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只有你看懂了刘备,才算真正看懂了三国演义?很多人初看刘备时觉得他假仁假义,但你可曾想过,他能将假仁假义坚持一辈子,难道不能算真正的仁义吗?其实回看刘备的一生,才是更多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他28岁之前,刘备空有汉室皇族的名号,却沦落到编草鞋来勉强度日。
直到28岁那年遇到了关羽和张飞,人生才有了转折,但一切也并不顺利!虎牢关前,华雄挑战各路诸侯,却无人敢应,当时作为马弓手的关羽请命出战华雄时,却遭到了各诸侯的白眼。在那个最讲究世家、地位的年代,各诸侯手下的大将都惨遭华雄的秒杀。在诸侯们看来,自家大将绝对是万里挑一的猛将,而眼前的关羽一没有官职,又是白身,让他出战,绝对会被华雄耻笑。可当关羽得胜归来,将华雄的脑袋丢在18路诸侯面前时,所有人都震惊不已,正当刘备觉得以二弟的功劳怎么也能领一支军马单独作战时,三兄弟居然被18路诸侯赶了出去。
刘备这才意识到,他与各路诸侯间最大的差距居然来自社会地位。他们都是封建贵族,要么富甲一方,要么位居高官,要么掌管一州之地,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加军长。可刘备只是一个普通人,这班贵人容不下这么一名大放异彩的普通人。为了心中大义,刘备决定带着二弟三弟脱离盟军,却又在离开之前,仍为诸侯们留下了三英战吕布的大礼。
可最让刘备心寒的,是18路诸侯们在可以一举击溃董卓,光复大汉时却选择了退缩。他们不是看不清局势,只不过一个乱世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诸侯中只有曹老板愤然留下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就带兵追袭,最终大败而归。到了34岁时,刘备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拥有了一支数百人的精兵。这支部队规模不大,却是刘备所有的底气,最关键的是,他还跟公孙瓒相处甚好,终于在曹老板攻打徐州时,刘备带着两位弟弟以及借来的赵云前来解围。
机缘巧合之下,曹老板必须退兵回防,刘备得以进入徐州,三让三辞之后,刘备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徐州。但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如果说刘备是因为仁义而得到陶谦的推举,成了徐州之主,那同样也是因为他的仁义而让吕布偷袭得手,抢占了徐州。此时的刘备已经37岁,在那个一个感冒都能死人的年代已经算是中老年人,可如此打击仍未击溃这么一个普通人。在曹操的帮助下刘备再度拿回了徐州,却与曹老板成了仇敌,最终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十几万精兵和地盘都被打光,两位弟弟也流离失所,断了音讯。
如果不是许攸的劝说,刘备或许真就拔剑自刎了。之后转投四世三公的袁绍,在40岁这年不断遭受寄人篱下的煎熬。此时的刘备几乎能用一无所有来形容,兄弟、妻子、事业都看不到头。如果他在这种情况下自暴自弃,那也再正常不过了。可当他得知二弟尚在人世时,果断抛弃了当时最大的诸侯袁绍,单人匹马赶去古城相会。此时的刘备几乎处于涅槃重生,虽然兵力只有几百,没有地盘,手下也只有关张赵,但兄弟冲锋的喜悦一扫过往颓势。
没多久他们就投靠了刘表,又先后得到了徐庶和诸葛亮的帮助,虽然兵少将寡,却也跟曹操打得有来有回。可天不遂人愿,正当刘备的事业欣欣向荣时,荆州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崩溃,刘备不得不携带十数万军民逃难。这些百姓都是在新野的小民,他们看到了刘备的慈悲为怀,知道跟着刘备就会有好日子,这才携家带口,紧紧跟随。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认为刘备是假仁假义。
47岁,一场火烧赤壁让黑暗中的刘备再一次看到了曙光,再加上凤雏的加盟,此时的刘备可谓是意气风发。文有卧龙凤雏,武有关张赵以及新加盟的黄忠魏延,各个都是万夫不当之勇。不到半年时间,刘备就拿下了荆州,却对益州有力无心。益州刘璋同属汉室宗亲,算是刘备的族兄。刘备不忍心抢夺刘璋的地盘,因此不愿攻取益州。直到庞统身死落凤坡时,刘备才第一次对刘璋集团咬牙切齿,他发誓要为军师报仇。
拿下益州后,刘备趁机攻取汉中,还跟曹操来了一次汉中决战,打得曹老板头风都犯了。直到这一刻,年近六旬的刘备才看到了光复大汉的曙光。他坐拥荆州、益州以及汉中,文武兼备,幅员辽阔,是当时三分天下中最有竞争力的一方。可就在他踌躇满志时,荆州传来噩耗,二弟关羽兵败身死,荆州全失。这一变故不止让蜀汉失去了最关键的荆州之地,也让刘备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弟弟关羽。他发誓一定要踏平东吴,却被群臣劝阻,可在张飞也被刺杀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劝得住刘备了。
就这样,刘备尽起蜀汉军马一路东进,他拉上全部身家,踏上了为弟弟复仇的道路。此时的刘备只是一个痛失义弟的普通人,他不是蜀汉的皇帝,也不是领袖,他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能为弟弟报仇的好哥哥。可陆逊的一场大火不仅烧掉了刘备的一世意气,也让蜀汉彻底丢失了光复大汉的可能。大败之后的刘备白帝托孤,最终死于此处。
回顾他的一生,他从普通人做起,历经千难险阻,多次几近身死,却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突遭噩耗。最终身死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