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三国最冤的“躺平皇帝”,3个选择揭开生存真相
创始人
2025-08-29 05:02:43
0

在中国历史上,刘禅的名字几乎成了“无能”的代名词。“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标签,让这位蜀汉末代皇帝被钉在耻辱柱上千年。但真实的刘禅,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材吗?当我们抛开《三国演义》的戏说,翻开《三国志》的记载,或许会发现一个被误解千年的复杂帝王。

一、17岁登基:权臣阴影下的“橡皮图章”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17岁的刘禅在成都匆匆继位。此时的蜀汉,内忧外患:东征孙吴惨败、南中叛乱四起、曹魏虎视眈眈。面对如此烂摊子,刘禅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国家大事交给诸葛亮,自己只管祭祀礼仪。

这个决定常被解读为“懦弱无能”,但细想却是最务实的策略。诸葛亮是蜀汉的实际缔造者,军政威望无人能及。刘禅若强行亲政,轻则引发权力斗争,重则动摇国本。他选择彻底放权,换来蜀汉二十年的稳定发展:

  • 外交破局:派邓芝修复吴蜀联盟,避免两线作战;
  • 南征平叛:支持诸葛亮七擒孟获,将南中纳入版图;
  • 北伐中原:连续五次北伐虽未成功,却让曹魏“雍凉不解甲”。

这期间,刘禅并非完全躺平。诸葛亮《出师表》中反复叮嘱“亲贤臣,远小人”,侧面印证刘禅已有亲政迹象。但诸葛亮的严父式管教,让刘禅始终活在“先帝遗命”的阴影下。

二、诸葛亮死后:从“甩手掌柜”到失控的傀儡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刘禅终于亲政。起初他延续诸葛亮的政策,重用蒋琬、费祎、董允等贤臣,蜀汉维持了十余年太平。但问题逐渐暴露:

  1. 权力真空:蒋琬、费祎虽贤能,却无诸葛亮的绝对权威,朝中派系暗涌;
  2. 享乐本性:刘禅大修宫室、沉迷声色,甚至带着宦官出游打猎;
  3. 宦官乱政:黄皓趁机上位,排挤姜维、操控朝政,彻底架空刘禅。

最致命的是对姜维的压制。当姜维屡次警告“魏国欲攻蜀”时,刘禅听信黄皓的占卜,断言“敌军不会来”。结果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成都门户大开。刘禅选择开城投降,理由是“保全百姓”——但满城军民的痛哭声中,唯有他面不改色。

三、“乐不思蜀”:乱世中最高明的生存术?

投降曹魏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演奏蜀地乐曲,随行的蜀臣无不落泪,刘禅却嬉笑如常。司马昭问:“思蜀否?”他答:“此间乐,不思蜀。”

这一幕让他沦为千古笑柄。但换个角度看,这或许是刘禅最聪明的选择:

  • 示弱保命:曹魏对亡国之君向来残忍(如孙皓被赐鸩酒),刘禅的“没心没肺”反而让司马昭放松警惕;
  • 终结战乱:蜀汉灭亡时仅94万人口,不及曹魏1/5。若刘禅煽动复国,只会让蜀地血流成河。

史书记载,刘禅在洛阳活到66岁,是三国君主中最长寿者。他的“愚蠢”,何尝不是一种乱世生存智慧?

重新审视刘禅:被时代碾压的普通人

刘禅的悲剧,本质是英雄时代落幕的缩影。

  • 对比父亲刘备:他缺乏创业者的魄力,却继承了“以民为先”的理念。开城投降虽有争议,但确实避免了成都屠城;
  • 对比曹魏权臣:他不懂权谋制衡,但能用一句“政由葛氏”稳住蜀汉二十年,已胜过孙吴的政变频发;
  • 对比后世李煜:他写不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却用“乐不思蜀”换来善终,谁说这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胜利?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忧心:“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或许刘禅最可悲之处,在于他一生都活在父亲和相父的期待里。那个17岁被迫扛起江山的少年,从未有机会成为自己。

结语

当我们嘲笑刘禅时,或许该问问自己:若身处他的位置,能否做得更好?在英雄辈出的三国,刘禅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不是每个亡国之君都该被钉在耻辱柱上——有时候,平庸恰恰是乱世中最真实的底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泸西县妇联携“爱心书籍”走进不... ▼以下是正文 11月21日,泸西县妇联携带上海市徐汇区妇联捐赠的“爱心书籍”,走进白水镇小直邑村不孤...
【王女士私人珍藏】精品瓷器推荐... 瓷釉里的双旗:民国“纪念双旗”瓷缸的时代烙印与市井情怀 当视线触碰到这只瓷缸上交叉的双旗纹样,釉色里...
【王女士私人珍藏】精品瓷器推荐... 陶釉里的烟火:清代酱黄釉双耳罐的市井生计与乡土温度 当掌心贴上这只陶罐的粗釉表面,指尖摩挲到的纹路里...
双牌大道:银杏染金花绽艳 初冬...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叶林东 赵李明 杨志娟)初冬时节,双牌县双牌大道化身“高颜值”景观长廊,道路两旁...
迪丽热巴的美貌还是太突出了!灰... 迪丽热巴作为新疆美女,美貌还是太突出了!最近有新剧播出的迪丽热巴,凭借清冷的穿搭风格,为剧中角色带来...
原创 汉...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清平调》一诗中,以赵飞燕来比拟杨贵妃的无与伦...
原创 原... 《窦娥冤》讲述了一个孝顺、贞洁、始终坚守封建伦理的妇女窦娥,在生活的重压下走向绝境的悲剧故事。她先是...
原创 秦... 《七绝》曾写道:凌烟阁下勒忠良,两肋庄前小孟尝。唐朝时期,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被后人视为英勇和忠诚的象...
沪滇童声插上“色彩的翅膀”,艺... 11月23日,由阳光公益主办,王小慧艺术馆联合举办、快乐小马合唱团协办的“同沐阳光 沪滇同声”第三届...
集美大学举办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 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艺术教育100周年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11月22日,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