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要说起我国的田园诗,陶渊明可谓是头号人物,相比于其他人,他更在乎的是生活的真实性以及思想情感和抱负。他的朋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人想找他喝酒,只要陶渊明有酒,就会与朋友一起痛饮。如果陶渊明先喝醉了,他就会告诉客人说他喝醉了想睡觉了,让客人先行离开,这也正是他为人耿直、率真的体现。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打击,在这些沉重的打击之下,有人会选择坚韧不拔从头再来,也有人会选择隐居深山不问世事,这种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全凭个人喜好,因为每个人心中的想法是不同的,这也造就了他们面对问题所看的角度不同,在我国真的有人做到了陶渊明描述的事情,这位男子隐居在了海拔近千米的深山之中八年之久,不仅如此,他还和女弟子结婚生娃,那么他们如今生活的怎样?
河北武当山,道教的至高无上的殿堂,是很多人都想来此旅游观景的地方,而在距离这个地方不远处,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山谷,名字叫做琴人谷,这个地方非常偏僻而且环境幽静,有着许多的花草树木,很少人会来到这里。但就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自称为“流泥”的人,说自己是这片琴人谷的主人,他在这个地方已经隐居了八年。
而这个琴人谷的主人,本名叫吴一琴子,来自广西一个贫穷人家,由于家中孩子过多,父母无法抚养,最终孩子们只能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里为自己谋求生路。吴一琴子是在十四岁那一年离开家中的,随后他来到了湖北的武当山,在这个地方他遇见了一位会武艺的人,吴一琴子拜他为师。
在拜师之后,吴一琴子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在这十六年之中,师父对他没有任何的隐瞒,将自己所会的一切都教给了吴一琴子。而吴一琴子也在师父的教导之下学会了武功、剑法以及琴艺,在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吴一琴子告别了师父,下山看看人间,而这时的吴一琴子已尽三十岁。
在下山游历的这段时间中,吴一琴子走走看看,去了许多的地方,而他也凭借着自己极为出色的琴艺和剑法逐渐赢得了名声,在此之后他又与合伙人开设了一家琴行,颇有声望的吴一琴子还受到了人们的邀请去往各个国家进行剑法与琴艺的交流活动。
但这样的日子没能一直坚持下去,在二零一一年时,吴一琴子与其他两个人自驾西藏游时出了严重的车祸,一起前往西藏的三人中只有吴一琴子还活着。大难不死之后,回到武当山的吴一琴子发现那位与自己一起开琴行的人将所有的资金以及他亲手做成的十把古琴全部偷走了,只剩下吴一琴子一个人来面对顾客的怒火,无奈之下吴一琴子只能将自己身上的所有钱财全部用来赔偿,在将所有的账单支付之后,吴一琴子身上还有五十六块钱。
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吴一琴子选择带着自己的四位弟子进入山中,开始八年的隐居生活。刚踏入深山之中的生活极为艰难,吴一琴子与弟子们只能通过野菜野果来生存,之后他们才开始慢慢种植一些蔬菜。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吴一琴子收留了许多想要在这个地方修行的人,还与其中一位名叫朱双琴的女弟子成为了伴侣。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吴一琴子带领着弟子们翻修了居住的屋子,又开辟了上下山的道路,日子十分悠闲。在八年之后,他与众人们在山上依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心缺少食物,只有当蔬菜或者蜂蜜实在吃不完时才让弟子下山去卖掉。
在二零一五年,几位旅游者来到了这里,发现吴一琴子的事情,随后传到网上,吴一琴子逐渐火了起来,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想通过他来学习古琴如何弹奏和制作,对于这些,吴一琴子从来没有拒绝,把自己所学的全都教授给了人们,只是偶尔会出售古琴来补贴家用。
吴一琴子等人对自己已有的生活十分满意,妻子朱双琴还为吴一琴子诞下两个女儿,一家人幸福安康,可谓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而许多人做事只讲究效率,讲究时间,很少有人会在忙碌的一生中停下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在匆忙的生活中,或许偶尔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前行的方向,也是一种成长。人活着重要的是生活,而不是沦为生活的机器。
参考资料:
《归园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