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用“日东月西兮徒相望,流落异乡愁断肠”来表达流落异乡的愁苦情绪。他乡的游子,或许内心深处的渴望就是回到家乡,落叶归根。
可有时候离乡太久了,如何还能回去?历史上有一家族,流落海外381年后,才得以再次回到中国认祖归宗!
田氏家族,历史悠久
广平府田氏,是现今韩国的一个大家族。可这个家族的行为处处都透露着中国人的习惯,比如过年会在门上张贴汉字的春联,族人的墓碑上会刻有用汉字书写的名字……
但田氏家族的户籍所在地却是在韩国,所以这个家族到底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呢?
广平府田氏的家族历史要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广平府是明政府划分的一块行政区域,位于河北省内。这田家呀,可不是乡野家庭,而是官宦之家。
由于韩国田氏家族的第一任家主,名叫田好谦,故事还是要从他开始说起。
田好谦的爷爷田应扬曾是明朝的一品大官,担任兵部尚书一职,而他的叔爷则是朝中的御史大夫。
前者管理的是一国的军政要务,后者则需检察百官,为天子解惑。由于这两位朝中重臣一生清廉正直,忧国忧民,所以,皇帝也对他们也十分敬重。
田好谦的父亲没有像他的父亲一样走上政途,而是成为了一名商人。
在明朝时期,广平府临海,这个时候的政府还没有禁绝海上贸易,所以田氏家族也会时常和周边的邻国经商往来。
出生于万历年间的田好谦,自小就跟着父亲一起做生意。然而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显露了衰败的迹象,而关外的女真族正积攒力量,时刻准备着推翻明朝的统治。
有一次,田好谦外出前往东北一带做生意,不幸碰上了满洲铁骑。
为了躲避战火,田好谦只能四处流亡,走投无路之下他来到了高丽国。
进入高丽,开启新篇章
田好谦凭借着他的博学才识,得到了高丽王的赏识,破例让他进入了高丽官场,而且还是朝中的二品大臣。
可田好谦是被迫离开故土的,尽管他现在在高丽能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但他还是想要回到明王朝,和自己的亲人团聚。
虽然明王朝拼死抵抗满洲铁骑,可最终还是不敌清兵。公元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王朝覆灭了。所以,对于此时的田好谦来说,他再也不能回到故土了,因为故土已经被清朝给取代了。
高丽曾经对明王朝俯首称臣,尽管中原王朝已经改朝换代了,但高丽仍旧成为了清朝的附属国。于是,田氏族人就有了和还留在故土的族人通信往来的契机。
根据记载,
1706年田好谦的儿子曾经将田好谦的一幅画像送回了田家的祖宅,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落叶归根”。
明朝江山不再了,就算田好谦再怎么想要回到故乡,他都不能做到。毕竟,
田氏一族是发迹于明朝的,现在换了新的统治者了,田氏怎么还能恢复往日的荣光呢?
更何况,田好谦在面对清军之时,他也没有相助,反而是逃窜出国。所以,清朝的皇帝肯定也不会重用于他。这样一来,就彻底断了田好谦的归国之心。
虽然田好谦没能回到故乡,可他却在高丽混得风生水起,田氏后人大多都开启了官场生涯。而且,他们还与高丽宗室缔结婚约,一时间,显赫非常。
史料有载,田好谦的一位族人甚至还成为了高丽王朝的驸马,官至宰相。
尽管田氏家族在高丽风光无限,但他们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
落叶归根,回到中国
为了让田氏后人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田好谦还在高丽国仿建了故乡的村庄。然而可惜的是,田好谦离开了故土之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虽然在高丽展开了全新的生活,但田好谦还是样样都效仿着中原故乡的风俗习惯,他还特地编写了一本族谱,翻开的第一页就写着
他是一个中国人,他的后代也都只会是中国人。
在异国他乡的田氏族人,他们始终铭记着他们的“根”,而且他们也相信终有一天,会再次回到故乡。
而这个念想在田好谦流亡海外的381年后实现了,这位田氏后人名叫田文俊。2004年的时候,他找到了河北的田氏后人,于是就将高丽的那本田氏族谱与中原的那本合录在了一起。
后来,中国的田氏族人还带着那张田好谦之子寄来的田好谦的画像一同去了韩国,这一次是探亲之旅。
两本族谱的结合,让那些海外的田氏族人的名字重新再次出现在了中原故土的族谱之上了。而在这个时候,田好谦也正式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家乡。尽管田好谦在1687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至此之后,中韩的田氏族人往来密切,还一同出资兴建了一所小学。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子孙后代,田氏一族的心从未忘记过中国。
就像田好谦一样,就算他是高丽国的二品大臣又如何?他还是与故土分离了381年,至死都没忘记自己的身份。
幸好,田氏子孙十分争气,他们不敢忘却田好谦的告诫,时刻谨记着自己是个中国人。
当田家后人拿出族谱之后,翻开第一页,明明白白地写着他们是中国人。
在田氏后人的努力下,这些流落异国的田家人最后都“落叶归根”了。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相信在未来,这些海外的中国游子们一定能更顺利地再次回到故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在异国的数百年生活中,虽然过得富裕殷实,但田氏家族始终都没能忘记骨子里流淌着的华夏儿女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