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继位,为何引发争议?文人的阴谋论太多
创始人
2025-08-26 16:33:15
0

摘要: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继位,为何引发争议?文人的阴谋论太多

自古以来,皇帝的继承制度一般是父终子继,宋太祖赵匡胤却父终及弟,传位于弟弟赵光义,这明显不符合传统。因此,关于宋朝父终及弟一事,引起了无穷猜测。与之有关的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就此出名。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件事的相关当事人都做了什么。

首先就是杜太后,她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赵光义继位的依据是金匮之盟,这是公元961年发生的事情。当时杜太后病重,赵匡胤在旁随侍,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召宰相赵普入宫。

杜太后当着赵普的面问赵匡胤:“你知道你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说:“我之所以得天下,都因为祖先以及太后您积德!”杜太后说:“不对,是因为周世宗让年幼的儿子统治天下。假如周氏有年长的皇帝,天下怎么会为你所拥有呢?你死之后,应当传位于你弟弟。天下至为广大,能够立年长的皇帝,是因家之定啊!”

赵匡胤跪在地上,叩头哭道:“儿哪敢不遵从母亲的教诲啊!”杜太后回头对赵普说:“你一同记下我的话,不可违背啊!”赵普在床前写成誓书后,落款“臣普书”,藏在金匮之内,命谨慎宫人小心掌管。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都记录了这段掌故。但是,因为不见盟约的原文,所以这件事的有无,历史学者一直争论不休。即不能证明有这件事,也不能证明没这件事。

那么我们从烛影斧声的前后,看是否能够确认金匮之盟是否存在。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赵匡胤病危,宋皇后派王继恩召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王继恩却没有去宣召赵德芳,而是拿着赵匡胤的遗嘱,去晋王府通知赵光义。

赵光义随王继恩进宫,不等通报,便径直进入赵匡胤的寝宫。宋皇后见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耶?”王继恩说:“晋万至矣!”赵光义走进来,宋皇后见了,明白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哭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说:“共保富贵,勿忧也!”

后人见了这莫名其妙的过程,都感觉其中有阴谋:宋皇后明明让王继恩去叫赵德芳,他却叫来了赵光义,分明是早有预谋嘛!后来,文萤的《续湘山野录》爆出了赵匡胤染病后、去世前的一段秘闻,引起了更多的猜测与争议,烛影斧声也就这么流传开来。

首先,需要肯定一点,赵光义不像野史传说的那么粗鲁不文,他“性嗜学,工文业,多艺能”,尤其擅长书法。陈桥兵变之时,赵光义也是主要策划者之一,成为拥立哥哥称帝的大功臣。赵匡胤对这个比自己小13岁的弟弟,一直喜爱、信任有加。

当赵匡义出征、出巡离开京城时,政事都委托赵光义主持。赵光义患病时,赵匡胤以九五之尊,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赵光义若觉得疼痛,他便先在自己身上试验,然后施药,手足情深,感人至深。

赵匡胤曾有意迁都洛阳,但赵光义的一句话便让他打消了这个主意。赵匡胤还曾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连我也比不上。”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兄弟二人感情颇深,谋害纂位之事很难想象。

而且,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赵匡胤一直到去世,都没有立太子。当时赵德昭25岁,赵德芳17岁,假设他想让其中一个儿子继承帝位,一定会在生前告知天下,以免身后留下争议。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赵匡胤会不知道吗?更为关键的是,赵匡胤出京时,让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代行皇帝职权,这是显而易见的政治倾向。

假设金匮之盟是真的,赵匡胤有意传位于赵光义,那么烛影斧声也就很好解读了,其中没有任何阴谋:当时,赵匡胤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连夜召赵光义托付后事。也许赵匡胤知道宋皇后有野心,担心发生意外的变故,当时就要将国玺交给赵光义,赵光义不敢接,才有“世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最后,国玺有没有交给赵光义呢?不得而知。但兄弟俩继续饮酒至深夜,可见态度友好。赵匡胤送赵光义出来时,又以玉斧戮雪,嘱咐“好做,好做”,分明兄弟俩已达成共识。

当夜赵匡胤驾崩,按既定的继承方案,宋皇后理应通知赵光义前来处理后事,即使她想传位于子,也应该优先选择25岁的赵德昭。但她却通知只有17岁的赵德芳,这分明不合常理,难道赵德芳是太子吗?就算要由皇子继位,也是嫡子赵德昭(当然赵德昭不是宋皇后的儿子)。

当宋皇后看见赵光义,马上明白自己的想法无法实现,立即向赵光义求情,以“母子之命”相拖。不妨设想一下,假设宋皇后所做之事是对的,见了赵光义,自然问心无愧,有什么好怕的?她吓得立即哭告求情,只有一个解释:她做错了!

更关键的是,赵光义继位后,朝中一如平常,没有引起任何震动,只有一种解释:大家对金匮之盟早就心中有数。至于宋皇后日后的日子不好过,也情有可缘。如果赵德芳继位,赵光义的下场又会如何呢?

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凡事好持阴谋论。从任何历史事件中都可以找出阴谋的痕迹。为什么如此呢?其实很好理解:中国文人往往脱离现实,专在年代久远的事情上下工夫,难免事焉不详。如果将一切看得简单,像溪水一样清澈见底,就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持阴谋论者,向将水搅混,然后争有论无,就有事可干了!

中国传统文人还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对历史人物好持厚黑论。其结果是,众多开创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一个个被涂抹得黑不溜秋。秦始皇是暴君,汉高祖是小混混,宋太祖是伪君子……而事实上,他们都是超凡杰出之人,绝非常人可以想象。

宋太祖是一个具有创新头脑、不拘一格的伟大皇帝,他打破常规,将皇位传给才能超卓的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受贿3.16亿余元 海南省人大... 受贿3.16亿余元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星泰一审被判死缓 2025年8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
GEO 生成引擎优化:博士茶馆... 博士茶馆互联网技术开发团队张铭博士开启 AI 时代的流量新密码。在数字营销的浪潮中,随着生成式 AI...
原创 白... 前言 在《诗经》中有这么一篇诗文名叫《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可以说是整...
明代火炮落后欧洲的关键技能 李梦阳-略懂明代军事史,但杂而不精。 这篇文章我想要讨论一个纯技术性问题。很多人都喜欢讨论欧洲火炮是...
6000万被拒!枪迷急哭:他非... 在转会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因卡皮耶的转会大戏正迎来关键剧情。近日,热刺向勒沃库森提交了一份总值6000...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是中国晚清时期云南省铸造的一种货币,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且因存世量...
压哨豪购?标晚:利物浦预计再次... 直播吧08月26日讯 据英媒《伦敦标准晚报》报道,利物浦预计即将对纽卡前锋伊萨克提出第二次正式报价。...
原创 司... 文/三 少 我在写皇帝之死第36讲的时候,懵了半响。 当皇帝曹髦被成济一剑刺杀的时候,百官都不敢上前...
原创 德... 德国进攻苏联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时期是苏联硬生生的拖垮了德国。那个在二战前期横扫整个西欧大陆的纳粹德...
原创 在... 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人心中的三国都不一样,武将也各有偏爱,那么按照客观事实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