些腓尼基港口在迦南逃脱了毁灭,并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力量。以色列人作为一种乡村文化出现(可能来自逃离青铜时代崩溃的迦南难民,与Shasu和Habiru等群体一起逃往犹地亚和撒玛利亚),主要在迦南山地和东加利利地区迅速传播,并在与西部的非利士人、东部的摩押和亚扪以及南部的以东的斗争中结成联盟。公元前12世纪,大部分内陆地区以及巴比伦尼亚被亚兰人占领,而今天加沙地带周围的海岸线则被非利士人定居。

在这一时期,许多技术创新得以传播,最显著的是铁器加工和腓尼基字母表,后者由腓尼基人或迦南人于公元前16世纪左右发展。

公元前9世纪,亚述人开始重新对抗亚兰人的入侵,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发展成为一个强大且组织良好的帝国。他们的军队是最早使用骑兵的军队之一,取代了战车,并以勇猛和残忍著称。在其鼎盛时期,亚述人统治了整个黎凡特、埃及和巴比伦尼亚。然而,帝国在公元前7世纪末开始崩溃,并被复兴的新巴比伦王国和伊朗米底人的联盟摧毁。

随后的权力平衡是短暂的。公元前550年代,波斯人反抗米底人并控制了他们的帝国,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吞并了安纳托利亚的吕底亚、大马士革、巴比伦尼亚和埃及,同时巩固了对伊朗高原的控制,几乎远至印度。这个庞大的王国被划分为多个总督辖区,大致按照亚述模式治理,但手段更为温和。大约在这一时期,琐罗亚斯德教成为波斯的主要宗教。

古典时代

塞琉古一世的希腊雕像罗马复制品 / 维基共享资源

波斯控制了黎凡特,但到公元前4世纪,波斯已陷入衰落。色诺芬的远征表明,波斯在面对希腊式组织的军队时非常脆弱,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黎凡特。

亚历山大未能活到巩固他的帝国,东部的绝大部分归塞琉古一世的后裔所有。这一时期见证了数学、科学、建筑等方面的伟大创新,希腊人在东方建立了许多城市,其中一些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大都市。然而,他们的文化并未深入农村。

塞琉古王朝采取了亲西方的立场,这疏远了强大的东部总督和迁移到东部的希腊人。公元前2世纪,希腊文化在那里失去了影响力,帝国开始分裂。塞琉古王国继续衰落,其核心地区在公元前65年被罗马共和国占领。犹大在哈斯蒙尼王朝下独立,但在公元前63年被吞并为犹大省。

波斯萨珊王朝与罗马发生冲突,随后与拜占庭帝国发生冲突。公元391年,拜占庭时代开始,罗马帝国永久分为东西两部分。拜占庭对以色列、犹大和黎凡特其他地区的控制持续到636年,当时它被阿拉伯人征服,成为哈里发国的一部分。

拜占庭在福卡斯统治下达到最低点,萨珊人占领了整个东地中海。然而,公元610年,希拉克略登上君士坦丁堡的王位,并开始了一次成功的反击,驱逐了波斯人并入侵了米底和亚述。无法阻止他的前进,霍斯劳二世被暗杀,萨珊帝国陷入混乱。由于内部纷争,两个帝国都无力应对阿拉伯人的进攻,后者在伊斯兰的旗帜下新近统一,并急于扩展他们的信仰。到650年,阿拉伯军队征服了波斯、叙利亚和埃及的全部地区。

参考文献省略

原文由维基百科于2018年10月27日发布,遵循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未移植许可协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根据《清帝退位优待条件》中规定,退位的清帝“其岁用四百万元,由民国政...
原创 历...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国家,这个国家曾经有一位君主是世界上娶老婆最多的人,他的名字是默德·本·...
原创 她... 在清朝前期的规矩里面,有一规矩叫做满汉不通婚,但是有很多清朝皇帝的后宫中却有许多的汉人妃子,就拿康熙...
原创 如... 赢了,也依然改变不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唯一改变的,也只能是蜀汉政权北伐成功的几率。但需要说明,这个北伐...
原创 免... 说起免死金牌,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这个。在传统的印象中,拥有免死金牌后,犯罪之后不用被处死。很多...
原创 宋... 吕蒙正是宋朝少有的清廉宰相,但是他却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每天早餐都要喝一碗汤。 这碗汤可不是一般...
原创 历... 美洲黑奴是指从15世纪到19世纪期间,被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他们在美洲遭受了长...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零六):安得猛将兮守四方。 北洋十六年的夏天,曾经烜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
原创 清... 在清朝,皇帝经常会给大臣们赏赐一些金银珠宝,还有就是加官进爵。但是还有两种赏赐的方式很少有人知道,就...
原创 历... 历史上总有一些巧合,让人直呼不可思议,而且也只能用天意来评判,下面就分析几个这样的事件,看看他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