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形象历史演变,以勇武忠诚著称。东汉末年登场,初随公孙瓒,后投刘备。赵子龙救甘夫人和阿斗立下大功,单骑救主张显智勇。刘备伐吴失败后去世,三国形成,赵云去世后被敬重。
赵云外貌描写差异
赵云骑白马、使长枪,仪表堂堂。这是西晋史学家陈寿记载的。而罗贯中描述他“阔面重颐”,有人认为赵云有双下巴。这出自元末明初的小说,需与正史区分。陈寿称赵云“姿颜雄伟”,并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同列于《三国志蜀书六》。
赵云形象的历史演变
后罗贯中又进行了艺术加工,形成了“五虎上将”的民间称呼。赵云在军事指挥上中规中矩,陈寿将其与其他人并列有其原因。“赵云以一敌百”、“常胜将军”之说源于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误解。
东汉末年的乱局与赵云登场
秦二世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争霸,刘邦建立汉朝,后分为东汉与西汉。东汉末年,董卓杀何太后、废少帝刘辩,另立汉献帝。袁绍与曹操逃离洛阳,召集兵马讨伐董卓,此时三国尚未正式开启,赵云已登场。需注意,称赵云仅为阿斗的保镖有失偏颇。
赵子龙初登场
191年,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冀州各郡纷纷站队,常山国相府官员决定支持公孙瓒。此人曾守边疆,上司刘虞施仁政。他不久前还击败黄巾军,被朝廷封侯。因此,常山国相府推荐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选给公孙瓒。此人便是赵子龙。
赵子龙的出身与威望
他不仅善于领军,还在常山国享有威望。陈寿未记载赵子龙的出身与年龄,仅提到他于229年去世。当时,底层百姓很难带兵或代表郡国,故多认为赵子龙出身豪族或官员。结合其言行,他很可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豪族子弟。
赵子龙辩才无碍
公孙瓒见赵子龙英俊威武,便问:“冀州人都去依附袁绍了,你怎么来投奔我?”通常这是暗示你夸他。
赵子龙回答:“常山人追随您是因为您的仁政,而非偏爱您个人。”这表明他们不仅追求好,还讲究对错。
赵子龙言辞公正,不偏不倚,格局宏大。
赵子龙早期追随公孙瓒
之后,赵子龙跟随公孙瓒征战。公孙瓒与袁绍在界桥决战,惨败。小说中,赵云被描绘为关键时刻出现的英雄,声称救了公孙瓒,但正史上并无记载。此时,赵子龙地位较低。
192年,公孙瓒进攻冀州,联合刘备、陶谦对抗袁绍和曹操,此战称为龙凑之战,公孙瓒再次落败。但他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占领了平原,公孙瓒便让刘备留在田楷身边。刘备与赵子龙的友情由此开始。
刘备赵云的相遇
两人初次见面便相互倾心。
之前平原百姓常遭侵扰,刘备到任后,对外抵御外敌,对内改善民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使人人感到受尊重。
仅一年,平原百姓便安居乐业。
赵子龙意识到,他想追随的是像刘备这样的人:仁慈且有雄心壮志,而公孙瓒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二老板田楷常劫掠百姓,公孙瓒于193年还逮捕并杀害了上级领导刘虞,常山国官员痛斥他也被他杀害。
简而言之:
两人一见钟情。刘备到任后,使平原百姓安居乐业,赵子龙决定追随刘备。公孙瓒残暴,最终被常山国官员谴责并杀害。
赵子龙辞官离去
赵子龙失望至极,借口兄长去世,辞官离去。他是常山国推荐的,如今心灰意冷。
刘备深知赵子龙不会再回来投奔公孙瓒,紧紧握住他的手不舍放手。
赵子龙安慰道:“我不会行不义之事。”实际上,他保证不会忘记刘备的知遇之恩。
赵子龙邺城重逢刘备
七年之后,赵子龙在邺城重逢刘备。当时公孙瓒已逝,袁绍占据河北,曹操成为中原霸主。刘备失去徐州后依附袁绍,赵子龙投奔刘备,犹如雪中送炭。两人彻夜长谈。刘备当时无军队,赵子龙便瞒着袁绍征集士兵,并称他们是刘备的旧部。后来刘备真正部曲赶到,他才放心。史料显示,不仅骨干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还有新成员如赵云,都誓死追随刘备。普通士兵也常跨越千里追随,体现了他的个人魅力。尽管他无法支付薪水,这些人仍追随他,可惜最终未能统一天下。后来刘备依附刘表。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坡被击败,高层逃跑。刘备找不到赵子龙,有人称看到赵子龙北上找曹操,刘备愤怒地扔出武器:“子龙不会背信弃义!”
赵子龙:逆向救主的猛将
他确实没做。赵子龙北上去救甘夫人和阿斗。他是位八尺壮汉,按汉代一尺约184厘米,魏晋时期约192厘米。甘夫人是女子,阿斗是婴儿。三人安然脱险,赵子龙堪称猛将。赵子龙逆向救主,立下忠诚大功。
单骑救主:赵子龙的英勇事迹
他勇往直前的气势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若无赵子龙,甘夫人和阿斗难以生还。当时,刘备的两女及徐庶之母均被俘。随后赤壁之战粉碎了曹操统一全国的野心。219年,刘备攻占汉中并斩杀夏侯淳。两个月后,曹操亲征,黄忠计划截击曹军粮草,却未按时返回。赵子龙遂独自前往。
赵子龙单骑救主
他带十人寻找,却遇上了曹军。战斗中被困,赵子龙边打边突围。发现副手张著受伤被困,他又回去救了张著再突围。回到营寨时,张翼欲关门拒敌,被赵云制止。赵云以智谋吓退曹军,这就是“空城计”的由来。后来关羽在221年战败去世,刘备欲报仇。赵云劝说应攻打魏国,因为师出有名。
刘备伐吴与三国形成
刘备不听劝,执意攻打东吴,导致张飞战死,刘备也在失败后次年去世。正如诸葛亮《出师表》所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刘备死后,三国正式形成,曹魏、蜀汉、东吴三分天下。8年后,即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次年,赵子龙去世。
晋朝建立与赵子龙的事迹
蜀汉于263年灭亡,东吴于280年灭亡后,司马炎建立晋朝。他一生虽不轰轰烈烈,但也算为道义奉献。赵子龙的高光时刻多在救援中展现。为人正直自守,无论是否以一敌百,都是令人敬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