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嫫母(黄帝时期)
身份:黄帝的次妃。
特点:传说中面貌丑陋,但德行高尚,被黄帝称赞为“貌丑德充”。她发明了镜子,帮助人们整理仪容。
典故:“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淮南子》)。
2. 钟离春(钟无艳)(战国时期)
身份:齐宣王的王后。
特点:额头突出、皮肤黝黑,但才智过人。她曾直言进谏齐宣王,助其整顿朝纲。
典故:“无盐女”(因她是无盐邑人)成为丑女的代称。
3. 孟光(东汉)
身份:隐士梁鸿之妻。
特点:身材肥胖、肤色黝黑,但贤惠勤恳。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的故事成为夫妻相敬如宾的典范。
典故:“荆钗布裙”形容朴素的生活。
4. 阮氏女(三国时期)
身份:曹魏名士许允之妻。
特点:容貌极丑,但聪慧机敏。许允初嫌其丑,阮氏以“德在色先”说服丈夫,后助其化解政治危机。
5. 黄月英(三国时期)
身份:诸葛亮之妻。
特点:传说其发黄肤黑,但精通机关术和兵法。民间称她为“阿丑”,但正史未明确记载其容貌。
争议:其“丑女”形象可能源于后世文学演绎。
6. 宿瘤女(战国时期)
身份:齐愍王王后。
特点:脖子上生有大瘤,因专注劳作不修边幅。齐愍王赏识她的贤德,纳其为后。
典故:以德行掩盖身体缺陷的典范。
7. 孤逐女(春秋时期)
身份:齐国平民女子。
特点:因貌丑被父母驱逐,流落街头。后因才华被齐襄王赏识,成为治国谋士。
8. 诸葛亮的妾室(传说)
特点:野史中记载诸葛亮为表清廉,纳一丑女为妾,但此说缺乏正史依据,可能为后人附会。
9. 刘氏(东晋)
份:名士许允友人许某之妻。
特点:貌丑但口才出众,曾以“百行德为首”驳斥丈夫以貌取人。
10. 鲍宣妻桓少君(东汉)
身份:学者鲍宣之妻。
特点:虽非明确记载为丑女,但因其主动放弃富贵、甘愿布衣劳作而被视为“德胜于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