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银子到底长啥样?全部是牙印,乌漆麻黑,放你面前都认不出
创始人
2025-08-28 01:32:17
0

灵长类的动物,似乎对于那些闪闪发光的物品,有着一种十分特别的喜好,在南美洲生活的黑猩猩,有着收集玻璃的喜好,而对于人类来说,那些金银珠宝,除去其本身具有交易的价值和功能,却也是让无数的人产生一种本能想要据为己有的冲动。

在电视剧里面,我们似乎经常能够看到,酒楼里面客官吃完饭结账,总是轻易的丢下一块白花花的银子结账。因此人们印象中的银两,是珠光宝气的元宝模样,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说起中国使用银子当货币的时间,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不过在宋朝以前,银子在民间却极少出现,唐宋采取的都是铜本位制,过去换算银两基本都遵循一个这样的公式:10000文钱=10贯钱=10两银子=1两黄金,虽然过去的朝代,“两”这个单位时常发生变动,但是兑换的比率大致是保持一致的,在唐朝贞观年间,物产丰富,5文钱就可以购买到一斗米,由此可见银子的购买力有多么强大。不过在民间,却基本没有人使用银子当做货币。

这是因为,中国当地的银矿有限,银子十分的稀少,唐宣宗时期,一年的银两开采才不过2万两,到了宋代随着工业水平发展,开采银矿的数量达到了顶峰,每年能开采课银量约20万两,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在菲律宾以及美洲等地,开采出了大量的银矿,从而通过贸易,使得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了中国,这才使得民间的老百姓能够广泛的用得起银子。

但是它也绝非什么元宝的形状,在不少墓穴当中,考古学家发现埋藏起来的银两,基本都是不规则的块状,类似于稀碎的小石头,为什么是这样呢?过去并没有银元,往往购买货物,又用不到太多的银两,有的时候只需要一分甚至几厘,因此这样就方便支付和找零。

各行各界基本都有造假的存在,随着银两的广泛流通,也出现了很多“不法之人”,他们如何造假银两呢?有人在银子当中,掺杂铅或者是铬等重量和颜色都十分接近的金属,来增加重量,更有甚者,直接采取“银包铅铁”的方式。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用牙齿咬,银金属的硬度很低,而且十分软,只要稍微用力就能够在上面留下印记,如果掺杂了其他的金属,咬的时候,就会觉得硌牙。

而银金属的化学成分十分活泼,当其长时间接触空气的时候,会在银子的表面形成氧化银,呈现出褐色或者是灰黑色,当空气环境比较差的时候,银也会和空气当中的硫元素结合发生化学反应。

至于那些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常常接触到人体分泌的唾液和汗液,就更容易发生反应了,因此古代真实银子的面貌,是乌漆嘛黑,布满牙印的,就算放在你面前,也会认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根本认不出来。

而那种元宝或者是马蹄铁状的银子,一般是官银或者是贡银,数量要比民间流传少很多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南花灯艺术欣赏与交流活动在昆... 日前,由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云南花灯艺术欣赏与交流”活动在昆明百里春秋...
升级打造国际国内知名艺术节 音乐舞蹈剧《乐动·舞界》剧照。 丝绸爵士三重奏等国际大师音乐会将亮相艺术节。 话剧《年龄是一种感...
原创 苏... 1945年4月16日至5月2日,苏军血战十六天,终于占领柏林,迫使纳粹德国投降。当然,苏联红军也付出...
历史名人的劝世名言;四 在悠悠华夏的古代岁月中,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极具智慧、饱含哲理的劝世名言。这些名言宛如熠熠生辉的珍宝,...
原创 北... 瀛州所在地成为统县政区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之后便随着历朝历代地方行政建制的调整而变化。到北宋一朝,在...
原创 原...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开创了封建王朝制度,而这样的制度也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大清是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个...
原创 此... 在北宋文坛上,要选出一个标杆式的人物,想必苏轼的的票数会是最高的。他堪称全能天才,诗词歌赋、书法、绘...
郁南黄皮产业亮相中非能源投资论... 3月13日,由非洲能源商会(AEC)主办的“中非能源投资论坛”在上海外滩举行,郁南县创兴产业投资集团...
原创 国... 大家都对1955年解放军部队的第一次授衔与授勋很熟悉,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1935年国民党军队授衔...
原创 重... 《后汉书》有云:"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熟悉中国古代工艺制造技术的人应该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