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的话没人懂,溥仪:朕明白了
创始人
2025-08-26 13:04:38
0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的大业已定,闲暇之余他有了所有帝王都会有的愁绪,那就是这大唐基业到底可以存续多少年。于是他找来著名相士袁天罡并向他询问。

这么敏感的问题如何回答是好呢?况且袁天罡也不知道未来的事情。再加上天机不可泄露,所以袁天罡也只能含糊其辞地给了他四个字作为答案,那就是“猪上树时”。

当时李世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几千年后在北京的紫禁城中,顺治帝也产生了与李世民一样的疑惑,因为他也跟高僧询问了相同的问题,只是答案早已注定,能明白其中真义的只有溥仪。

顺治举措

顺治帝是大清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他六岁登基,国事由自己的叔父多尔衮控制,这个开端也注定了他的从政经历有太多的桎梏。顺治登基后立马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并从此定都在这里。

直到他14岁那年,多尔衮不幸坠马去世,顺治才得以执掌朝政大权。关于顺治帝,很多人对他的影响就是那段与董鄂妃的旷世恋情,但其实他作为帝王算是合格的。

他励精图治只想让大清在中原的根基扎得更深一点,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整顿大明王朝留下来的烂摊子。明朝灭亡的时候贪官污吏横行,朝中更是被奸佞小臣给把持。

所以顺治非常注重对吏治的整顿,还经常委派监察御史到各地去巡查,对贪官污吏绝不手软。为了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同时又彰显大清的仁德,顺治开始重用汉人官员。

在这方面是他所做的一项大胆的尝试,为后期康熙的“满汉一家亲”提供了仿效的模板。清朝也是吸取元朝的教训,这样做也是为了能让江山得以长存。

除此之外顺治还鼓励老百姓垦荒,颁布了《赋役全书》挽救因为战争而濒临崩溃的农业,这样的举措使得大清逐步得以稳定民心。由此可见,顺治在政治方面是比较有才干的。

可从他私生活中各项信息可以透露出来,他当这个皇帝完全就是被赶鸭子上架。如果有的选,估计他会想要跟董鄂妃做一对平凡的夫妻,他对董鄂妃的爱之深,让人为之动容。

后来董鄂妃去世后,他似乎也看破红尘一般想要出家为僧,主要是因为顺治对佛学一直都特别感兴趣,他闲暇之余经常跟高僧们探讨佛法,失去爱人的他想要走上遁入空门这条路。

可惜身上的重担没法让他如愿,最后他也在郁郁之中走完了一生,去世时年仅24岁。虽然他无心朝堂,可是在执政期间他还是不敢懈怠,可见他对大清依旧是关怀备至的,甚至希望他越来越好。

所以在跟高僧探讨佛法的过程中,他也会询问有关大清命运的问题,且看高僧是如何回答的。

高僧预言

研究佛法多年的顺治一直推崇佛教的发展,也曾喜欢寻访民间高僧与其探讨人生。一次他得知有一位叫做玉林琇的得道高僧,于是便想见他一面,随后就将这位高僧招入宫中。

两人坐下来闲谈,一时间相谈甚欢,突然顺治想起他手上的大清,便随口询问高僧:“大师认为这大清朝能传承多少代呢”?这个问题已经抛出,换做其他人估计只能说出一些敷衍又马屁的答案。

但高僧何许人也,他可是看破红尘人,跟那些贪生怕死之辈不同,但这属于天机怎么能说得太过于明白,于是高僧便跟顺治说:“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乍一听还真不懂什么意思,不过看字面来理解似乎结局有点不太好。可是当时顺治并无法参透这句话,于是便继续询问高僧,没想到高僧又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我身不残,国祚不灭。”

后来直到顺治去世也没明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只能将他们作为“传家宝”给了下一代帝王,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而这句看似预言大清国运的话语在后来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也渐渐被遗忘。直到末代皇帝溥仪登场之后,才最终参透高僧所言,只可惜为时已晚,不过也证明天命是不可为的。

预言一语成谶

慈禧太后在临终之前下了最后一道圣旨,就是拟定溥仪为大清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那一年溥仪才三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孩,所有的命运都掌握在其他人手里。

紫禁城的日子恍惚而过,成为了与世隔绝的存在,而外面的世界早已乱糟糟。三年后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隆裕太后的一道退位诏书提前结束了溥仪的皇帝生涯。

但不管怎样,溥仪也算是实打实地做了三年的皇帝。虽然帝号被废,可他依旧在紫禁城内生活了很多年。后来张勋发动兵变,再次拥立溥仪登基为帝,那一年他才12岁。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段祺瑞便开始出兵讨伐张勋,仓皇之下他也逃往荷兰使馆,溥仪第二次宣布退位,他再次将命运交给了别人。

直到1924年的冬天,冯玉祥带兵闯入紫禁城,彻底打乱了溥仪的生活。他被逼着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搬到了载沣的王府当中去居住。

战乱四起,溥仪也想为自己寻找靠山,甚至觉得老祖宗的基业亡于自己的手上一直很惭愧,所以他想借助外来势力拿回老祖宗的东西,于是他选择相信日本人。

可他没想到这是日本人为了侵略中国而对他的利用,溥仪带着家眷住进了日本公使馆,之后又移居到天津租界里,实际上这是日本方对溥仪的监视。

1932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溥仪前往东北并在那里建立了“伪满洲国”,这个史实的发生正印证了高僧那句“还有一帝在幽州”,因为在古代东北地区就叫幽州。

那么“十帝在位九帝囚”指的又是什么呢?九帝其实说的是光绪帝,他的一生也非常悲情,常年被慈禧囚禁在瀛台,无法替大清作主。

不过高僧还有一句就是“我身不残,国祚不灭”又作何解释呢?原来溥仪的“仪”繁体字是写成“儀”,而那时候的人习惯底下的“我”字会少写一笔,这就相当于“我”变残了。

“我”残了的话,国祚自然灭了,没想到高僧的两句预言针对的都是溥仪,还真是一语成谶。

溥仪顶着“伪满洲国”皇帝的头衔,其实根本得不到承认。因为奋起的中国军民早已不再相信什么救世主,他们相信的只有自己,每一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走侵略者,挣下这一片家园。

溥仪也在一片声讨中于日本投降后宣布退位,他的傀儡身份也就此终结。跨过半生浮华,溥仪也最终认清事实,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他也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过起了平凡的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我是阿南观历史古书,昨天简单的讲到舜的身家,及父母对舜常起杀心,舜都能巧妙的一一化解。 今天继续看下...
守护彭衙瑰宝,白水检察勇担文化... 2月26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婷,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管所所长杨军锋及第二检察部...
名单揭晓!临汾一项目入选 日前 由山西省考古学会和山西晚报社联合举办的 “2024年度最受公众关注的山西考古新发现” 网络投...
三国唯一乱政太监 姜维点名要杀... #三国唯一乱政太监:姜维点名要杀他,最终被司马昭凌迟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创 原... 作为魏国的皇帝,肯定知道一个道理“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在当时的魏国,司马昭作为一个大权臣,有反叛之...
历史上的今天 | 唐三藏发誓玄...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
龙翔代表建议:推动南京城墙早日... 2025年2月13日,南京明城墙。视觉中国 图 为了向世界呈现中国明清城墙之美,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原创 溥...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期间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皇帝。他们当中,有的人庸庸碌碌,走马观花般地过完了自己...
原创 美... 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商议战后的利益瓜分问题。在这次会议中,就连“五大强国之一...
原创 家... 在广东省云浮市的一隅,一座充满岁月痕迹的院落中,李先生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孙中山开...