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动乱的年代,也是中国文物损失最惨重的时期,不仅各路盗墓贼层出不穷,就连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军阀们也会插上一手。他们钟爱历代王公大臣的墓穴,对皇帝的陵寝更是喜爱有加。
在战争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自己家都吃不饱,自然收不上税,所以便有人就打起了盗墓的想法。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曾设立了摸金校尉这一机构,专门负责盗墓事宜,目的就是为了筹措军费。
但到了近代,对于盗墓这一古老的职业,大家表面上还是很不齿的。一般也很少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做盗墓的勾当,但也并不是没有。
民国时期就有一人因盗取清朝皇陵而名声大噪,这个人就是孙殿英。
1928年,正是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一路势如破竹,挺进河北。当时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驻防在蓟县,不远处就是清东陵。因沿途见到东陵的富丽堂皇,孙殿英心中便有了盗墓的想法。为了掩人耳目,他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封锁了东陵一带,然后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
孙殿英究竟盗了多少财务没有人知道,但他事后从遵化县征调了30辆大车装填宝物,管中窥豹,料想孙殿英是发了大财。
闻训赶来的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东陵外长跪不起,并许下誓言“此生不杀孙殿英,妄为爱新觉罗子孙。”
孙殿英盗取清东陵的消息传开后,清朝皇室贵族,旗人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凶手。蒋介石迫于压力将盗取清东陵的主犯,也是孙殿英的手下谭温江抓捕,但孙殿英依然逍遥法外。不久之后,谭温江也被释放,清东陵被盗一案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