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认知中,
对近代世界历史的认知往往被欧洲各国和美国所垄断,
在现代教科书课本中,也连篇累牍地讲述着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在世界各国开疆辟土的历史进程。
这种偏重西欧和美国的历史认知渊源甚早,
早在民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事实证明,
近代历史的主角确实是欧洲列强和美国,
他们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15——17世纪初的世界历史舞台上,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衰牵动着欧洲局势的发展
,给欧洲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进程带来深远影响。
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1.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奥斯曼帝国地处小亚细亚半岛,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国。
早期土耳其人又被称作突厥人,在两汉时期,这些突厥人居住在中国北部边疆地区。进入隋唐以后,随着中华帝国的逐渐强大,突厥人受到军事压力而分裂为东西突厥,
土耳其人就是西突厥人的后裔。
这些西突厥人从中国北部边疆出发,一路向西迁徙,到达今天的小亚细亚地区,与当时残留在小亚细亚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相对峙,
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置于自身攻击范围之中。
此时,正值13-15世纪,
拜占庭帝国早已不复昔日荣光,帝国的军政力量迅速衰落,
于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落脚后便打起了东罗马帝国的注意。
他们公开举起反对基督教徒的圣战口号,开始大举进攻东罗马帝国,夺取东罗马帝国的领地,
切断君士坦丁堡和欧洲地区的联系。
后来,默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率领军队
在1453年攻陷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
标志着基督教力量在巴尔干半岛的彻底衰落。在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延续至今),将其作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定都标志着一个新的世界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
此后,奥斯曼人不断向外征战,在苏莱曼一世(1520-1566在位)时期,奥斯曼帝国的领域达到巅峰,东到波斯湾一代,西到匈牙利,北至高加索,南至北非一代
,成为跨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的世界性帝国。
2.奥斯曼帝国的鼎盛与衰亡
奥斯曼帝国延续了
东方封建国家的统治模式
,最高君主被称作苏丹,兼具最高军政大权和宗教首领之位。
这种国家体制使得
奥斯曼帝国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国家资源,
进行对外战争。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还利用举国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奥斯曼帝国严格控制城镇的物资生产、消费领域,并垄断对外贸易,这使得奥斯曼帝国一度颇为富裕。
可惜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拥有封建专制体制的通病,一旦一个王朝的统治时间增长,
该王朝的统治阶层就不可避免地腐朽堕落了。
16世纪中叶一位奥斯曼帝国官员如此描述当时的政局:“苏丹落入了后宫亲信和同伴、侏儒、哑巴、宦官和女人手中……”(《土耳其帝国史》)。
王朝的腐朽使得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落后于西方,在与西方的交锋中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
但是,难以想象的是,在15-16世纪,
奥斯曼帝国一度对欧洲世界步步紧逼,这种步步紧逼的态势反而加深了欧洲世界的融合,
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步步紧逼
在15-17世纪初,
奥斯曼帝国曾经一度成为欧洲苦难之源
,是欧洲基督教世界挥之不去的梦魇。
众所周知,
欧洲的中世纪是基督教独尊的时代。
此时,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给欧洲带来了巨大冲击。
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基督教世界中的重要城市君士坦丁堡,
给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士气带来了巨大打击。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拉开了奥斯曼帝国战争的序幕和欧洲各国大联合的序幕。
现代西方历史学家如此形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奥斯曼土耳其人引发的恐慌直透基督教欧洲的心脏,
以至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突厥史家将其形容为‘世界的现实恐怖’”(《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
在奥斯曼帝国崛起之路上,奥斯曼人幸运地拥有了连续几位杰出的统治者,这几位苏丹让奥斯曼帝国一直向欧洲世界扩张,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
奥斯曼帝国击败了威尼斯王国和哈布斯堡王朝,震慑了欧洲大陆。
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在与波斯萨珊王朝和埃及马姆卢克王朝的军事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获得了对中东地区的支配权,如此一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同时战略了耶路撒冷、圣地麦加等在不同宗教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城市。
公元1529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率军包围维也纳,就像是一根锋利的矛,刺进了基督教世界的心脏。后来,苏莱曼因为后勤战线补给过长,没有继续围困维也纳,但是,
这种兵临城下的记忆已经深入到欧洲人的脑海,时时萦绕,成为欧洲人的恐怖回忆。
2.欧洲的对策与团结
与奥斯曼帝国的强大与蒸蒸日上相比,
欧洲基督教世界四分五裂,且许多国家十分虚弱,
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军事力量。众所周知,欧洲采取封建制度,各个封建领主自治,缺乏强大的中央集权力量,如此一来,面对强大的奥斯曼专制帝国,欧洲人就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正如上文所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举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给予基督教世界巨大冲击。面对这种冲击,罗马教会要求展开一次十字军东征,可惜的是,响应者寥寥无几。此外,众所周知,
十字军东征声势浩大,但真正的战果并不出众。
就在奥斯曼帝国崛起和不断扩张之时,基督教世界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发展趋势,此时正值基督教势力在欧洲衰退之时,
近代欧洲民族国家逐步建立,君主专制体制逐渐取代之前的分封体制。
这种新的发展潮流与奥斯曼帝国的介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给予欧洲各国巨大的现实威胁,他们在共同的压力面前不得不暂时抛开宗教问题的分歧,加强政权的动员能力。
在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前,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天下,基督教有时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国王的人选。
在一个王国之内,
分封领主遍地,这些分封领主拥有自治权和自己的小型军队,
有时完全不听从国王的号令,各自为政,这与东方君主专政国家是完全不同的国家体制。
这种国家体制之中,君主权力较小。此外,几乎所有封建主都是基督教徒。所以,与其说是国王在统治各个国家,倒不如是教会在统治各个国家。
但是,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威胁近在眼前,国家的生死存亡变成民族国家的首要任务,任何宗教事务都要让位于国家的生存问题。如此一来,
君主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增强自身权力,从而促进了近代欧洲开明君主专制的形成。
除此之外,面对外来压力的威胁,欧洲各国的民族独立理念空前加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奥斯曼帝国直接促成了欧洲现代国家的形成。
奥斯曼帝国还将原本四分五裂的欧洲团结到一起,使得欧洲人们发展出一个全新的“欧洲”共同体概念,这种概念是近代欧盟形成的重要前提。
除了对政治事务产生深远影响外,
奥斯曼帝国还要为欧洲宗教改革和拉丁基督教世界崩溃负责。
众所周知,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创立了一种新教传统,而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旧的天主教势力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为了削弱欧洲天主教势力,让欧洲内部自动分裂,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暗中资助德国甚至是北欧地区的新教,提供了不少经济援助。
可以毫不夸张
的说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赞助人。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与代表天主教势力的哈布斯堡王朝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使得哈布斯堡王朝无暇顾及新教运动,这变相促进了新教运动的蓬勃发展。
总结
由于近代的屈辱历史,中国人在学习世界历史时总是着重记忆世界列强的发展历程,对于那些在18世纪以后已经衰落的国家往往不加关注,但是,
实际上,许多已经衰落的国家曾在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公元15-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欧洲的压力导致欧洲诸国之间相互团结,促进了新的欧洲理念的形成。
除此之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激发了欧洲各国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堪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催化剂。在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下,许多欧洲王国的国王乘机夺回了在教会手中的权力,建立了君主专政体制,从而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国际关系上,奥斯曼帝国也促使欧洲各国摆脱宗教羁绊,从更加现实、理性的角度思考欧洲各国的外交模式,从而促进了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