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脚大仙分享:《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之五
创始人
2025-08-28 02:02:43
0

经典与范式

——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之五

吴文化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特展由吴文化博物馆联合云冈研究院、大同市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主办。展览共分为“平城时代”“创造经典”与“成为范式”三个单元,诠释“云冈模式”与“云冈文化”独特的时代魅力。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跟随着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脚步,我们仿佛穿越了1500年,来到了大同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这些依山傍势、层叠错落的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北朝艺术的滥觞,史称云冈石窟。

随着近几十年的考古新发现,我们得以发现更多飞天伎乐、菩萨罗汉、千人千面、异彩纷呈的云冈石刻造像,以及云冈对北方中原地区石窟造像的影响,毫无疑问,由云冈石窟创造的“云冈模式”,既是佛教艺术的中国经典,也是流播至今的审美范式。

创造经典

北魏和平初年(460年),僧人昙曜在武州山川主持开凿昙曜五窟,成为云冈石窟的滥觞。自文成帝至孝明帝,从和平初年(460年)到正光五年(524年),云冈石窟在北魏一朝营造构建60余年。60余年中,云冈石窟逐渐脱离古印度和中亚佛教造像的影响,融入中国的艺术特点,体现出佛教造像从“像法西来”而逐步本土化的演变过程。

宿白先生根据云冈石窟的历史年代和艺术源流,提出“云冈模式”的概念。在此概念下,宿白将云冈石窟分为三期,分别为:开凿于460年~470年的昙曜五窟,是平城僧俗工匠在云冈创造的新模式;开凿时间约在471年~494年间的第7、8窟,第9、10窟等,这一时期造像风格迅速汉化,造像故事题材增多,佛像面容清秀,具有汉式“褒衣博带”的特征;公元494年~524年,迁都洛阳后所修建的石窟,主要集中在第20窟以西的西部地区,这一时期的石窟窟室式样急剧变化,装饰出现不少新样式,个体造像更为清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中国古代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国皇帝沮渠牧犍有两任皇后,第一任皇后是西凉公主李敬爱,第二任皇后是北魏公...
原创 司... 司马懿军营前来了一位白发老人,诸葛亮看后仰天大哭:吾命数已尽 诸葛亮,三国时期徐州人,隐居后刘备三次...
鬼谷子:一辈子最智慧的活法,其...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智者,他虽隐居山林,却以其深邃的智慧影响了无数后世英豪,他便是鬼谷子。鬼谷...
原创 十... 对阵蒙古铁骑,夏军精锐尽失 蒙古的兴起让西夏君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想到和金国一同联合抵抗蒙古...
原创 刘... 曹操和刘备,分别是曹魏和蜀汉的实际缔造者,在汉末乱世,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开创了一番基业。作为阵营领袖...
原创 由... 在我前边发布的内容里,已经将慕容氏建立的诸燕都说了一下,这些政权在有时候会因为统治者的强大而崛起,有...
原创 农... 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我们创造了非常璀璨的文明,也拥有了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特殊文化。而在我们...
没有美国,你们现在都说德语 法国一名议员称,美国现在已经不代表自由女神的价值了,要美国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法国。 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
原创 刘... “扶不起的刘阿斗” 这是一句千古流传的谚语,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些无论怎么帮助,始终没有办法成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