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士兵因一念之差,改变了二战历史,希特勒奉他为救命恩人
创始人
2024-12-06 08:02:15
0

原标题:这位士兵因一念之差,改变了二战历史,希特勒奉他为救命恩人

我们常常说到的“蝴蝶效应”,指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

这点在历史中就有很多例子。很多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微小事件,能够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世界的历史。

在一战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小小士兵,因为他的一念之差,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或许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事实还真是如此,因为他曾将枪口对准了毫无反抗能力的希特勒,因不忍杀害伤兵,留下了希特勒的性命。设想若是当时他没有犹豫,扣下机枪扳指,二战恐怕也就不复存在了。

他叫亨利·坦迪,是一战英国的一名英雄士兵。1891年8月30日生于英国沃里克郡利明顿,19岁的时加入了格林·霍华兹步兵团,开始了他的军旅冒险,曾参加过伊普尔战战役。在两年后参战著名的索姆河大会战。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先后被授予“优异战斗勋章”、“军事奖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坦迪是战争期间获得荣誉最高的英军士兵。如果他是个军官的话,王室毫无疑问会册封他为骑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满载荣誉的士兵,却因一个不起眼的举动,改变了世界历史,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战斗中,坦迪的步兵团被德军重机枪压制,此时,坦迪一下子跳出战壕,只剩一人靠近敌军阵地,消灭了德军的机枪手,然后冒着炮火铺设木板,使得英军顺利突破,大败德军,德军撤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历史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坦迪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德军的伤兵,一撅一拐的走了出来。坦迪的枪口瞄准了这个伤兵,而这个伤兵也发现了坦迪的枪口指着自己,因为精疲力竭,没有奔跑也没有挣扎,两人互相对视着

“我当时的确瞄准了,但我从来不射杀伤兵,”坦迪日后回忆起当时戏剧性的一刻,“我让他走掉了。”这个年轻的德国伤兵略略点了点头,然后就慢慢走远了。而这个伤兵,就是后来的法西斯首领,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只是当时谁都不知道这个决定历史的时刻。

坦迪很快也就遗忘了这个小插曲,战后他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1926年,坦迪荣归故里,娶妻生子,走上了平静的人生道路。

一战结束之后,因为国际政治变化,英国首相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谈,在希特勒的家里,意外的看到了坦迪的画像,很是吃惊。希特勒说,“画中的这个人差点要了我的命,当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再也见不到德国了,上天将我从英国士兵瞄准我的枪口下救了出来。”可想当时张伯伦的内心是多么的震惊。希特勒还向张伯伦要求,让他回去好好感谢这位救命恩人。

张伯伦回国后,这件事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引起广大的关注,英国民众纷纷表示不可思议,自己国家的英雄士兵,竟然救下了希特勒!

而此事,也令坦迪的后半生痛苦不已,当看到万千人民因希特勒而陷入战乱,目睹德国空军将城市夷为平地,他对一位新闻记者痛苦地感慨道:“要知道这个家伙会是这样一个人,我真该一枪毙了他。那么多人,那么多老弱妇孺被他杀害,我真是有愧于上帝啊!”

49岁的坦迪曾试图再次参军,弥补自己的过错,但是因为年纪和曾经的重伤未能如愿,1977年去世,享年86岁。他的勋章被陈列在格林·霍华兹步兵团团史纪念馆,它们将永远提醒人们记住人类的这个命运时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技之长大胆做个人IP自媒体:... 最早注意到"能量"这个词,是在4年前。 那时候为了做好自媒体,我拜博士茶馆幕僚专家张铭博士为师。 在...
郑州人民公园聚众打人事件已抓获...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多名网友发文称,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发生聚众殴打他人事件。网传视频显示,夜晚...
原创 包... 从几何时,我们的各种传说,戏剧都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明察秋毫,铁脸无私。这个...
原创 殖... 从中世纪开始,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血腥和暴力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
原创 1... 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堪称一曲悲壮之歌。虽然当时外界宣称“八百壮士”鏖战于小仓库内,实际人数仅为3...
原创 华...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发动雷霆攻势,一举逮捕“四人帮”主要成员,稳定了上海和国内的局势。 事后...
原创 明... #深度好文计划#南海诸岛,自古便是华夏之疆土。纳土纳群岛,曾是我国先民建立的家园,历史长河中,这片土...
原创 唐...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唐朝襄州襄阳人,是我国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 张柬之大器晚成,步...
原创 秦... #深度好文计划#秦朝覆灭,功臣多遭厄运,唯王翦明智,舍弃权势,隐退山林,子孙因而昌盛。其后人分衍两大...
原创 “... 为了使军队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现代化,在经过慎重考量之后,我国在1988年决定恢复军衔制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