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中没有淡水,船员们是怎么解决饮水问题的?
创始人
2024-12-06 05:02:19
0

原标题: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中没有淡水,船员们是怎么解决饮水问题的?

1405年到1433年间,郑和率领大明帝国的船队七下西洋,泛海九万里,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地区。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帆船航海史上的壮举,领先了欧洲近100年,是世界航海十大贡献人物之一。

郑和船队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带27000多人,其中包括5个卫的明朝军队。明朝军队规定,每个卫共由5000到5500人组成,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约2万7千人以上。除此之外,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还有200艘船只。郑和有过七下西洋的经历,船只最多时,竟达240多艘。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史书中都有提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郑和船队

大家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里面不仅有氯化钠,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微量元素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微生物、细菌等,这种水要是喝进去,恐怕船员的命都会保不住。现如今的船舶上,都配有淡水设备,可是在古代是没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海中没有淡水,古代也没有海水淡化的设备,消耗完航行前储备的淡水后,27000多名船员们如何解决饮水问题?

其一:雨水补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郑和每次出发前都会精心准备食物包括淡水,根据记载说:“牲畜家禽船上养,蔬菜生姜船上种,大量淡水船上储”。最长一次下西洋历时3年多,由于当时的造船技术不是很先进,再加上上面几万人,就算尽量储水那也是不可能满足来回的用量,根本不够那么多人长期使用。

作为古老的中国人,怎么会被这难到。在海上漂泊的船员们,时不时也能得到上天的馈赠,那就是降雨。船上一般都备有大量的木桶用于存放淡水,一旦降雨,船员们就会用木桶把雨水收集起来,用以补给生活用水。

其二:靠岸补给

郑和船队靠岸

最简单的办法就算靠岸装水,但是也是最容量没有收获的办法。因为航海时走的基本都是荒无人烟的未知航线,能不能找到淡水完全是凭运气和经验。这个时候要是找不到淡水,恐怕船员就倒霉了。

所以想要每次都靠岸补水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便有了更加极端的办法!

其三:收集尿液

郑和船队

是的,你没看错,在船上的日子,偶尔还需要靠尿液来补充水分。

包括现在很多探险家在野外找不到水,也都会用自己的尿液补充水分,古代的人也早知道了这一点,毕竟人逼急了啥办法都能想到。

为应对最极端的情况,船员们会在木桶上收集尿液,当淡水资源不足,又无法靠其他办法补给时,就需要通过喝收集起来的尿液来保命。就现在而言,尿液可以喝但不建议,因为尿中含有大量的尿素,对人体是有毒害作用的,除非真的是被困沙漠,再没有水就会死的状态。

当然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的航海家,其成就还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

郑和本人画像

1.政治方面:展示了明王朝的政治和军事势力。

2.经济方面:开拓了海外贸易,影响了中国国内手工业生产。

3.文化方面:加强了中外文明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阅读完后,如果觉得对您有所帮助,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了您第一时间看到所发的作品,我们又能一起探讨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注:部分文献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技之长大胆做个人IP自媒体:... 最早注意到"能量"这个词,是在4年前。 那时候为了做好自媒体,我拜博士茶馆幕僚专家张铭博士为师。 在...
郑州人民公园聚众打人事件已抓获...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多名网友发文称,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发生聚众殴打他人事件。网传视频显示,夜晚...
原创 包... 从几何时,我们的各种传说,戏剧都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明察秋毫,铁脸无私。这个...
原创 殖... 从中世纪开始,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血腥和暴力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
原创 1... 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堪称一曲悲壮之歌。虽然当时外界宣称“八百壮士”鏖战于小仓库内,实际人数仅为3...
原创 华...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发动雷霆攻势,一举逮捕“四人帮”主要成员,稳定了上海和国内的局势。 事后...
原创 明... #深度好文计划#南海诸岛,自古便是华夏之疆土。纳土纳群岛,曾是我国先民建立的家园,历史长河中,这片土...
原创 唐...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唐朝襄州襄阳人,是我国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 张柬之大器晚成,步...
原创 秦... #深度好文计划#秦朝覆灭,功臣多遭厄运,唯王翦明智,舍弃权势,隐退山林,子孙因而昌盛。其后人分衍两大...
原创 “... 为了使军队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现代化,在经过慎重考量之后,我国在1988年决定恢复军衔制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