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无己(约1063年——1156年),宋金时期名医,宋代聊摄人,今聊城市茌平区洪官屯镇成庄。其一生研究仲景著作,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明理药方论》一卷,开注解研究伤寒之先河,创症状鉴别诊断之新法,首开方论研究,推动了伤寒学术的发展,被尊为“国医亚圣”。近年来,聊城市大力弘扬成无己文化,传承中医药之光,打造“成无己”水城中医药传统文化名片,展示祖国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
打造成无己地理标识,中医药文化传承具象化。《成氏族谱》记载“先祖为摄国臣民,世业医”,聊城市茌平区洪官屯镇成庄村被考证为成无己故里。当地政府与学者通过竖立成无己故里碑、成无己雕像和成无己行医处碑,建设成无己纪念馆,复建无己书院、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园、老字号成颐堂,推出成无己画像等措施,强化成无己作为“国医亚圣”的历史地位,将洪官屯镇打造成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系列地理标识作为聊城中医药文化的象征,使成无己中医药文化传承具象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提升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目前,成无己古亭长廊生平事迹展,成无己诊脉铜像等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弘扬成无己大医精神。“成颐堂”系成无己家传老字号,体现成家济世救人的情怀。2016年聊城市成无己研究会宣布复建成颐堂,2018年成颐堂展馆正式建成,现聊城市已复建成颐堂3处。成颐堂由名中医坐诊,开展培训讲座,是一个集诊疗、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产品推广、传承学术、义诊活动及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致力于弘扬成无己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大医精神,推广中医药文化,培养一流人才,造福一方百姓。
持续加强学术交流,提升成无己文化影响力。聊城市有关部门及聊城市中医药学会成无己学术研究会、聊城市成无己研究会等专业学术团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引领成无己中医药文化研究。其中,成无己学术研究会已举办11次成无己学术交流会,编撰论文集系统梳理成无己学术思想,深化《伤寒论》研究。举办成无己经方应用培训班,为基层培养中医经方学术骨干,在全国成立多家“成无己经方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成无己中医经典讲堂等活动。山东、内蒙古成无己学术交流会已举办两届,促进了鲁蒙两地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合作,成无己文化影响力从聊城扩展到内蒙古乃至全国。
线上线下齐发力,擦亮成无己文化名片。聊城市以弘扬成无己文化为己任,做好线下文章同时讲好线上故事。茌平区洪官屯镇卫生院成无己纪念馆,2017年获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25年新入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免费研学活动,进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和爱国教育,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同时结合线上VR展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2024年茌平区举办了首届成无己中医药文化节,开展中医药文艺汇演、中医药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多种方式推介宣传成无己文化,营造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更多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擦亮成无己文化名片。
聊城市对成无己文化资源持续挖掘和开发,推进“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康养”“中医药+教育”等发展,这种“以人带地、以地兴文,以文促产”的模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其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范例。
课题来源: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ZXKT2024355)(唐敬国 胡玉国 唐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