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真的衰落了吗?工资不动,物价翻倍,普通人还活得下去吗?
创始人
2025-08-28 01:02:32
0

欧洲衰落了吗?这个问题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15到20年前,欧洲人日子过得确实滋润,尤其是西欧国家,像德国、法国、比利时,人均收入不错,生活质量让人羡慕。可现在呢?工资涨得跟乌龟爬似的,物价却翻了好几倍,生活成本像坐了火箭,普通人哪扛得住?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欧洲到底怎么了,顺便看看对咱们中国人的影响和机会。

西欧:曾经的“人间天堂”如今压力山大

先说西欧,德国、法国、比利时这些国家算是欧洲的“优等生”。以德国为例,人均到手工资大概2500到3000欧元,法国稍低,2000出头。这听起来还行吧?但你看看消费:住个普通酒店一晚100多欧元,年轻人出去玩都得拼房省钱;一瓶饮料3欧元(还得算上瓶子费),集市上买杯酒5到8欧元;公交地铁单次票大几欧元,月票几十欧元起步。更别提俄乌冲突后,水电气价格跟脱了缰的野马一样狂飙,账单翻倍都不止。

普通人怎么办?很多人只能靠借钱过日子,存钱?那是梦想。工资不涨,物价飞涨,日子越过越紧巴巴。

南欧和东欧:更惨,没得比

再看看南欧,意大利和西班牙,收入只有德法的六七成,物价却没便宜多少。失业率高得吓人,大量年轻人要么啃老,要么游手好闲,生活看不到希望。东欧更别提了,像立陶宛、捷克、乌克兰,月薪就几百欧元,经济千疮百孔。社会问题一大堆,甚至有些女性迫于生计走上非法道路。听着都让人心酸。

国内视角:通缩有痛也有爽

反观国内,虽然工资普遍不高,但消费便宜,购买力还算稳定。疫情后,欧洲工资没涨,购买力直线下降,生活质量跟着滑坡。咱们中国人出去消费反而显得有竞争力,尤其在通缩地区,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东西。最近我看了一个英国饭店的账单,吓得我直呼“吃不起”!欧洲人疫情后普遍日子不好过,咱们这边虽然也有房价下跌、收入不稳的焦虑,但至少消费压力没那么夸张。

我家房子跌了不少,但我反而不焦虑了。为啥?家里收入还不错,以前总觉得工资赶不上房价,现在房价不涨了,高收入的优势终于体现出来。国内这几年要是收入稳定,其实挺爽的。

高端玩法:拿通胀的钱去通缩花

说到爽,最聪明的高端玩法是啥?拿着通胀地区的收入,去通缩地区消费。比如在欧洲挣钱,回国内花,简直不要太爽。可惜这种好事不是人人都能碰上,工作属地限制摆在那儿,机会不多。国内最牛的打工人,当属外企高管,拿着global pay,工资按国际标准发,那日子是真的舒服。不过,全面切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好日子估计也长不了。

欧洲倒是有个让人眼馋的优势:六周带薪假,外加1到3个月的remote工作政策。比起国内996,这福利简直是天堂。

欧洲衰落的真相:多重危机叠加

欧洲为啥走到这一步?原因不少:

经济结构老化: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创新跟不上,经济增长没劲儿。

能源危机:俄乌冲突把欧洲的能源短板暴露得淋漓尽致,过度依赖俄罗斯燃气,转型又慢,成本全压在老百姓头上。

社会难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养老金压力大;年轻人失业率高,社会活力下降。

这些问题叠加起来,欧洲想不衰都难。

对中国有啥启示和机会?

欧洲的困境,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既是教训,也是机会。教训是啥?经济转型、能源安全、社会福利改革,这些都得提前布局,别重蹈覆辙。机会呢?欧洲市场疲软,中国企业可以趁机抢占份额;欧洲生活成本高,中国人才过去发展说不定更有竞争力。

我有个朋友,最近就琢磨着去欧洲找工作,说那边虽然日子紧,但带薪假多,remote灵活,工资按欧元算回国花也划算。听着都让人心动!

结语:欧洲衰落不是谣言,但机会还在

欧洲真的衰落了吗?从工资停滞、物价飙升、生活质量下滑来看,衰落是实打实的。但衰落不代表完蛋,欧洲的福利和政策还有吸引力。对咱们中国人来说,与其感慨欧洲不如从前,不如想想怎么抓住这波全球格局变化的红利。你说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胜... 1944年,为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履行在国际会议中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确立自己的国家在战后和欧洲的地...
原创 与... 导语:与唐朝同在的渤海国,如何崛起为海东盛国?纵横捭阖,山寨仿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与唐朝同在的...
原创 原... 在战争动乱的年代,也是中国文物损失最惨重的时期,不仅各路盗墓贼层出不穷,就连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军阀...
原创 崇... 崇祯杀袁崇焕,和赵构杀岳飞,是一个道理,也不是一个道理。 说它是一个道理,崇祯因不满和恼怒袁崇焕日...
原创 苏... 1991年苏联解体,如同一颗巨星的陨落,其庞大的技术遗产和人才储备成为全球各国争相争夺的“宝藏”。美...
东西问丨张春旺:孙中山为何称“... ——专访温州大学研究员、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原所长张春旺 记者 门睿 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
原创 古... 现如今,我们一提到“肚兜”二字,脑海中就容易浮现男欢女爱之事,但事实上,肚兜却是古代女子都会穿的一种...
不一样的鲁肃(五)榻上策中的鲁... 一、提供情绪价值。 鲁肃通过“汉室不可复兴”的论调亮明自己并非汉室拥护者的身份,与孙权形成价值认同。...
下站遗址考古证实春秋时期秦国已... 中新社宝鸡3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5日从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发...
1918战败,1939再战:一... 1923年德国鲁尔区的矿井前,工人用麻袋装着成捆的纸币换取一片面包——这是人类史上最疯狂的恶性通货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